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塞外。
    朱棢带着自己手下五百漠北游击队,身上穿着抵抗风沙御寒的大氅,左手佩刀,右手火铳,驰骋在戈壁滩上。
    朱棢抬头看了看天色勒住了胯下战马,回头开口:
    “朱能,我们现在距离和林大营多远了?”
    朱能策马来到了朱棢的身边抱拳开口:
    “回将军,现在我们距离和林大营,已经有百余里了!”
    朱棢带着漠北游击队没有跟徐达汇报,偷偷跑出来已经百余里了。
    徐达肯定早就已经发现了,现在说不定已经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头烂额了。
    不过,朱棢可懒得理会徐达。
    朱棢他们可是一直向东走。
    为的就是要绕过扩廓的主力大军,当然不能直接北上了。
    要不然的话,跟扩廓的二十万大军来个正面相遇?
    五百人对二十万,朱棢还没有这种心思,他有不是明国队长,干不出来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事情。
    朱棢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继续往东,行到今夜扎营休息,明天一早,拔营北上!”
    “标下领命!!”
    朱棢转身大声地喊道:
    “继续往东!!”
    这五百人浩浩荡荡再次激荡起了大片的尘土。
    入目低垂,已然接近了傍晚。
    正在疾驰的漠北游击队速度也是慢慢放缓了下来。
    正在朱棢带着朱能和张成找地方扎营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马蹄声,随后,一个嘹亮的声音传来:
    “报!!!”
    “将军!有情况!!”
    朱棢虽然只带着五百人出行,但是侦骑肯定是必不可少啊!
    总不能这一伙子人都聚在一起,蒙头乱转,一脑袋扎进敌人的老巢可是就要出大事了啊!
    这个侦骑是从他们的正前方,也就是东边回来的。
    侦骑来到了朱棢的面前,抱拳喘着气开口道:
    “骑兵将军,东边二十里之外,发现我军部队,似乎遇到了麻烦!”
    听到这个消息,朱能和张成两个人的眼中都是露出了一种诧异的神色。
    朱棢的眉头缓缓地皱了起来。
    这个时候,朱能开口说道:
    “将军,东边我大明的军队,似乎只有曹国公李文忠将军的队伍。”
    张成也是马上说道:
    “他们不是已经突围了吗?难道又跟元兵遭遇了?”
    曹国忠,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开过元勋,封曹国公。
    虽然说年龄已经是朱棢叔叔辈儿的人了,自己还是被人家抱大的,但辈分上,还是应该叫人家一声哥哥。
    朱棢缓缓地转头对着朱能和张成交代道:
    “传令下去,全军有半柱香的时间喝水,休息,做好奔袭二十里的准备!”
    “标下领命!”
    朱能和张成两个人都显得很兴奋。
    跟着朱棢,可是有胜仗打啊!
    虽然说朱棢不求功劳,但是却并没有挡了自己手下这些人的晋升之路。
    论功行赏,朱棢的漠北游击队记得是头功!
    而朱棢手下的张成朱能,直接晋升成为了千户,而剩下的五个小队长,都晋升了百户。
    他们已经可以各自加入队伍当中,统领士兵了。
    但是他们都选择了拒绝,一定要留在朱棢的身边。
    他们不忘初心,知道自己现在晋升之路如此迅速,完全是因为朱棢。
    人,不能忘本!
    这些质朴的军人,当然不会离开朱棢。
    ……
    东边二十里。
    火光冲天,喊杀声就没有停下来过。
    正在与元兵交锋的,果真是李文忠的先锋部队。
    李文忠在东线跟元兵进行了长时间的鏖战。
    五万大军消耗地只剩下了三万多人。
    这五千先锋军,是给后面两万多大军,携带着辎重队和神机营的红衣大炮开路的。
    他们要赶往和林大营跟徐达回合的。
    李文忠亲摔五千先锋军,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在和林大营一百多里之外,遭遇了数千元兵铁骑。
    看上去的样子,人家军队的数量,跟自己手下这先锋军几乎对等。
    按照他们的情报来说,这个地方,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元兵的啊!
    而且数量还如此庞大,超过了五千。
    本身,李文忠的不对刚刚结束了鏖战,士兵尽显疲态。
    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
    再加上,他们对付元兵骑兵的依仗,神机营,现在并不在。
    所以,李文忠当机立断,原地据守。
    排除斥候去向和林大营求援。
    另一边祈求自己后面的两万多大军能够快点赶来支援。
    简陋的营寨当中。
    李文忠带着几个将军,坐在中军大帐里面,一筹莫展。
    脸上都是尘土,甚至还有将军挂着伤痕,沾染着血迹。
    李文忠手中紧紧攥着扶手,大声问道:
    “求援的斥候杀出去了吗?”
    其中一个将军,苦哈哈地带着哭腔说道:
    “已经派出去十五人了,他们......他们全部都死在了元兵的刀下啊!”
    听到这话,李文忠目眦欲裂,大声喝道:
    “再给我派人!就是拿人的命给我垫,也要把消息传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