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2章英灵碑和凌烟阁
    数天后!

    英灵纪念碑修建完成!

    作为始作俑者,朱瞻基自然要亲自到场。

    外围黑压压一片,无数百姓围观,尤以读书人居多,他们都搞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不

    为读书人建碑,反而为那些丘八耗费钱财,很多人~都指指点点。

    叮咚!

    【修建英灵纪念碑任务完成!请宿主选择奖品!-】

    飞剪船or设计图纸?

    朱瞻基微微沉吟一番,飞快选择了设计-图纸。

    这飞剪船是帆船里最快的船型,只要有图纸,大明完全有能力仿制。

    如果是蒸汽铁甲舰,选择船只还差不多。

    选择成功!

    物品栏多出一份图纸,朱瞻基等待签到。

    【发现英灵纪念碑,是否签到?】

    “签到!”

    【恭喜宿主,签到成功!】

    【获得奖励:神秘宝箱*1!人生果*10!体技六式*1!】

    奖品全部发放到物品栏里!

    朱瞻基先看了下秘籍(体技六式》。

    这是战场杀伐体技,虽然只有六式,但足够了,毕竟杀人只需一招,可以从军中挑

    选立过战功的优秀士兵,将秘籍赏给他们修炼!

    下面是神秘宝箱!

    开箱!

    【恭喜获得三倍增幅卡*1!】

    朱瞻基笑笑,西征之前刚用过十倍增幅卡,现在又来一张三倍增幅卡,可以和人生

    果一起留着备用。

    杨傅躬身请示道:“陛下!仪式已经准备完毕!”

    朱瞻基轻笑道:“此事辛苦爱卿了!”

    杨傅也笑了笑,从随从捧着的木盘里拿起毛笔,双手呈给皇帝,这英灵碑就好比大

    唐的凌烟阁,只有皇帝才有资格提书!

    朱瞻基拿起笔,表情郑重,写下大明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

    杨傅将毛笔接来,让工匠将这些字刻到英灵碑上面!

    朱瞻基转头问于谦道:“为我大明立过战功的将士名单、事迹都统计好了没有?”

    于谦上前,双手捧着一份奏折道:“回禀陛下,全部整理完成!”

    朱瞻基随手打开,看第一个人名眼眶就发红!

    吴大壮!

    那个扛着战旗至死不退的汉子,那一战活捉瓦刺大汗马哈木、还有他的孙子也先!

    刘刚、赵唐——

    这些人都是他的亲兵,忽兰忽失温一战,追击鞑靶残军的时候中伏,七千骑兵被阿

    鲁台率领五万骑兵包围在河边,那一战打的昏天地暗,虽然击溃了鞑靼,斩杀阿鲁台

    父子,但从朱瞻基以下,几乎人人带上,这一战也是朱瞻基的成名之战,打得鞑靶部

    丧胆,一看他的战旗就喊战神来了而溃逃。

    明军战死的人很多,但能上英灵碑的都是真正的汉子,甚至有夜不收为了重要情报

    而战死,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战役的结局。

    看到皇帝肃立在英灵碑前久久无语,在场的文官、读书人都露出羡慕之色,以前大

    明从上到下都瞧不起当兵的,蔑称他们为兵户,现在他们内心里都有种投军为国征战

    的冲动。

    只要大明不亡,这座纪念碑就会一直受人膜拜,称得上名留青史!

    一些读书人纷纷鼓噪起来!

    在场的文官相互看了一眼,纷纷来到皇帝跟前。

    朱瞻基顿时清醒,转身问道:“何事鼓噪?”

    赛义颤颤巍巍上前道:”陛下,读书人都说陛下喜欢军中将士,轻视文官!”

    这些读书人吃醋了?

    朱瞻基莞尔一笑,还是问道:“何出此言?”

    赛义答道:“陛下只立英灵碑,却不效仿大唐建造凌烟阁,岂不是重武轻文,陛下!

    臣老了,不能再为陛下分忧解难,今日是老臣最后一次劝谏,请陛下吸取唐末藩镇的

    教训,我大明百姓经不起那样的折腾!”

    求鲜花….

    朱瞻基沉默一会,扶起塞义,事实证明重用文官的结果比五代藩镇也好不到哪里去

    蛮夷入主中原,华夏沉沦,只有文武并重才是强国之路。

    杨士奇收起羡慕之色,进言劝谏道:“陛下,臣知道陛下心目并无文武贵贱之分,但

    蹇大人所言句句在理,请陛下三思!”

    杨荣、杨傅、

    夏元吉等人纷纷出列,齐声附议。

    文官队列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于谦,显得很醒目!

    “于谦!~

    “于谦!”

    杨傅、杨荣等人纷纷叫于谦的名字,这是全体文官的诉求,谁也不能置身事外,除

    非于谦想封爵做勋贵,脱离文官加入勋贵集团。

    于谦本来不想在这种场合劝谏,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要是不出列,就是自觉于

    文官集团,只能走到中间,语气沉重道:“臣附议!”

    朱瞻基脑海里浮现爹朱高炽的身影,脸上化作如沐春风的笑容道:“你们都起来,朕

    准奏!”

    “谢陛下!”

    文官里有人感动哭了,多少年了,皇帝终于愿意接受他们的劝谏!

    外围的读书人更是激动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天地,久久不息!

    朱瞻基暗自好笑,这么简单就收获天下士子之心,如果系统再来一个凌烟阁签到,

    那就赚大发了!

    杨士奇、杨傅、杨荣还有塞义、夏元吉,拉着一帮六部、九卿官员商议筹备凌烟阁

    的事情,这英灵碑在他们心里终究是武人上榜,凌烟阁才是他们文人心目中的圣地,

    虽然凌烟阁中也有武人,但排名靠前的都是文官出身,如今的大明与大唐越来越相似

    建造凌烟阁告诉世人,皇帝再重视武功,文官还是压着武人一头。

    仪式结束后,朱瞻基回宫,国观百姓也都各自散去,什么英灵碑、凌烟阁都与他们

    无关,但能看一眼皇帝足以让他们吹嘘一辈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