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58:把自己扔进油锅里
    偷盗官粮,收买官员,蓄养私兵,哪一条也是死罪。

    苏辛夷长舒一口气,跑不了就行,益王平日累积这么多的人脉,朝堂之上就没有人为他求情吗?

    本来是有的,不过商君衍拿到了益王勾连玉宁、沧南还有宗平几地官员的证据,再加上穆邢找到了粮仓,实证之下,谁还敢说情?晏君初面带冷笑的开口,眼中的讥讽藏都藏不住。

    苏辛夷闻言便道:不管是围场、江家还是扶乩的事情,益王都能想办法脱身,但是唯独这两点不能。

    所以当初殿下让商君衍晚回京,为的就是一击致命,就是没想到后来出来个鹿云华,倒是让他们无意中拿到了粮仓所在地。

    想起这个,到时要真的谢谢解经略。

    想起解经略避之不及的样子,苏辛夷不由笑了笑。

    笑什么?晏君初看着辛夷问道。

    辛夷就把事情一说,看着殿下问道:这可真是无心插柳。

    晏君初想起解经略不由也一笑,解经略确实无辜,鹿云华并非是真的追着他不放,不过是要给鹿鸣林添堵。

    鹿云华交出粮仓,那她能脱身吗?苏辛夷看着殿下问道。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晏君初看着辛夷,她虽然戴罪立功,但是鹿鸣林以及鹿家在丰平卫多年所作所为是不能抹去的。

    苏辛夷微微颔首,鹿鸣林追随益王多年,做下的事情肯定不是一两件,若没有鹿家协助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鹿云华也算是适逢其会,抓住这个机会,至少她跟她的母亲能把性命保住,其他的只能以后再说。

    若是遇上大赦,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庶民。

    这个苏辛夷就帮不了了,而且,她也并不想帮。

    不管是鹿云华拿着解经略与鹿鸣林对峙,还是鹿鸣林以死护着益王,鹿家的所作所为,终究是要自己付出代价的。

    嗯。晏君初轻轻颔首,旨意很快便会下达。

    事情折腾这么久,总算是有了个结果,那遂州那边?

    自然是朝廷接管。

    苏辛夷了然,益王府以后怕是不复存在了。

    上元节宫宴上的事情还没个结果,陛下的旨意就在隔日下达,益王及党羽判斩首,益王府的爵位也被朝廷收回,益王妃等一众女眷被押送边关流放,其中就有许玉容、***师太在内。

    至于晏琼思,苏辛夷没有想到皇后娘娘还是求了情,只是陛下这次虽然没有流放晏琼思,但是广平郡王晏巡也受这个女儿的牵累郡王的爵位没了,大概是陛下心中还有火气未散,将晏巡贬为皇陵守门官撵出了京城。

    伏云怎么处置的?苏辛夷看着展桥问道,听了一圈没听到伏云的结果。

    展桥闻言就道:襄王殿下为伏云求情,在紫宸殿外跪了一天一夜,说是伏云虽然与益王有关系,但是却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围场那件事情,而且围场那事最后倒霉的也是襄王自己,襄王自己不追究求陛下高抬贵手。

    苏辛夷:……

    万万没想到皇室第一痴情种竟是襄王。

    怕是李贵妃要气吐血了。

    结果呢?

    陛下将伏云贬为女婢,终生不得如皇家玉碟,此生不得生育皇家子嗣。展桥说到这里一顿,据属下得知,当年益王是想要伏云将襄王杀了,但是伏云没有从命,只跟益王说襄王身边跟随的人多不好下手,便换成了救命之恩。

    苏辛夷惊了一下,这么说来,伏云这救命之恩倒是真的了。

    展桥笑了笑,算是吧。

    苏辛夷轻笑一声,看来伏云也是个聪明人,虽然给益王做事,但是给自己留了后路。

    展桥很是赞同,但是奈何襄王那眼睛就是被糊了拿什么,非要拿瓦砾当珍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除此之外,此次事件中立功的人都有赏赐,像是穆邢终于能从见不得光的身份站到阳光之下,而且因为这次冒险前往丰平卫拿到了粮仓的位置再立一功,所以便被陛下封了百户入了三千营。

    穆邢杀手出身,三千营是纯骑兵主巡哨,正好能让他大展身手。

    苏辛夷大喜,不枉穆邢这一场奔波,是个好结果。

    展桥也很高兴,穆邢说要来给太子妃磕头,不过秦大人那边着急要人,就先让穆邢过去了。

    苏辛夷先是一愣,随即就道:穆邢这是到了秦观生手下去了?

