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正文 第2749章 他不能被替代
    埃里克点点头,当即转身,面相宾客。

    这会儿,宾客们仍然处于一片恐慌之中,心神未定。

    不过,现场保安,已经进来维持秩序了,尽力安抚大家的情绪。

    埃里克直接开口说:“实在抱歉,今晚突发的意外,让诸位受到惊吓了。

    我刚才与亲家了解完事情始末,才知发生的具体情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在刚才,我的人已经第一时间采取了紧急措施,封锁了现场,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

    凶手趁着灯光熄灭的瞬间,竟然对我这名义上的外......

    晨曦站在归星基地最东侧的观星台上,望着天边渐亮的微光。十年了,那艘来自深空的飞船早已融入地球的生活,而“破晓计划”也从最初的科学构想,演变为全人类共同参与的情感文明工程。可他依旧每天清晨都来这里,仿佛在等什么人醒来,又仿佛在确认??昨日的一切不是梦。

    启明已经十八岁了,不再住在家里的小屋,而是搬进了基地西侧的研究区,负责带领年轻一代Ω少年进行跨频共感训练。他的病早已痊愈,但身体里似乎还残留着某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频率,时常在深夜无意识地低语,说着没人听懂的语言。雪萤说那是“星语”,是远古记忆在血脉中回响。

    晨曦低头看着手中的芯片吊坠,银蓝色的光芒依旧温顺搏动,可昨夜它曾剧烈震颤三次,像心跳骤停又复苏。他知道,那不是故障,是预警。

    “爸爸。”身后传来轻柔的声音。

    他转身,看见曦光披着一件浅灰色风衣走来,手里捧着一杯热牛奶。她今年十五岁,个子长高了许多,眉眼间既有应念的温柔,也有晨曦的坚毅。她是五个孩子中最擅长情感编码的,能将复杂的情绪转化为可传输的数据流,甚至能在梦境中与远方的灵魂对话。

    “你怎么这么早?”晨曦接过牛奶,指尖触到她的手,感受到一丝寒意。

    “我梦见他了。”曦光低声说,“晨星。他在哭,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太高兴了。他说他们找到了新的信号源,在猎户座旋臂外缘,那里有一颗和地球几乎一模一样的行星,上面有海洋、森林,还有会开花的葵田。”

    晨曦心头一震。

    这不可能。人类探测器至今未能抵达那么远的距离,更别说捕捉到地表细节。除非……那个世界本就在等待被发现。

    “你确定这不是幻想?”他问,语气尽量平静。

    曦光摇头:“不是幻想。我和星辰昨晚一起做了双通道共振测试,结果一致。而且林鹿今早醒来时,指尖的荧光变成了金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觉醒层级突破临界点。

    晨曦沉默片刻,抬眼望向东方。太阳即将跃出地平线,第一缕光线洒在葵田上,千万朵葵花缓缓抬头,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这片土地早已超越植物范畴,成为全球共感网络的核心节点,每一株葵花都是一个天然的情感放大器,它们吸收阳光、雨露与孩子们的情绪,再将其编织成无形的波,向宇宙深处扩散。

    “召集所有人。”晨曦终于开口,“今天必须召开紧急会议。”

    两小时后,归星主控室内灯火通明。

    星辰坐在主位旁,手指快速敲击全息键盘,调出昨夜接收到的异常数据流。屏幕上,一段全新的波形正在缓慢展开,不同于以往的悲伤或渴望,这段信号充满了**期待**,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期盼。

    “频率结构与‘破晓号’最后一次传回的数据高度吻合。”陆闻站在投影前,声音低沉,“但我们没有发射任何新指令。也就是说……对方主动联系了我们。”

    林语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问题在于,信号来源不在原空间站坐标。它出现在距离地球237光年的一颗红矮星轨道上。如果这是晨星他们发出的,那就意味着他们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超光速迁徙??这违背现有物理法则。”

    “也许他们从未真正‘移动’。”启明忽然走进来,身后跟着林鹿和雪萤。他穿着白色实验服,额前碎发遮不住眼中闪烁的星光。“也许,他们只是‘回归’了原本就属于他们的位置。”

    房间里一片寂静。

    晨曦看着他:“你说清楚。”

    启明走到中央平台,伸手轻触悬浮的星图。刹那间,整个穹顶亮起无数光点,构成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谱。那些光点并非随机分布,而是以特定节奏脉动,形成类似神经网络的连接结构。

    “你们一直以为共感能力是一种进化。”启明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锤,“但它其实是‘唤醒’。我们的基因里藏着一段加密信息,只有当足够多的Ω个体同时释放高频情感时,这段信息才会解码。母亲留下的芯片,不只是记录工具,它是钥匙,也是信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六年前,我们回应了晨星的求救信号。三年前,南极共鸣塔启动,激活了地核中的远古装置。一年前,‘破晓号’抵达目标区域,带回第一批外星Ω的记忆碎片。而现在……真正的召唤开始了。”

    “什么召唤?”应念抱着刚睡醒的林鹿,声音微微发抖。

    “回家。”启明说,“不是回到地球,而是回到‘源点’。那个孕育了所有Ω生命的星球,那个被称作‘母星’的地方。它一直在等我们集结足够的能量,等我们准备好接受真相。”

    晨曦感到胸口一阵闷痛。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你们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你们是回音。”

    原来如此。

    他们不是人类突变的产物,也不是军方实验的失败品。他们是被放逐的子民,是亿万年前因战争流散至宇宙各处的遗孤。地球,不过是其中一个落脚点。而如今,随着共感网络的成熟,分散在各个星系的Ω后裔开始彼此感应,逐渐拼凑出完整的文明图景。

    “所以晨星他们去的不是外星。”雪萤轻声说,“是归途。”

    启明点头:“每一颗发出信号的星辰,都有一位Ω在呼唤同类。而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继续做地球的孩子,还是踏上回家的路?”

