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
贾东旭知道秦淮茹找了个新的人家后,这两天都是一蹶不振。
“东旭,你在那发什么呆呢,赶紧来吃饭,听易忠海说,你上班都是心不在焉的,心里还想着那个小狐狸呢?”
自己的儿子自己懂,可是她想不明白自己一个这么果断的人,咋有一个为女人优柔寡断的儿子。
“妈,我相中秦淮茹了,必须得娶她不成。
反正我是不服那个她选的新男人,能有我好?”
贾张氏自诩是个厂里的工人,现在可难的很,花钱都不一定有机会。
自己也是承了父亲的情。
但是子承父业也没啥,这是他应得的。
苏泽家里也有一封介绍信,只是他还小,现在没用罢了。
不过时效一直都在,比如他在学校里混不下去了,只要到了十五六岁都能进厂。
贾张氏点点头,觉得贾东旭这话说的没错。
其他人的条件能有自己家的好?
“这倒是的,咱家的条件已经没得挑了,还说给买缝纫机,没理由比别人差的?
我儿子的条件比别人好多了,都是他们家眼瞎,要不明天再让王媒婆去一趟。”
她觉得,东旭可是工人,她找的别人估计还是个农民。
秦淮茹是有点姿色,可是女人能年轻几年,几年后照样人老珠黄。
不还是个黄脸婆。
贾张氏觉得秦家看不上自己,就是眼瞎。
毕竟放眼望去,就没太有人比自己的条件好。
其实,这只是她坐井观天的想法罢了。
一听说让媒婆再去一趟,贾东旭立马就顺心了。
其实他恨不得自己过去。
可是王媒婆说那样不成规矩,贾张氏也说丢人。
“行行,让王媒婆再去一趟,大不了咱们加十块钱的彩礼。”
他现在满心都是秦淮茹,恨不得她现在就出现自己的被窝里。
可是咋也想不到,相亲好好的,人突然就走了不说,再去问就得知人家找到更好的了。
呸!
自己出是最好的。
倒是贾张氏,一听到自己的糊涂儿子为了那个女人,不惜要加钱,立马翻了个白眼,“败家子。”
“她相亲中间就跑了,咱还给她加彩礼?都是给惯的,不用加!
到时候就看看他家能找到啥好女婿,直接拒绝了咱家,肯定是啥歪瓜裂枣,脑子真是坏了。”
贾张氏骂骂咧咧。
她也不清楚对方能有啥条件,能让对方直接拒绝自己。
接着,她突然想到一个可能,立马说道:“东旭,我觉得他家大概率是在跟咱玩欲擒故纵,就是想让咱加钱。”
贾东旭不说加钱,自己还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后来算是发现了,他们家可能是想要更多的东西,所以像是哄抬物价!
“啥?不能吧,我觉得秦淮茹干不出这种事。”
现在秦淮茹在他心里,就跟白月光似的。
绝对不可能有任何污点。
那种设计人的事,不可能出自她。
贾张氏再次翻了个白眼,也不清楚秦淮茹到底哪里好,就是见个面吃个饭,就对别人全心全意。
甚至把整个心窝子都掏给人家。
“瞧瞧你那不值钱的样。”
“你说干不出就干不出了?你妈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他们家还怪有心机的。
肯定是觉得咱们家条件好,所以才想捞到更多,农村人就是这心理。”
贾张氏一向都对农村人心有嫌弃。
可是让人好笑的是,她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只是进了城市户口后,就变得爱慕虚荣。
当然了,她本来就是个爱慕虚荣的人。
当时和男人相亲的时候,他没看上自己,是自己用点方式逼他娶的自己。
可是只要能成城里人,这些都不算啥。
“反正这些我不管,我就要秦淮茹,她有对象我都得给他们拆了。”
“你行了吧,闭嘴。”
贾张氏恨不得一巴掌给他打醒,“没出息的。”
可他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多少得疼惜着点。
苏泽家。
“妈,你啥时候放假来着,我带你去做身衣裳?”
“厂里的公告说是五号,正好咱们小年。”
“那也行,倒时候咱们去做两身衣裳,过年的时候穿,去淮茹家也得气派点,不能让他们村里的人给看扁咯。”
苏泽知道,礼仪和形式,是从古至今都有的规矩。
没有明码标价,但大家都墨守成规。
“行,你安排就好了。”
赵梅知道,既来之则安之。
人家都说好了,家里也都同意。
儿子虽然小,可是考虑问题很全面,应该不会让自己担心太多,只要相信他的选择就行。
而且,她从小就跟小苏泽说好:无论做任何事,三思而后行,没人会为你的决定买单,只有自己。
而且,近些时间苏泽做的事情基本有理有据,她只要适当提出意见就行。
苏泽很是喜欢这种生活氛围。
母亲无条件的相信自己,除非再有问题的时候她才会跟自己商量。
而且,啰嗦在她身上就等于无。
自己做的事情全都是合理的,所以她也会选择相信自己。
正说着,外面就传来呼救声。
“都来人啊,我家出大事了,谁来帮帮忙。”
听这声音是阎埠贵的,毕竟苏泽也是这个院子里的人,都清楚着呢。
“小泽,咱们出去看看。”
他们家之前不怎么在乎院里的事不假,可是谁家有个困难,该帮还得帮。
中院。
不少人听到声响,都开门出来询问情况。
“埠贵,你先别慌,家里出啥事了。”
“是我媳妇,肚子突然刺痛,还恶心呕吐,还说心窝子那里疼,根本就站不起来,我想找个人跟我一起送她去医院。”
大冷的天,阎埠贵急得满头大汗。
苏泽听着情况,感觉有胃病的样子。
他现在的妙手回春已经到了百分之二十一,基本上能从一些病状推算出来大概的病。
当然,并不是完全准确。
他现在有妙手回春,自然也拥有医者仁心。
加上她还是小伙伴的母亲,两家没恩怨,完全可以帮忙。
“三爷爷,我跟姥爷学过点医术,要不然我先去给三奶奶看看?”
他主动请缨。
却遭到了人群中某些人的冷嘲热讽——
“呵呵!瞧把你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