    是。

    苏辛夷:……

    看着太子妃意味不明的神色,展桥也是一乐,道:穆邢知道后一脸生无可恋,但是如今他已经有了正经的官身,又是从您手下出去的,便是为了不给您丢脸也得捏着鼻子去了。

    苏辛夷一本正经地开口,穆邢的性子太过散漫,秦观生又是个眼里不容沙的人,只是要给他紧紧弦,是好事。

    太子妃说的是,我与曹清说好了,今儿个晚上去给穆邢贺一贺。

    什么贺一贺怕不是要去看笑话!

    穆邢性子独,有人愿意与他往来,苏辛夷自然高兴,看着展桥就道:那就顺带替我捎一份贺礼去,跟他说,要他好好当差,等到京中诸卫大比,他可不能丢了我的脸。

    是,属下一定把话带到。展桥道。

    有太子妃这话,穆邢就得捏着鼻子在三千营当牛做马了,想想就觉得好笑。

    除了穆邢之外,这次案子最为亮眼的便是商君衍这个钦差,此次不畏艰险将益王连根拔起,整治江南官场,陛下对他很是看重,破例将他提拔为了吏部侍郎,顶了季罡的差事。

    在商君衍的光环之下,苏翼这次升为千户加封承信校尉就不怎么受关注了。

    但是苏辛夷知道,大哥这次的功劳不小,商君衍能在江南挥斥方遒,全都是大哥在前冲锋陷阵,这次能封千户,换做平日必然会引起哗然,但是现在有了商君衍在前,她大哥倒是不怎么显眼了。

    挺好。

    苏辛夷心里高兴,益王到了,苏家的隐患也已经被排除,晏琼思这个总是跳出来让人心烦也去守皇陵了,这下日子是真的顺心了。

    苏辛夷的心情好,晏君初一回来就感觉到了,看着辛夷眉眼间的笑意,就道:这么开心?

    苏辛夷闻言转过身,殿下今儿个回来这么早?

    晏君初颔首,益王的事情了结,总算是能轻松几日。

    这可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苏辛夷立刻说道。

    你都知道了?

    我把展桥叫来问了。

    晏君初换了常服出来与辛夷说话,苏辛夷看着他就问道:那晏陵一家怎么安排的?

    之前忘了问这个。

    晏君初笑了笑,益王府的争端虽然晏陵不知情,但是益王所做之事也有老益王的影子,不过父皇还是网开一面,令晏陵回了遂州,还赏了田地。

    苏辛夷就明白了,晏陵以后也只能做个富家农,其他的都不能在奢望了。

    覆巢之下,他还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是陛下开恩了。

    益王的事情大街小巷还在议论纷纷,宫里头的热闹截然不同。

    苏辛夷想了想,看着太子问道:上元节的事情

    ,殿下,你说结果会如何?

    你让人查得怎么样了?晏君初问了一句。

    佘嬷嬷还在查,消息也是断断续续,那晚人很多,想要都查明白很麻烦。说到这里,苏辛夷看着太子殿下,说起来,父皇似乎并没有对李家有什么处置,当初李纪的事情李家与益王有了往来,虽然事情未成,但是这里头的干系肯定很深。

    晏君初看着辛夷就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太师卧病在床,父皇这个时候怎么好赶尽杀绝?

    苏辛夷幽幽一叹,年纪大了就是好,床上一躺,万事无忧。

    听着辛夷浓浓的讥讽,晏君初就被逗笑了,捏了捏她的指尖,很生气?

