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3章吾三叔尚在耶?
    等马忠灭了亦力把里,朱瞻基就该亲征了。

    不但要带走兵马,还要带上文武大臣,大军攻下的地方都需要派遣官吏治理,那些

    小地方和贫瘠之地可以分封,但那些大城巿,商业繁华地带,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朱瞻基问道:“我大明还有多少后补官员?”

    于谦笑道:”臣前几日翻看过吏部官员名册,登记在册的约3000余人!”

    朱瞻基意外道:“都是些什么人?”

    于谦道:”有的是丁忧回京,有的是到了年纪袭承父职,有的是受官员举荐,还有的

    捐官!”

    朱瞻基最看不起的就是捐官,这些人拿钱买官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捞钱,淡淡

    道:“既然是捐了钱,那朕就给他们官做,把这些人全都带到大明商会,让他们随商2

    2队出发!其他后补官员里也挑选出一些!”

    于谦道:“遵旨!”

    朱瞻基又问道:“太学有多少学生?”

    于谦见皇帝把主意打到太学头上,迟疑道:“约三万余人!*

    这些太学生才是大明精英!

    当年太祖处置了胡惟廊案、空印案,把满朝文官杀了一大半,都是从太学直接把太

    学生拉出来做官,照样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朱瞻基满意道:“挑选出一万人!朕编写个教材,让他们先了解西方,到时候愿意去

    西方做官的,不用经过科考就可以让他们有官做,有才华的,朕会优先拔擢使用,这

    些关于西征的大小事务,你们内阁要做好,不得怠慢了!”

    于谦行礼道:“臣遵旨!”

    朱瞻基笑道:“如果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于谦掏出一份奏折,上奏道:”陛下,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过了年就是宣德元

    年,普天同庆,这是内阁拟定的封赏名单,请陛下过目!”

    “哦!”

    朱瞻基微微额首,按照皇朝制度,新帝豈基不能改元,只能沿用前一任皇帝的年号

    所以大明现在用着的是洪熙元年,也就是他爹朱高炽的年号,过完年就轮到他自己

    了,当多少年皇帝就记多少年。

    小鼻涕将奏折呈上来。

    朱瞻基随意打开看了一眼,上面竟然有朱高燧的名字!

    惊讶了!

    这哪个缺心眼搞出来的名单!

    当初本想让汉王妃告赵王谋反,但被爹拦下了。

    现在自己当皇帝了,还留着他干什么。

    朱瞻基风轻云淡道:“吾三叔尚在耶?”

    简简单单几个字,让养心殿里的小鼻涕、于谦、沈炼都变了脸色。

    平常人说这话可能是问候,但是从皇帝嘴里说出来就变了意思!

    这不是问候!

    而是问你怎么还没死啊!

    发明这一暗语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大明朝的永乐皇帝。

    话里明明没有一个杀字,两个大臣却因此而死。

    第一位遭受这种待遇的人叫平安,大明靖难时期的南军将领,官至北平都指挥使,

    在靖难之役中屡败北军,斩杀其将数人,后来燕王攻入应天坐上了皇位,并没有杀他

    而是让他继续任命北平都指挥使。

    有一天朱棣也是翻阅了官员名单,发现了平安的名字,于是对纪纲说:”平安儿尚在

    耶?”

    纪纲把这句话告诉了平安。

    平安听了之后沉默了一会,回家之后便识趣的自杀了。

    在他死后,朱棣下令将平安指挥使的俸禄传给他的儿子。

    这是识趣的,还有一个不识趣的。

    那就是大明才子,《永乐大典》编募官解缙。

    解缙有才是有才,但思想太幼稚,屡遭贬黜,有次从外面进京竟然拜访太子,拜访

    太子之后又二话不说回去了,藐视皇帝,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在一次浏览囚犯名

    册时,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名字,就说:“缙犹在耶?”

    于是锦衣卫立刻把解缙灌醉,然后拖到积雪中冻死了。

    不得不说,这先帝的手段确实高明且狠辣,他明明没有下过命令要杀人,但这些人

    却因此而死。

    现在当今皇帝也说了“吾三叔尚在耶?*

    这话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作为东厂掌刑千户,沈炼自然是明白的,为皇帝处理这种案件,这才是奴才的本分

    既然是暗语,就只能心神领会,谁要是问一句陛下,您是不是要杀赵王,那才是大

    傻蛋!

    于谦叹了口气,劝谏的话最终没有说出来,其实他认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必要再去

    杀赵王,毕竟赵王已经被软禁,只保留着赵王的尊号而已,杀了赵王可能引起太上皇

    不快,实在没有必要687。

    朱瞻基继续看了下面的名单,淡淡道:“把奏折上蕅王的封赏都取消了吧。

    于谦点了点头,又觉得其大臣会有意见,提醒皇帝道:“按照往年的惯例,藩王的赏

    赐是重中之重,太上皇去年登基,就犒赏藩王一百多万两银子。”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件事,当时他还劝爹不要那么大方,用钱买不到忠心,果然拿了

    最多赏银的楚王和宁王,没过多久就带头反了,有了这样的教训,还赏这些藩王做什

    么,不但不能赏,改天还得找借口收他们的钱。

    于谦明白了,皇帝还有进行第一次削藩的心思,这对大明来说是好事,行礼道:“臣

    遵旨!”

    朱瞻基合上奏折,剩下人员都是朝中宿老,连于谦这样的都没有资格,封赏这些人

    才是应该的,而且封赏落王的都是实打实的银子,封赏这些三朝元老、四朝元老却是

    些锦衣玉食,比如赐飞鱼服最多,还有的再过年时候赏赐几道菜。

    “臣告退!”

    于谦拿了批阅好的奏折退出养心殿。

    沈炼也躬着身子退出来,心里还在想着皇帝刚才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