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四章 看不懂的天才!
    书    第447章

    事情敲定之后,张骏先是松了口气,而后心中抑制不住的一阵狂喜。林

    这种感觉好像是,走着走着,突然被天降巨款砸中。

    惊喜来的太突然,太大……

    这让他有些恍惚,如同做梦一样。

    至于给林闲的特殊待遇,其实真不算过分。

    信不信现在林闲拿着这篇论文去隔壁,金大数院那帮人绝对会屁颠屁颠地让他转校,破格录取。

    说不定还会给他申请全额奖学金之类的特殊待遇。

    想想看,18岁证明了周氏猜想,这代表了什么?

    不单单只是目前的荣誉,还有无与伦比的潜力。

    拥有如此恐怖的潜力,谁知道他以后,会成长到何等地步?

    兴奋之余,张骏忽然想起了什么,询问道:“林闲同学,你这篇论文发表了吗?”

    林闲摇头道:“还没有!”

    “那就好!”

    闻言,张骏不由松了口气。

    他倒不是想把这篇论文占为己有,先不说底稿在人家手上,单是老戴都不会同意。

    更何况,作为一个为人师表学者,自身的骄傲、尊严和道德底线,也不允许他作出这样龌龊的事情。

    张骏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林闲率先发表了论文,然后再转入数院。

    那傻子都知道,是他张骏故意捡便宜。

    圈子内的朋友,说不定还会嘲笑他几句。

    可如果林闲加入数院后,发表了论文,那就完全不同了。

    他张骏作为应数院的院长,也能跟着沾沾光,分一杯羹。

    “这篇论文你准备投哪个期刊?”戴平波问道。

    “数学学报吧!”

    “国内版还是国际版?”戴平波神色有些紧张,他真怕林闲这个外行,脑子一抽,投到国内版去了。

    林闲挑眉道:“当然是国际版。”

    “那就好!”

    戴平波松了口气。

    这倒不是他崇洋媚外,实在是国内期刊被一些蛀虫搞的乌烟瘴气。

    另外一点就是,目前国内的基础数学,和国外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事实,要勇于承认。

    “林闲同学,这篇论文你最好再仔细修改一遍,尽可能详细一些,将一些省略的步骤补上。”

    张骏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林闲同学能答应。”

    “什么要求?”

    林闲微微皱了皱眉,疑惑道。

    张骏略显尴尬的讪笑道:“论文的发表,能不能推迟一两天?”

    推迟一两天?

    林闲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他的意思。

    哪怕他是应数院的院长,但毕竟是跨院系办理转专业手续,所以需要时间。

    他的意思是,一两天后,转院手续办完了,林闲再发表论文。

    这点事情对他来说,连举手之劳都算不上,关键还能卖张骏一个人情。

    于是林闲毫不犹豫地笑道:“我当什么事呢,正好我修改论文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算张院长不说,我也不可能立刻发表。”

    啧啧,瞧瞧这话说的。

    张骏听在耳中,心里无比舒服。

    其实大家心照不宣,但林闲这么说,就等于给张骏一个台阶,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我还有点事,就先去忙了。老戴,你这两天多盯着点,帮林闲同学的论文多把把关。”张骏吩咐了一句后,便匆匆离去。

    目视着张骏离去的背影,戴平波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兴奋道:“来吧,修改一下论文,争取一次性过审。”

    戴平波兴奋的原因很简单,从建国至今,国内学者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发表的论文,只有28篇。

    其天朝内独立完成发表的论文,仅仅只有可怜的十篇。

    目前为止,国内还没人在国际版《数学学报》上发表过论文。

    不吹不黑,国内有谁能独立在国际四大数学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绝对值得吹一波。

    现在,戴平波将亲自指导一篇即将发表在《数学学报》的论文,怎么能不激动. ....

    国际版《数学学报》的审核很严格,尤其是关于猜想证明的论文。

    因为要翻译成英文版,很多时候,一个单词的使用错误,都会成为退稿修改的理由。

    论文的修改很简单,林闲对于整个论证过程,都无比清晰。

    戴平波唯一的作用,就是对论文的格式,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使之看上去更规范,跟流畅。

    仅仅一个小时不到,林闲就将论文修改好了。

    接下来,需要翻译成英文版投稿。

    林闲的英语还可以,但也仅仅只是还阔以……

    许多专业词汇需要查字典,这就比较麻烦了,如果是他自己写,没有个一两天时间,还真搞不定。

    不过有张院长和老戴的全力支持,那就方便多了。

    老戴一个电话,直接从外语系喊来一位讲师,帮忙进行翻译。

    这样一来,效率就提升了好几倍。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直到晚上七点。

    论文总算搞定了!

    伸了个懒腰,林闲笑道:“戴老师,胡老师,辛苦你们了,一起去吃个饭吧?”

    胡老师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戴着副金丝眼镜。

    听他这么说,胡老师婉言拒绝道: “不碍事,吃饭就算了,我爱人还在家等我呢。”

    “行,那下次吧!”

    林闲见状,也没有劝阻。

    老戴心情不错,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走吧,陪我喝两杯!”

    两人也没去什么饭店,就随便在校外街道上,找了个大排档。

    几杯酒下肚,老戴眼中浮现出醉意,夹了口菜,他不由感叹道:“说实话,数学这个领域,本身就是为天才准备。我这辈子,也算见过不少天才,但是你小子,我完全看不懂。”

    林闲摇头失笑道:“有什么看不懂的,证明周氏猜测,也只是因为运气好,抓住了一闪而逝的灵感而已。”.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