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天生之才
心里终归有一些不一样的情绪发生,而此时此刻,刘伯温看到眼前的状况。
也觉得很是高兴,毕竟当初他做的那些不仅仅是为了百姓,更多的确实为了自己问心无愧。
而百姓们在看到刘伯温的名字时,一个个的也不由得热泪盈眶。
“我就说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吧,如果不是刘伯温,咱们又怎么会过上好日子?当初他设下的那些律法才真正的保护了咱们。”
“触动了大的部分人的利益,才会让他最终落得一个无人问津的下场,可“三三七”若是我在,绝不会让事情变成如今这个模样,是我们太过胆怯。”
“以前我就一直听说过刘伯温的名字,可是没曾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是我小看了他,只是当初的那些事情都已经被渐渐淡忘,若非看着金榜上的一举一动,恐怕也想不起来。”
而此时诸位君王在看到这样的状况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些许的无奈,他们曾经也想要拥有一个像刘伯温这样的丞相,
自己也能少操些心,可是没想到最终能找到的无非是些贪官污吏。
水质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们都明白,但在刘伯温的面前好像这些定律都不成立。
这一辈子他从未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做出任何寻思枉法的事儿,当初为了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更是在皇宫门口跪了三天三夜。
这些事情大家虽然是第一次听到,可也能看出刘伯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
秦始皇看到这样的状况之后,则是微微点头?
“原本以为像李斯那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可是如今才发现每时每代都有一个与他类似的人出现,不过是大家的名字不一样,所留下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相对于李斯,刘伯温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毕竟他不曾有任何人的支持,就算是当朝的帝王,也不得不考虑整个朝廷的稳定,所以在面对这件事情时,会将所有的压力全都交给刘伯温。”
“的确是这个道理,这是当初我终究是想的太简单,才会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朱元璋在一旁带着些许遗憾的说道,他又何尝不知道刘伯温的能力。
当初是自己一步一步的提拔,才让他拥有了如今这样的位置,可是在刘伯温上去之后。
做的那些事情终究触及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才会被大家所厌弃。
而这也是为何让朱元璋后面有所思考的原因,毕竟他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个土皇帝。
做的事情都能为所欲为,一旦朝廷之中发生动乱,那么他作为皇帝必须得及时制止,这动乱的继续,才能坐稳这位置。
刘伯温很厉害,但他却无法为他提供更多的支持。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与你无关,如果不是刘伯温这人实在是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将事情闹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越是聪明的人,越喜欢一意孤行,这样才能凸显他们的与众不同。
好歹也是成为君王的人,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自然会有不
而这话却没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毕竟刘伯温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如果他真的希望通过长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人,上人,又何必在百姓的身上花费那么多的功夫呢?
所有的史书都是由成功者记载下来的东西,而刘伯温想要得到这样的赞誉。
最好的选择便是成为这君王最为信任的人,而不是像当初那样时时刻刻都与那些文武百官作对。
这国师的名号才是对他最好的报答,毕竟能够被称为国师,必定是对整个家国有贡献的人。
“咱们现在都只是看看而已,刘伯温能够得天帝陛下的赏识,本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儿。”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你们想一想刘博文当初的那件事儿是不是有太多可疑之处?明明他都已经告了还乡,为何最后还是3.5会被连?无非是有人看不惯他能安然无恙的退出去罢了。”
在场的人也不是傻子,听到这话之后,虽然心里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最终也只能摇了摇头。
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又有谁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独善其身呢!
被讨论的朱元璋此时的脸色也不由得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他当时就应该全力的支持刘伯温,至少还能为整个明朝奠定更好的基础,而不至于像如今这般。
改革必定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公愤,这早已经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