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完,便开始回归这节课的正题。
    他翻开第一张PPT。
    开始说道,“在开始讲古墓之前,有同学是新来的,不了解田野考古学,先讲一下田野考古学是什么呢?”
    “田野考古学是以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研究历史的考古学分支学科。与此同时,田野考古学又是考古学的基础,没有田野考古,考古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今天我们讲古墓,大家都知道古墓是什么就不详细讲了......”
    “每个朝代的古墓都是不同的,秦朝时期多是覆斗式的墓葬,魏晋时期巨大厚实的山石砌成拱形,缝隙用麻鱼胶粘合,这样的石墓在西夜遗迹附近十分常见,唐代开山为陵,工程庞大,气势雄浑......”
    “古墓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连机关都千奇百怪。”
    “大家看课本,有悬魂梯、落石、暗弩、流沙、窝弩、石桩等等。”
    “但是至今还有很多机关是不知道怎么破解的,其他一些有破解方法的大家可以参照课本看一下。”
    这个时候,同学们翻开了课本。
    课本上记载着一些机关。
    一些机关有破解方法,一些却没有。
    坐在沈知身边的郭齐林指着课本,低声说道,“这个悬魂梯看上去还挺有意思,勾魂迷道,使人产生错觉,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是什么原理啊......”
    沈知瞄了一眼郭齐林指着的位置。
    接着随口说道,“这个啊,还挺简单,原理就是用参照物搞鬼,隔一段距离,总是似有意,似无意的弄个记号出来,一旦留意这些记号,就会被引入偏离正确方向的歧途......”
    郭齐林微张着嘴看着沈知。
    “原来是这样啊,那既然原理知道了,肯定会有破解方法吧......”
    沈知刚想开口说什么。
    这个时候,田野考古老师的声音响起。
    “沈知同学和郭齐林同学在说什么呢?”
    被叫到名字的两个人一愣。
    接着两个人缓缓的站起身。
    郭齐林眨巴了两下眼睛,接着缓缓站起身,“老师,我在问沈知这个悬魂梯的原理。”
    “原理?”老师挑了挑眉,问道,“难道沈知知道原理?”
    “老师,沈知刚才告诉我了,但是太多了我没记住。”
    “哦?”老师更加感兴趣了。
    他将视线挪到沈知的身上,“沈知同学你来说说这个悬魂梯是什么原理吧。”
    此时,所有人的视线转移到沈知的身上。
    这一段的内容按理说只要了解一下就好了。
    所以很多学生还不知道这个机关的原理。
    现在还没有人能将这个机关破解。
    考古学家也尽可能避免踏入到这种机关里。
    只知道这个机关一旦进入就很难走出来。
    很少有人去了解悬魂梯,所以原理很多人也不得而知。
    此时,全班同学看向沈知。
    只见沈知缓缓开口道,“其原理就是用参照物搞鬼,隔一段距离,总是似有意,似无意的弄个记号出来,一旦留意这些记号,就会被引入偏离正确方向的歧途,台阶修得角度又异于平常,横楞稍微往下倾斜,而且有的地方平,有的地方高,这就分散了对角度变化的注意力,对重量感和平衡感的变化不易察觉......”
    老师颇为震惊的看着沈知。
    他当然知道原理是什么。
    但是真正了解这个机关的人并不多。
    除非是专业考古学专家,或者讲课的老师。
    很少有同学会想去了解这些难以破解的机关。
    ....
    ....
    此时,驻海店市。
    某个偏僻的地方。
    几个人围在一个高大的土冢旁。
    这里就是刚刚发现的秦朝时期的古墓。
    墓的四周砌有石阶。
    墓的四周松柏掩映,花木丛生。
    一个年轻男人此时正蹲在石阶外,端着手机看着直播。
    这个时候,一个人朝他走了过来。
    当他的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手机之后,顿时怒声说道,“孙老先生都下墓了,让你在上面呆着,你倒是好,还有空看直播了!”
    这个年轻人吓了一跳。
    “抱歉,吴老师,我是看在北大的直播。”
    “北大?北大直播还有明星?!”
    越是说着,吴老师越是生气。
    年轻人连忙解释道,“吴老师,这真是北大的直播,前几天沈知还提出了秦始皇不是昏君暴君,说的就像是真的一样,今天我看他们上田野考古课,就想着看看或许对咱们这次下墓有没有什么帮助......”
    吴老师微微蹙眉,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这有什么好看的!你以为考古这么轻松通过看直播就能看出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