56,逛京都,胡同口的小豆丁
一晃半天过去了。
机械运转的声音渐渐停止,厂内响铃。
紧跟着,就像凭空涌现一般。
成百上千的工人,从各厂房走出,身穿制服,乌央央涌向大门。
在轧钢厂厂花——于海棠的广播声里,大家下班了。
作为国企员工,虽说劳累了一天,但他们的气色和精神面貌,要好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
工人们开始说说笑笑的接孩子、买菜。
苏青饶有兴趣的看向四周,欣赏着这个年代特有的人文风气。
莫名的,他想起前世短视频里,风靡全网的一个段子。
父母的二十多岁:我充满精力,工作需要我,我要发光发热,为国家奋斗五十年,下班我还能进行社交活动,喂养一到两个人类幼崽。
我的二十多岁:我好累呀,我只想躺着,我动不了了,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啊!
苏青笑了笑,关于一个时代的印象,从电视里看,跟自己亲眼见到,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时间还早,不如出去转转吧,怎么能成天窝在逼仄狭窄的四合院里?”
苏青转道,往市区走去。
红星轧钢厂应该算三到四环,坐公交车去朝阳菜市场,单边需要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轧钢厂旁边,有一个公交站。
兴许是为了方便下班的工人们,此时,一辆红白相间的电车,行驶过来。
“正好,坐公交车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京都风景!”
苏青来到公交站,瞅着那辆电车跟拖拉机一样,“咣啷咣啷”的停在跟前。
“滋啦”一声,车门开了。
身穿制服的售票员大喊:“大家都别挤,排队上车,排队上车”
现在还不是无人售票,要坐公交车,先买票。
给了钱,拿了票,售票员就会侧开身子,让你进车。
票价不贵,五分钱一个人。
买票上车,苏青看了一眼车内的空间布置。
车里空间不大,和后世的公交车有很大区别,没有一个个单独座位,而是像长板凳一样,左右各有一排。
苏青找了个后排靠窗的位置坐下,方便观察。
“哐当哐当”
电车出发,这车减震系统很不好,上面摇晃的很。
给苏青的感觉,就好像在坐后世川渝盛行的三轮车一样。
苏青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物划过。
现在的帝都,就像一副老旧画卷。
天空灰蒙蒙的,到处飘散着工业灰尘,街道特别宽阔。
自行车就堂而皇之的行在中间,因为极少有汽车,只有电车的轨道笔直铺设。
两侧建筑大多低矮老旧,密密麻麻布满了电线杆和电线。
高大的楼必在大路,大路必有治安岗亭,里面有穿白色制服的警察。
放眼望去,人群也是一片沉暗,蓝的灰的黑的白的,少有鲜亮色彩。
恍惚间,苏青只觉走进了一帧帧老照片里,看什么都像蒙上了一层磨砂质,不清晰,更不真实。
坐了几站,苏青下了车。
一路逛到了王府井大街,这里应该算是京都最繁华的地界了。
京都的冬天异常干燥。
前几日还飘了雪,雪堆在地上还没有化,但空气中也没有半点湿润,干干的裂人嘴角。
所以街上的人不多,全都低着头,缩成一团匆匆行路。
苏青吃过大力丸,倒没这些顾虑,昂首挺胸的走着,寒风吹来,都不带半点抖的。
走着走着,苏青到了华侨大厦下。
这里人多了些,衣着敞亮些。
因为,进进出出的都是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
这些人衣着体面,带着微妙的矜持和优越感。
苏青这个裹着棉袄,穿着工装的土鳖,冷不丁的闯进来,让这里的画风一下就变了,频频惹人注目。
特别是这个土鳖还昂首阔步,一脸神气,没有半点遇到高端人士,而自惭形秽的感觉。
事实上,这个土鳖不仅不自惭形秽,更是带着一种俯瞰的感觉。
你们把我当土鳖,我把你们当傻狍子。
土鳖转了一会儿,去了那时很著名的京都百货大楼,在里面转了一圈,挑挑拣拣了一番。
然后在售货员鄙夷的眼光中,空着手,趾高气昂的走了出来。
不是他看不上里面的玩意儿。
而是东西死贵,很多买不起,买的起的,又没带票。
苏青的这种挑挑拣拣,又不买的举动,让里面的售货员极为厌恶。
特别是他穿着红星第三轧钢厂的工装制服,面对高贵的售货员大人时,还一副很神气的样子。
这就更让售货员大人愤怒了。
若不是苏青人高马大,说不定还会有几个暴脾气的售货员,来手把手教教他做人的道理。
走出百货大楼,苏青摇了摇头,嘴里喃喃自语的吐槽:
“真尼玛的邪性,百货大楼里,竟然有会严禁打骂顾客的标语;
“要不是我看起来不好惹,是不是还会有一场血战百货大楼的戏码?”
