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尚书夏元吉公忠体国、敬贤下士,深得朕心,加封其为太子少保,入内阁助朕处理朝政,钦此!”
这道突然而来的圣旨把夏元吉砸晕了,脑子里嗡嘴的响,晕晕乎乎的不知道该说什
么。林
旁边人提醒道:“夏大人,该谢恩了!”
夏元吉这才反应过来,胡子乱翘,颤抖着道:“臣.臣夏元吉.谢恩!”
自从朱瞻基住在**行宫,杨士奇、于谦等内阁官员都在朱瞻基所设的暖阁办公,所
谓暖阁就是与大屋子隔开而又相通连的小房间。
夏元吉进来的时候,杨士奇、杨荣、于谦、杨傅四个正在讨”零三七“论张辅攻破朝
鲜汉城一事,皇帝朱瞻基坐在上首静静听着。
从张辅出征开始,历时大半年!
明军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占领汉城,朝鲜等于被灭国!
杨傅坚持道:“我大明军队既已攻破汉城,那剩下的地方就传檄而定,可以诏令张辅
班师回朝。
于谦反对道:“汉城虽然平定,但朝鲜军队主力退往南部坚守,张辅只是得了一座空
城,怎么能班师回朝?”
杨傅哼道:“于大人莫非没看捷报,张辅在捷报中击破敌军十万守城军队,这难道不
是主力?听说仁川、济州岛都有倭人袭扰,如果大军继续南征,倭人从我军背后登陆
大军腹背受敌,崩溃只在顷刻之间!”
杨荣插言道:“这是国事,两位莫要做意气之争,依我看既然没有俘获朝鲜大王李陶
这仗还是要打下去的。”
杨傅疑惑道:“不是说李陶死于乱军之中?”
杨荣沉吟道:“毕竞英国公没有找到李陶尸首,朝廷既然主张在朝鲜设置郡县,那就
应该竟全功!”
杨傅迟疑道:“可是倭人.”
朱瞻基示意夏元吉随便坐,打断道:”倭人出兵没有?”
杨士奇急忙答道:“回禀陛下,朝廷并没有收到确切消息,不过靖海侯孙愚已经率领
大军在东瀛岛上登陆。”
朱瞻基点了点头,示意继续讨论!
杨傅目光转向新晋的夏元吉,开口问道:“夏大人有何高见?”
身为户部尚书,夏元吉和内阁三杨、于谦都是熟人,听了半天也明白大家议论的话
题,闻言笑道:“依我看,这一仗不但要灭朝,还要灭掉倭人,但灭朝鲜容易,这灭
倭人恐怕很难,因此我认为应当彻底降服朝鲜,再以此为基地,攻略东瀛,如此方能
达到最佳效果。”
杨傅皱眉,这夏元吉立场更坚定,彻底降服四个字,里面蕴藏着无穷的杀意。
内阁首辅杨士奇微微点头,杨傅之所以主张缓缓图之,是因为怜惜朝鲜百姓,把朝
鲜百姓当成了大明子民,不愿意他们受战乱之苦,于谦主张速速进兵,那就完全是奔
着灭国去的,朝鲜百姓暂且放到一边,而夏元吉的意思就更直接,完全拿朝鲜和安南
相比,有竭泽而渔的意思。
杨傅道:“可这样一来,朝鲜会像安南那边降而复叛,反一回平一回,大军徒劳而无
功,空耗国擊。”
朱瞻基冷笑道:“以后大军出征,对待叛乱应当犁庭扫穴,一县反叛,全县百姓全部
作为战俘为奴,一郡造反,全郡所有人连坐!现在大明到处都缺人,把这些造反还有
心怀二心的人押来大明充当苦力,既能解决劳工不足的需求,又能消弭地方叛乱,岂
不两全其美!“
禽兽之论!
杨傅心里浮现四个字,灭其国虏其民,这是天朝上国该做的事吗?
杨士奇、杨荣互相看了一眼,虽然皇帝的论调骇人听闻,但类似的言论早已听太多
习惯了!
于谦、夏元吉则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杨傅心有不忍,不得不问道:”陛下,这些战俘、百姓押送来大明,是作为劳工还是
战俘奴隶?”
朱瞻基淡淡道:”有何区别?*
杨傅解释道:“如果作为劳工,就受大明律法保护,雇主不得随意压榨大骂,工钱也
要按时发放,但作为奴隶,则应先拍卖,由雇主购买,受大明《蓄奴令》保护!”
朱瞻基决定给这个问题做一个结论,吩咐道:“以后属国百姓自愿前来大明做工,可
以享受劳工待遇,如果是因为造反被连坐,被押送来大明,则全部作为战俘奴隶!”
杨傅叹道:“将属国百姓大量贬斥为奴,充当商人苦力,他们生活的地方就会变成荒
芜之地,我大明出兵占领这些土地又有何用?”
这就是腐儒之论!
就因为没有了土著,才好移民!
朱瞻基早在几年前就鼓励女子从医,鼓励生育。
要不了多久大明百姓就能呈现爆炸式增长。
不移民的话,大明哪能养活这么多人,。
等到朝鲜、东瀛、安南、帖木儿、亦力2.1把里、南洋、澳洲这些地方的土著都大量
减少,反之大明百姓持续增加,到时候就算他不要这些地方,当地百姓都会哭着求着
要求朝廷抛弃他们。
这样超前的想法,杨傅这样的书呆子怎么能理解得了!
朱瞻基也看明白了,自从清流领袖塞义因年老,鲜少上朝之后,这老头好像选中了
杨傅为接班人。
这样也好!
内阁里有一个清流代言人,那帮书呆子就会团结在杨傅周围,不会搞事。
朱瞻基没有接杨傅的话,对杨士奇道:”传旨给张辅,李陶想以空间换时间,那就把
生存空间全部打掉,继续向南逼朝鲜主力决战!”.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