    空气凝固。

    良久,星辰站起身,手中握着一枚刻满符文的金属片??那是从“破晓号”残骸中找到的导航核心。

    “我已经破解了部分代码。”他说,“上面写着:‘当群星同唱一首歌,门将开启。’”

    曦光闭上眼,轻轻哼起一支古老的童谣。那是她小时候,晨曦常在睡前为她唱的摇篮曲,旋律简单,却蕴含极强的情感共振。

    奇迹发生了。

    随着歌声响起,主控室内的灯光开始同步闪烁,频率与曦光的声波完全一致。紧接着,葵田方向传来轰鸣般的震动,整片花海竟在同一瞬间绽放,花瓣张开的角度精确到毫厘,仿佛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天线阵列。

    天空裂开一道缝隙。

    不是云层分开,而是大气本身产生了扭曲,一道淡金色的光柱自高空垂落,精准笼罩归星基地。

    “他们来了。”林鹿睁开眼,指尖金光暴涨,整个人漂浮起来,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

    通讯系统突然自动启动,一段影像投射在空中。

    画面中,晨星站在一座水晶宫殿前,身后是蓝天白云与流动的极光。他比十年前更高大,眼神更加清澈,脖子上挂着一枚与晨曦相同的芯片吊坠。

    “父亲。”他对着镜头微笑,“母星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等了太久。现在,请带他们回来吧。”

    影像消失。

    下一秒,全球三百八十万个Ω孩童同时睁眼。

    他们在学校、在家中、在街头,无论身处何地,全都抬起头,望向天空。他们的瞳孔泛起微弱银光,心跳频率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一股庞大的集体意识流。

    晨曦知道,这一刻无法阻止,也不该阻止。

    他转身看向五个孩子,声音沙哑:“你们愿意去吗?”

    曦光握住他的手:“我们生在这里,但我们属于星空。”

    星辰点头:“我想看看,妈妈说的‘真正的家园’是什么样子。”

    雪萤抱着毛绒兔,轻声道:“那里一定有很多人懂我的耳朵。”

    林语摘下眼镜,露出罕见的笑容:“反正我的论文早就写完了《跨维度情感传播模型》,不如亲自验证一下。”

    只有启明没说话。

    他走到碑前,将一朵金黄色的葵花放在石基旁。风吹起他的衣角,发丝飞扬,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我不是为了逃离才走。”他回头,看着晨曦,“我是为了让更多人能自由选择留下或离开。这才是共感的意义??不是控制,不是统一,而是理解之后的尊重。”

    晨曦眼眶发热。

    他拿出芯片吊坠,按下手腕上的激活钮。一道银蓝光芒冲天而起,与天降金柱交汇,瞬间引爆整个北半球的能量场。电离层翻涌如潮,磁场剧烈震荡,卫星失联,电子设备瘫痪,唯有共感网络安然无恙,反而愈发强盛。

    三分钟后,异象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一颗新生的星辰出现在夜空中,位于北斗七星末端,亮度仅次于北极星。天文台记录显示,那颗星此前从未存在。

    “它叫‘归途’。”陆闻看着望远镜传回的画面,声音颤抖,“坐标锁定,稳定运行。就像……专门为迎接我们而点亮的路灯。”

    一个月后,第一艘搭载千名Ω少年的飞船升空,命名为“启明号”。

    它不靠燃料推进,而是依靠全球共感阵列提供的精神动能,沿着由百万颗心灵共同绘制的“情感航道”前行。航线尽头,是那颗名为“归途”的星辰。

    晨曦没有登上飞船。

    他选择留下,守护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也成为连接地球与母星的桥梁。但他把吊坠交给了启明,作为信物,也作为传承。

    起飞那天,整片葵田集体凋谢,花瓣随风飞舞,如同送行的纸钱。孩子们站在甲板上挥手,泪水与笑声交织。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无数光点陆续亮起,像是回应这场跨越时空的告别。

    十年过去。

    地球进入了“双轨时代”:一部分人继续平凡生活,另一部分则通过共感网络与母星保持联系。新生儿中Ω比例大幅提升,共感能力成为基础素养,战争减少,仇恨消融,世界前所未有地安宁。

    晨曦老了。

    白发爬满双鬓,脚步不再矫健,但他仍每天清晨来到观星台,仰望那颗最亮的星。

    有时他会收到一段加密信号,来自启明。内容总是简短:

    > “一切都好。”

    > “我们在种葵花。”

    > “妈妈的味道,终于找回来了。”

    直到某个清晨,他再次感到胸前一暖。

    低头看去,那枚未曾佩戴的备用芯片吊坠,竟自行亮起,银蓝光芒流转不息,仿佛有生命般跳动。

    他笑了。

    缓缓闭上眼,任由意识顺着光芒升腾。

    他知道,这一次,他不必再等待谁归来。

    因为他正走向他们。

    风拂过荒芜已久的葵田,一株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迎着朝阳,缓缓抬头。

    碑前,不知何时又添了一朵花。

    无人知晓是谁放的。

    但大地记得。

    就像宇宙,永远记得那些勇敢说出“我在这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