他莫名想起新华字典里,对于“前途”二字的解释和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要是在后世,当个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你有尼玛个der的前途。
但在这个年头,那就是人上人,都不是铁饭碗了,是金饭碗。
什么顾客就是上帝?
滚一边去。
售货员才是上帝。
在后世,你问小孩子,长大了想做什么,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想做太空人的,有要吃喜之郎的
在这个年头,你问小孩子,长大了想做什么,十个有八个都会说,我长大了,要当售货员。
因为,这个年代,不搞私营,想买东西,只能去供销社。
如此一来,供销社的货就翘了,很多东西供不应求,要买的话,得提前和售货员预定。
而供销社是国营单位,里面售货员是有编制的,全套劳保,接班制度它也有。
可以说,售货员领着国家的工资,每天在供销社里,不用风吹雨晒;
不用像苏青这种工人,天天在厂车间里卖力气;
也不用为了提高产量而加班,更不用看领导的脸色。
每天到了下班的时间,骑个小自行车就回家了。
在顾客面前更是有自己的威风。
他说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他说东西什么时候来,东西就是什么时候来。
他说让你等多久,你就得等多久。
你要是像苏青刚才那样,趾高气扬,一脸神气,看谁都是傻狍子
就算你选好东西,售货员也能以你左脚先迈出门为由头,不卖给你,反正你拿他没办法。
你硬要胡搅蛮缠,打你一顿都是轻的。
所以才有严谨殴打顾客这一说法。
最关键的是,可以监守自盗。
傻柱一个厨子,都能顺些大餐回来,售货员想搞点货,那不是轻轻松松?
所以,金饭碗无疑。
同为金饭碗的还有四个职业。
分别是单位司机、邮局快递员、播音员、粮站检查员!
当然,风水轮流转,到了后世,五大金饭碗中,除了播音员外,其他都成了苦逼职业。
随后,苏青又逛了一会儿。
本来,他还想去京都的地坛公园转转,但看了看天色,还是打消了注意;
公交车跑的太慢了,他到的时候,估计天得黑了。
走下公交车,苏青拐过几条街道,钻进一条胡同。
这一溜都是四合院,现在不值钱,但到了后世,那都是寸土寸金。
胡同口,有一家国营商店。
在这个年头,商店又被称为供销社,合作社
在这里,苏青驻足了片刻。
因为,他看到一个花棉袄、羊角辫的小豆丁,正拿着几分钱,站在商店的门口。
“你杵在这干嘛?”
身后有声音响起。
苏青回头一看,是秦淮茹。
她提着几把白菜,一小袋鸡蛋,看着样子,应该是刚从菜市场回来。
此刻,她和苏青打着招呼,就仿佛中午无事发生一样。
这娘们儿早上还揭不开锅,现在又买菜,又买鸡蛋的,看来是打了不少的秋风啊。
苏青早上出门早,不知道秦淮茹又去坑了一波缺心眼小棉袄。
对于秦淮茹和自己打招呼,苏青也不意外,剧里她坑了许大茂,不也和没事人一样。
苏青没有回答秦淮茹的问题,看了她一眼,说道:
“小日子过的不错啊,不是揭不开锅了吗?”
“本来是揭不开锅了,这不找人借了点钱吗尤?”
秦淮茹尴尬的笑了笑:“毕竟再怎么说,也不能拖了孩子们的营养啊!”
苏青点了点头,也没继续和寡妇废话,转身朝供销社走过去。
秦淮茹顺着苏青的方向瞅过去,一眼就看到了易小心的背影,顿时明白了苏青杵在这的原因。
家里有男人真好,小孩子还有零食可以吃。
她酸溜溜的想着,鬼使神差的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