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国院士》正文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来自小行星带的超级宝藏!
    将科研设备投放到一颗小行星上,和将其投放到月球、火星这些星球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后者的引力再低,也足够让航天器和探测器降落在表面上。

    而小行星不同,1000米直径的小行星虽然听上去已经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它的体积比华国制造过的最大的空天母舰·巡天号还要大上数倍。

    但它自身的质量仍然不足以产生足够吸附物体的引力。

    正常的情况下,在太空中将一台探测器设备投放到这样一颗小行星上,那么两者之间的碰撞产生的作用力足够将探测器重新推回太空了。

    1000米直径的小行星极其微弱,它的引力大约只有地球引力的1/3400,表面重力加速度大约在 0.0003到 0.003 m/s2之间。

    一个在地球上体重75公斤的人,在这个小行星上“称重”只有大约22克。

    如果你登陆了这颗小行星,那么你在上面轻轻一跳,就可能永远飞入太空,再也回不来了。

    在这种环境下,人类无法正常行走和活动,任何轻微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永远离开这个天体。

    它的引力主要作用范围也非常小,只有在非常靠近其表面时才能被明显感觉到。

    这也意味着在月球和火星上能够使用的月球车/火星车这些寻常的探测器不可能应用在这种小行星上。

    不过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初期,CRHPC机构的工程师早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来自下蜀航天基地那边的工程师在月面采矿设备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爪钩型’移动履带。

    这是一种仿生科技,类似于蜈蚣螃蟹这类多足动物的移动方式。

    部分爪钩可以将自己固定在地面的岩层泥土中,而另一部分爪钩则可以伸缩着向前移动。

    依次反复,发射上去的探测器就可以移动了。

    只是这种方式效率很低而已。

    不过对于小行星的资料数据采集与探测来说足够用了。

    当然,这并不是这台探测设备登陆小行星将自己固定在小行星表面的全部措施。

    毕竟受小行星和陨石地质材料的影响,爪钩固定系统也有失效的可能性。

    比如当探测器行驶到一处尘埃泥土厚达几厘米甚至更深的软土上,爪钩可能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

    那么这个时候安装在这台探测设备背部的小型霍尔单元推进器就能起作用了。

    尽管由锂硫电池供能的小型霍尔推进单元只能提供十几牛的推力,但也足够将探测器压在小行星表面,不让它飞向太空中。

    ......

    悬停在小行星3261号的上方,航天飞机的操控室内,詹经亘带着虚拟头盔,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链接上了探测器的扫描系统。

    那安装在探测设备上的摄像头,以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视觉传递进了他的脑海中。

    在虚拟现实化技术成熟的今天,将摄像头、传声器等视听觉设备的数据转化成脑电波输入大脑中,形成对应的画面早已经应用在各大领域上了。

    医疗领域就不必多说了,星光虚拟现实科技公司推出的脑机接口技术 各类仿生学器官,已然成为了全世界残障人士的福音。

    而教育和工业上的发展更是蓬勃到极点。

    在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引进虚拟现实系统,利用它来完成各方面的教学工作。

    比如医学生可以在虚拟人体上进行无风险的手术解剖;飞行员、宇航员在VR模拟器中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电工、焊工可以进行高危作业的练习。

    而工业上,无论是汽车、飞机还是建筑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在虚拟空间中1:1地审视产品原型,进行装配模拟、人机工程学分析,甚至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就发现潜在问题,缩短研发周期,节约大量成本。

    这毫无疑问大大降低了成本、风险和门槛。

    透过探测设备传递回来的视野,詹经亘操控着‘爪钩型’移动履带不断的往前挪动着。

    终于,在崎岖不平的小行星表面,他总算是找到了一处凹陷下去,但又算是比较平台的区域。

    利用‘爪钩型’移动履带将探测器固定在了小行星表面后,詹经亘开口道:“安格斯教授,可以开始了。”

    “OK!”

    应了一声,一旁的安格斯迅速操控着探测器开始对这颗编号3261的小行星进行勘探。

    很快,一台地质雷达仪探测装备从探测器的右侧缓慢的延伸了出来。

    从名字就能知道,这种一种通过发射机向地下发射纳秒级电磁波脉冲(脉冲宽度0.1ns),当电磁波遇到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界面时产生反射回波,接收机捕获回波后依据波形特征计算目标体深度及物理属性的设备。

    信号处理系统通过回波时间差确定探测距离,幅度变化反映介质差异,波形畸变指示构造形态并分析目标体结构与位置。

    这种设备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领域,可通过多自由度调节机构实现矿洞地面下方大范围扫描,配备压力传感器和移动机构以适应复杂地质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矿产勘探中,设备可探测矿脉走向、岩层裂隙分布及地下水系位置,扫描深度达通常可以达到50米-100米。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地质雷达仪探测设备是米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提供的特供版本。

    其扫描深度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能够达到300-500米。

    不得不说,尽管在航天技术上老米已经落后了很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过去几十年的领先科技发展上,还是有不少的底蕴的。

    比如这种地质雷达仪探测设备,大部分国家的同类设备顶多能做到10米-30米的深度。

    即便是华国独立自主研发的超低频雷达地质探测仪,探测深度也仅仅能做到120-150米左右而已。

    不过相对比真正的‘大势’来说,这些曾经的底蕴已然无法有效的扭转局势了。

    ......