    这么多人都被处置了,晏琼思一家都没得了好处,怎么到了李太师这里就要拐个弯儿?若没有李太师暗中相助,益王在京城行事能这么顺利?苏辛夷不懂陛下在想什么。

    李太师毕竟是三朝元老,只因为李纪的事情便处置,难免会令朝臣寒心。

    苏辛夷就道:当初李纪与益王往来的账目也已经被摆出来,这样也不行?

    你也说了那是李纪所为。

    苏辛夷憋了口气,幽幽一叹,这才说道:狡兔三窟啊。

    晏君初被逗笑了,父皇心中清楚,只是当年父皇初登基,李太师确实立了不少功劳,君臣之间的情分要深一些。

    苏辛夷明白殿下的意思,再加上李太师做事谨慎,李纪的事情确实是李纪做的,不能证明李太师插了手,现在李家李二爷又被逐出家门,李太师此时卧病在床,不管谁看着都觉得十分凄凉。

    这哀兵之计唱得真是好。

    苏辛夷不甘心,凭什么啊?

    别人该处置的就处置了,到了李家就拐个弯儿?

    皇后娘娘只怕这会儿正难过呢。苏辛夷看着太子慢慢的说道。

    晏君初不以为意,皇后娘娘跟李贵妃交手多年,李家的情形她比谁都清楚。

    那就是皇后有心理准备了,但是辛夷难免觉得不平。

    看着辛夷的神色,晏君初就笑,你觉得不公平?

    苏辛夷点点头,多少有点意难平。

    晏君初便道: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单纯以公平来定。

    是啊。苏辛夷懂。

    那李家的事情就这样了?

    也未必。晏君初道。

    苏辛夷就觉得殿下肯定有后手,她笑了笑,那我就等好消息了。

    晏君初对上辛夷的笑容,黑漆漆的眼睛望着她,你不想问我想怎么做?

    殿下没有说,肯定是计划还未周全,我又何必急于追问。

    晏君初长长的舒口气,辛夷总是很懂他。

    确实,这次李家的事情父皇犹豫,这对他来讲也并不是个愉悦的事情,但是在辛夷面前他不能这样讲,免得她因此更加难过。

    李太师当年在父皇初登基的时候,确实是一大助力,立下不少功劳,父皇又是个念旧的人,再加上李贵妃与襄王母子,想要一刀斩断肯定不成。

    再说,他也总觉得父皇留着李太师也不只是因为旧情,至于到底是是什么,他现在也猜不透,只能走着看了。

    眨眼上元节已经过去几日,苏辛夷一直安稳待在东宫,很快后宫那日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因为牵涉到季蕴与朱蝉衣,皇后娘娘又是容王妃的嫡亲婆母,所以更要证据确凿。

    让苏辛夷没有想到的是查出来最后的结果裴惠然居然是无辜的。

    ……吴王妃那日因为父

    亲的事情心情不好,当时她正在与裴二姑娘说话,见到容王妃就带着她走了过去,哪知道三言两语间就起了争执,裴二姑娘当时正在相劝,而且站的位置不太好,所以灯一倒正好砸向她。

    苏辛夷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她小人之心了。

    裴二姑娘现在如何,她的脸没什么大事吧?苏辛夷看着佘嬷嬷问道。

    没有大事,只需要按照太医的吩咐,小心照管着,过个六月明年就与以前无异。

    苏辛夷微微松口气,那就好,姑娘家一张脸是很重要的。

    太子妃就是心善,您是不知道裴二姑娘虽然是无辜的,但是武安侯府人未必无辜。

    嗯?苏辛夷看着佘嬷嬷,你仔细说说。

    太子妃想的没错,这件事情确实是武安侯夫人与吴王妃联手,目的就是想要把裴二姑娘送进容王府。

    可是季蕴为什么这样做?这对她有什么好处?季家已经倒了,她不夹着尾巴做人,还出来害人?苏辛夷一直想不通季蕴的脑子到底是怎么转的,反正正常人做的事情她一件不做。

    据吴王妃自己说,她偷听到阮明妃逼着吴王休了她,再加上那日正好出宫时遇到了容王妃,俩人拌了几句嘴,吴王妃就想要报复一下容王妃就与武安侯夫人一拍即合。

    苏辛夷:……

    这人真要蠢起来,这是连自己都肯扔进油锅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