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7章 捕鱼
    赵向年关于他是不是捡来的问题,没有得到答案。m.166xs.cc

    赵母一个犀利的眼神过去,他就蔫了,也不敢多问......

    趁着大家都在,赵母把赵向冬去纺织厂当出纳的事情说了出来,大家开心不已,家里居然出了个工人,太长脸了!

    至于赵向秋送礼的事情,赵母没说,家里有嘴巴不把门的,要是没管住嘴说了出去,会招祸,也会让大家心里不平衡。

    赵母只说是赵向冬自己考进去的,并适当的送了点礼,这事就算糊弄过去了。

    赵向年虽知道送礼的事,但具体送了什么,他也不知道,不怕说漏了嘴。

    享受了一把儿子儿媳的贴心服务后,赵父赵母躺在床上。

    赵父把赵向秋几次去工地给大家送了哪些东西,说了哪些话,一五一十的全部汇报给赵母......

    说完还在那感叹:“你说这孩子经历了一场磨难后,当真变得不一样了,比小时候还贴心!”

    赵母的眼泪不禁流出来,顺着眼角慢慢滴落到枕头上,她哽咽着说:“是啊,太贴心了,什么都帮我们考虑到,带我们过好日子不说,还毫无私心的给大家谋前程。”

    见赵父不解,赵母便把赵向秋如何给赵向冬找工作的事,送了哪些礼出说来了。

    赵父连连感叹:“你说咱们上辈子是不是做了什么大善事,老天才给咱们送来这么个贴心的闺女?”

    上辈子的事情,赵母也不知道,但她知道因果循环,轻呼一口气,说:“也许吧......”

    第二天上午,赵昌喜敲锣将大家集中起来,说是要捕鱼,让身体好的,又不怕冷的人报名。

    还说下水的人可以记10工分,且能多分两条鱼。

    年底捕鱼和杀年猪一样,是村里的大喜事,也是大家在艰苦岁月里为数不多的乐事。

    赵昌喜话一说完,就有很多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报名。

    赵向春和赵向夏也想报名,被赵母制止了。

    赵向夏不开心的问:“娘,你拦着我干嘛?捕鱼是好事,既能赚10工分不说,还能多分两条鱼,多划算啊!

    你平日里嫌我懒,工分赚的少,现在你儿子想为家里出点力,你怎么又拦着?”

    赵母翻个白眼,哼哧一声说:“赚工分?你是为了赚工分去的吗?你心里想的什么,当我不知道?不就是为了去凑热闹吗?

    前些年你年轻,又没去修水库,你要下水,娘拦着你了吗?

    这水有多冰凉,你去摸摸!多泡一会儿,魂都能给泡没!得亏这几天没下雪,不然脱了衣服,身上非得起冰渣子不可!

    你刚从工地回来,自己有多累你没个数?到时候冻出个好歹,让你媳妇孩子怎么办?

    咱们家不缺你那10工分和两条鱼,你给我好好在岸上待着!”

    赵向夏不服气赵母说他上了年纪,也不想承认自己身体没以前好了,板着脸,在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犟着。

    赵向秋在他们身旁听了对话内容,闷声失笑。

    走到赵向夏跟前说:“二哥,娘也是为你好,这个天气下水多冷啊!我每次洗菜一碰到那个冷水都直打哆嗦,何况你们还要光着身子在水里泡着?

    到时候要是着凉了或是寒气入体,老了有的罪受!你听娘的,咱们就在岸上等着,中午我给你们做鱼头锅子吃。”

    其他的话,赵向夏没有听进去,鱼头锅子倒是让他心动了。

    昨晚睡觉时,大栓二栓不停的说大姑对他们有多好,不仅给他们做新衣服,还每天换着花样做好吃的。

    这俩孩子为了体现大姑的好,让自己爹娘记着大姑的恩情,声情并茂的说到半夜才睡。

    每说一道美食,都要用自己知道的为数不多的词去形容它的美味,把晚上已经吃撑的赵向夏和朱小莲两口子愣是给说饿了......

    两孩子就提到了鱼头锅子,说那是他们吃过的最美味的菜,比以前的皇帝吃的饭菜还美味。

    大家虽不知道皇帝吃的是什么,但肯定是极好吃的。

    两口子当时就暗戳戳的想,要是大妹哪天再做一次就好了......

    现在赵向秋主动提起鱼头锅子,赵向夏为了美食,不敢得罪厨师,只能恹恹的答应不下水,就在岸上围观。

    赵向春更不会忤逆他娘了,娘说不让干,就不干,虽然失望,但还是乖乖站在岸边,看其他壮小伙如何把鱼捞上来......

    赵向秋看着水里几十个光着膀子拉渔网的小伙子,除了感叹年轻就是好啊,想不到其他赞赏的词。

    自己站在岸上,都要捂得严严实实的,这些人在冰冷刺骨的水里,像没事人一样。三九天穿单衣,就是火力壮!

    一个小时后,渔网收拢,鱼儿们不停的在水面跳动,看着就让人欢喜。

    为了今天的捕鱼,赵昌喜他们前两天就让人把水塘里的水放了部分出去,靠岸边最浅的地方,都能看到淤泥了。

    为了方便抓鱼,下水捕鱼的人把渔网往水浅的地方拉。

    围观的村民看着那么多跳的欢快的鱼,个个心痒难耐,见现在水浅,不少之前不敢下水的人,这会儿都卷起裤腿下去帮忙......

    不图工分,就想快点把鱼捞上来,让村干部们赶紧分了。

    孩子们更是在岸边不停的欢呼,指挥大人们哪哪有鱼,快去抓,整个现场沸沸扬扬,热闹极了!

    赵卓妍从没见过这么热闹欢快的场景,也跟着大栓他们一起,在那起哄瞎指挥......

    赵向夏最终还是按捺不住,一个劲的在岸边跺脚,赵母看的眼睛疼,头也疼,说:“回去把你的雨鞋穿着再下去!”

    赵向夏听了浑身来劲,边往家跑边回应:“诶!”

    赵向春也想回去穿雨鞋,赵母安抚他:“乖,你伤刚好,今年不能下水,等明年再下去,好不好?”

    赵向春纳纳的点头:“好...”

    人多力量大,鱼很快捕捞上来。

    为了明年还有鱼吃,小鱼和肚子大的鱼全部放回水塘,剩下的鱼才拿来分。

    抓鱼的时候大家都是拎着桶下去装的,鱼儿在桶里活蹦乱跳,不合格的鱼被放回去也不用担心不能存活......

    每户两条鱼,加上下水捕鱼的人的那份,分完后,如果还有多的,也放回水塘。

    水塘里的鱼就是常见的鲢鱼,鲫鱼和胖头鱼,这些鱼没有喂养过饲料,全靠自然生长,每条差不多1-2斤重,有个别大的,也是分给下水的那些人或是村里的长辈,其余的都是随机分配。

    但大家依然很满足,拎着分到的鱼,个个眉开眼笑......

    赵母要把鱼留到年饭的时候吃,赵向夏心心念念的鱼头锅子只能用赵向秋的那份做。

    赵向秋慷慨的邀请大家中午去她那吃饭。

    德钊叔公辈分高,分到两条大鱼,但他不会做,领到鱼后直接往赵向秋一塞。

    考虑到顾辰北的特殊身份,赵昌民他们也给他分了两条鱼。

    顾辰北也学着德钊叔公,把鱼递给赵向秋。

    赵向秋无奈扶额,你们还真把我当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