    控制室中,在安格斯教授的操控下,地质雷达仪探测装备很快就完成了准备工作。

    随即,持续不断的超低频雷达波段不断的扫描着这颗庞大的小行星,很快,源源不断的数据便反馈了回来。

    电脑屏幕上,反馈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在时间序列上的强弱渐渐转换为一条条波形。

    这些就是保留原始波形细节的数据,上面的每个特征都对应着地下的某种情况。

    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将这些波形堆积成二维图像,并以灰度或彩色的方式显示出来,那么技术人员就像看一幅“地下地貌图”,能够通过图像中的颜色、形状、连续性等特征,来推断地下的结构和异常体。

    这也是各国采矿行业判断地下矿藏矿物含量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硅酸盐、碳铁石、镍纹石、合纹石、.....”

    “唔,看样子这颗小行星的主要成分是最常见的石铁陨石类了,难怪它的质量会那么大。”

    控制室中,格雷西·安格斯教授不断的分析着屏幕上的扫描数据,并迅速的熟练的记录着各种关键信息和数据。

    对于两人组来说,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这类型的工作了,配合很默契也很熟练。

    “等等,这个波形.....?”

    忽的,正处理着探测数据的格雷西·安格斯教授死死的盯着面前的屏幕,愣了好一会后,他忽然大呼小叫了起来。

    “OhMyGod!上帝!”

    “詹!你快来看这个!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控制中,原本正戴着虚拟头盔的詹经亘在听到格雷西·安格斯呼天抢地的喊声后下意识的中断了虚拟链接,摘下了头盔好奇的看了过来。

    “怎么了?安格斯。”

    漂浮在电脑前,格雷西·安格斯教授挥舞着手臂,满脸震撼和兴奋的开口道:“詹!快来看这个!我们好像找到了一个宝藏!真正的宝藏!”

    听到这话,詹经亘放下手中的虚拟头盔,用力在扶手上推了一把自己,熟练的漂浮着飞了过来,凑到了记录探测数据的电脑屏幕前。

    “这是...金属内核?”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实验数据,詹经亘也愣了一下。

    相对比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出来的格雷西·安格斯来说,他并不是这一领域的学者。

    不过这几个月两人一起配合着工作下来,在安格斯的介绍和指点下他也多多少少的学会了一些如何分辨地质雷达仪探测波的反馈数据。

    “是的!”

    格雷西·安格斯教授用力的点着头,深吸了口气激动的开口道:“从目前的探测数据来看,这颗小行星有着一颗庞大的金属内核。”

    “而从元素分析的波形上来看,它的主要构成元素是金、铂、铱、铀等贵金属!”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颗内核有多大,但是光是从现在的探测数据来分析,它的直径至少超过了三百米!”

    “真是不可思议,一颗全是重金属的陨石!它简直比灵神星都还要稀有!”

    听完格雷西·安格斯教授的解释,詹经亘的呼吸声也沉重了起来。

    或许有不少人都听说过‘灵神星’这个名字。

    它是位于主小行星带,最宽处280公里,垂直方向232公里的一颗椭圆形小行星,也使它成为人类最早发现的小行星之一。

    当然,在小行星带中,比它大的小行星还有不少。

    但它远比其他的小行星更加的特殊。

    上个世纪70到9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利用雷达波反射特性对灵神星进行过观测。他们发现,它的表面反射率异常高,说明其不是岩石构成,而是有大量的金属提供了反射的光芒。

    后来,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又利用各种各样的观测设备,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观测,同样指向了一种可能性。

    即灵神星的金属物质含量远远超过了正常天体和人类的想象,它可能是一颗行星的内核部分之一。

    尽管根据天文学家,灵神星的的最主要的成分,应该是铁和镍,这也是行星核的主要成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如果按照行星的形成初期会有金、铂、铱等贵金属被吸收沉积到行星核中的比例来计算,灵神星蕴含的黄金储量依旧达到了惊人的3万亿吨。

    而截止到2028年9月,全球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6.9万吨。

    也就是说,灵神星上的黄金储量是人类已探明的总储量的43.48万倍。

    早在火星地球化工程开启之前,国内其实就有高层讨论过是否要开采这颗小行星,不过后续因为难度以及国际影响等各方面的原因暂时放弃了。

    但后面在精卫·陨石推进装置研发完成后,又有人提议将灵神星推到地球轨道,或者月球轨道附近来开采上面的金属。

    只不过这项计划因为风险问题也暂时搁置了。

    然而灵神星没开采,一颗蕴含有大量金、铂、铱等贵金属的小行星却阴差阳错的被精卫·陨石推进装置推到了火星附近。

    如果说这颗小行星中的贵金属部分是一个300米球形的话,即便是其中的黄金只有五分之一,其质量也超过了10亿吨!

    准确的来说,是10.43亿吨!

    在内心简单的计算了一下面前这颗小行星的价值后,詹经亘的呼吸声顿时就像是破烂的风箱一样响了起来。

    十亿吨的黄金啊,按照现在的金价,这得多少钱?

    一时间他都有些算不清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是真的,这毫无疑问将是一颗来自小行星带的超级宝藏!是一个远超人类现有黄金总量的、天文数字级别的财富。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