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命所归,荀彧
赢启也不管别人是什么样的想法。
轻轻的一挥手,庞统便消失在了众人的面前,去准备封神仪式。
而他则是要进行下一次的册封,毕竟自己手中的这些名单都是已经选定好的人。
如果不能将这些人全部都册封完毕,那他又如何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下属?
“诸位稍安勿躁。”
说完之后轻轻的一挥手,金光再次浮现,而这一次的金光明显比前几次要多了些厚重感。
众人看到这样的状况,还未看清金光上的内容就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
“看来这一次册封的人应当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你没发现这光芒都比最初要强烈了许多?”
“我也看明白了,这每一次册封的金光都会更加强烈,那就说明这人一定会比前一个更厉害。当初咱们在看周瑜323的时候可就没有这样的金光。”
“能够成为神仙的人,一定不会普通,可我实在无法想象到底是谁才有这样的能力。”
眼神之中在这些为难似乎对眼前的事情很是困惑。
与此同时,榜单上的名字也越发的清晰。
【九州至尊名仕榜第十二名,荀彧!】
【荀彧,颍川郡颍阴县人。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
【荀彧曾经跟随董卓弃官归乡,并且带领整个宗族躲避战乱,使得整个宗族能繁衍发展。后在机缘巧合之下投奔曹操,一路高升,为操处理国事长达数十年。在战略方面更是规划制定(badf)了统一北方的南图与军事路线修正期战略方针,深根固本以至天下等战术深入人心,后又屡出奇招遏制对手,魏曹操举荐了多位人才,在各方面皆有建树。】
曹操在看到荀彧上榜的时候眼神之中就带着些许的安慰,还好他们这边总算是有人了。
虽然庞统很厉害,但也比不上荀彧。
如果说庞统是军事方面的奇才,那么荀彧无论在哪方面都能够被称为天才甚至在百姓安危之上也比其他人更多了些先见之明。
“荀彧这名字我一直都听过,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厉害,当初的那些治国良策都是他一人想出来的,但最终却全都便宜了曹操。若是我的话,恐怕不会这么轻易罢休,但像他这样的忠臣良将恐怕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吧?”
“所以啊,这个国家之中能有一个国之栋梁的确十分重要,但凡当初曹操少了他恐怕也没那么容易拿下魏国。”
“当初若非荀彧带领家族的人逃离,恐怕此时整个家族早已覆灭,哪还有如今的辉煌,所以他早已成为了家族之中的骄傲,可是没想到还会有如今这样的机会。”
说话的人是当初荀彧家族之中的一个小辈在经历了那场战争之后才明白和平到底有多可贵。
可他们家族之中若非有荀彧这样的天才恐怕也和那些大家族一样,少不了破灭。
而诸位君王在看到荀彧的所作所为之后更是一个个的都发出了感叹,他们也从未见过有哪个人能像他一样如此全能。
不仅在军事领域如此突出,就算是在农耕算术方面也比普通人多了许多的机会。
“这样的一个人才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发挥出他的能力,恐怕在这战乱的三足鼎立关系之中,没能让他发挥出全部的能力啊!”
“若非有他的举荐,这魏国也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变成如今这模样。”
“选贤举能看上去很容易,但想要真正找到能为国为民的人,哪有那么简单?当初我费尽心机才找到了几个,可各有各的缺点,能像荀彧这样的实在是太少了。”
“有时候我还真羡慕曹操,他有这样的机会能如此厉害的人才揽入其中,而我却连见到这样人才的机会都没有。”
秦始皇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还带着些许的遗憾,他比谁都明白一个人才的重要性。
当初在雷霆手段之时,若非没有人支持他,又何必将事情做到决绝的地步?
但却从未有人能明白他的心之所想,反而让后世把他写作了一个暴君,而这都是秦始皇难以跨过的一道坎。
“这天命自由安排,但这三国时期太精彩了,我可看到好几个都是三国时期出现的人才。难道天帝陛下特别喜欢有识之士嘛,若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可就赚大了。”
“还是好好看一下去吧,总会有咱们喜欢的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