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影视编辑器》正文 第175章 掀房顶和开窗户
    隆庆六年的秋天,北京城的空气里已带上了凛冽的寒意,但内阁次辅张居正的值房内,却因一场关乎国运的深谈而显得格外凝重。

    此时,新任的首辅高拱与张居正的权力之争已趋白热化,张居正深知,欲行非常之事,不...

    海风卷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苏宁立于“振武号”甲板之上,目光如刀锋般扫过远处缓缓靠港的葡萄牙舰队。十艘盖伦战舰巍然列阵,铁炮森然外露,桅杆高耸入云,仿佛从大航海时代的画卷中驶出的幽灵船队。然而他神色不动,只轻轻抬手,身后旗语兵立刻挥动红绿双旗,发出一串密电??这是《东南海事总局》特制的摩尔斯式编码系统,短短数秒便将“欢迎使节,引航入港”的指令传至吴淞炮台。

    “大人,敌舰火炮已校准射程。”陈应元快步登甲板,低声禀报,“若其突袭,我方可在三分钟内完成还击准备。”

    “不必。”苏宁淡淡道,“他们是来谈生意的,不是来打仗的。真正的战争,早已在账本、地图与人心中打响。”

    话音未落,远方海面忽有异动。一艘小型飞剪船自舰队侧翼疾驰而出,速度惊人,竟比寻常帆船快出近倍。那船体修长如刃,通体漆黑,甲板上不见划桨水手,唯有烟囱喷吐白烟??竟是蒸汽动力!

    周正杰瞳孔骤缩:“这……这不是我们淘汰的第一代‘江豚级’原型机吗?他们怎么造出来的?”

    苏宁冷笑:“德川幕府果然守不住秘密。看来我们的‘技术顾问’在日本干得不错,可别人也在偷师。不过……”他眯起眼,“他们只得了皮毛,没得灵魂。那船转向迟钝,锅炉压力不稳,撑不过三天就得抛锚。”

    果然,片刻后那黑船在距主舰队五百米处猛然倾斜,浓烟顿减,航速骤降。阿方索见状脸色铁青,立即下令两艘护卫舰前去拖曳,场面略显狼狈。

    “好戏开场了。”苏宁转身步入舱室,整了整衣冠,“传令:茶会照常举行,地点改在我方浮动平台‘海门一号’。我要让他们站在我们的地盘上谈判。”

    两个时辰后,崇明岛外十海里处,一座由十二艘铁壳驳船拼接而成的巨大海上平台静静漂浮。平台上搭起竹棚,摆设中式茶席与西式长桌,既有龙井、普洱,也有红酒、奶酪。苏宁身着改良式官服??左襟绣金龙,右袖嵌齿轮徽章,腰佩西洋怀表,脚踏橡胶底军靴,既不失大明体制之形,又彰显新政权之实。

    阿方索率六名随员乘小艇登台,甫一见面便冷声道:“苏大人,贵国皇帝未曾授权你与外国缔约,你此举已严重违反万国公法。”

    “万国公法?”苏宁轻啜一口铁观音,微笑道,“那是你们欧洲人写的规则。而在这片海域,新的秩序正在诞生。请问司令阁下,是谁允许你们未经通报便闯入我国领海?又是谁默许澳门殖民者贩卖鸦片、奴役华工?若论违法,该先查的是你们。”

    阿方索语塞,面色涨红。

    苏宁却不紧不慢继续道:“但我不追究。因为我明白,强权即话语权。今日你以坚船利炮而来,明日我亦将以科技与制度回应。我们不是敌人,至少现在不是。我可以向你们开放宁波、温州作为通商口岸,允许葡商五年免税经营;作为交换,你们需提供南洋航线情报、里斯本政治动态,并协助我们在马六甲建立联合补给站。”

    “你想要渗透印度洋?”阿方索震惊。

    “不,”苏宁摇头,“我要绕开它。我已经派遣三支勘探队穿越中南半岛,绘制滇缅陆路通道。一旦铁路建成,货物无需经马六甲,便可直抵孟加拉湾。届时,你们的殖民据点将成为历史遗迹。”

    空气仿佛凝固。葡萄牙人引以为傲的海上霸权,在这个东方改革者的蓝图中,竟被视作即将淘汰的旧物。

    阿方索沉默良久,终问:“你究竟想做什么?分裂大明?自立为王?”

    “我不想做皇帝,也不想当藩王。”苏宁站起身,指向东方天际,“我想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因一场旱灾就卖儿鬻女,不再因一句圣旨就被抄家灭族。我要建一个国家,法律高于皇权,科学战胜迷信,贸易取代战争。你们可以称它为‘东宁共和国’,也可以叫它‘江南联邦’。但它必须存在。”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

    “我不是在请求你们的认可,而是在通知你们:变革已经发生。接受它,你们能分一杯羹;阻拦它,你们将被时代碾碎。”

    当晚,双方签署《崇明备忘录》,虽未具法律效力,却确立了四项合作机制:情报共享、技术交流、联合护航、外交互认。更关键的是,葡萄牙同意秘密输送五百名熟练造船工匠至台湾,并移交部分火炮铸造模具。

    消息传回南京,冯保连夜叩响司礼监大门。隆庆帝披衣而起,听罢奏报,久久无言,最终只叹一句:“此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朕还能制他几何?”

    与此同时,台湾台南?安平新城。

    徐光启正站在试验田边记录数据。秋收刚毕,红薯亩产达三千斤,玉米四千斤,土豆更是突破五千斤大关。他摘下一枚硕大的紫皮土豆,感慨道:“昔年张骞通西域,带回葡萄苜蓿;今我等拓海外,引五谷救苍生。此功不在禹下。”

    李时珍拄杖走来,咳嗽两声:“可惜瘴气仍重,医馆日均接诊三百余人。疟疾、钩虫、血吸虫肆虐,单靠草药难根治。须尽快建成现代医院,引入显微镜与抗生素。”

    “已在规划。”徐光启点头,“下月第一栋钢筋水泥建筑将封顶,届时可容纳两百病床。电力由蒸汽发电机供应,照明用碳丝灯泡,手术室配备无菌设备。”

    正说着,远处传来汽笛长鸣。一艘涂装蓝白条纹的客货两用轮缓缓靠岸,船身写着“海贸一号”。这是首艘完全由安平造船厂自制的商用轮船,采用复合式风-蒸动力系统,可载货八百吨,航速十二节。

    船长陈大海跳下舷梯,大声汇报:“报告政委!本次航行全程自主导航,经澎湖、琉球,往返吕宋仅耗时十八日!带回咖啡种苗两万株、橡胶树幼苗五千棵、菲律宾劳工三百二十人!另附星辰计划密件一封!”

    信件由特殊防水油纸包裹,开启后竟是用紫外线显影墨水书写的暗文:

    > “吕宋西班牙总督府内部动荡,副督欲联我倒戈,愿交出让马尼拉港口共管权。条件:提供燧发枪一千支,野战炮六门,并承诺军事庇护。另,日本方面传来急讯:丰臣秀吉病危,德川家康蠢蠢欲动,我方两名顾问已打入幕府核心,建议加快输出革命思想。”

    徐光启看完,眉头紧锁:“武器输出风险极大,一旦暴露,必成朝廷讨伐口实。”

    李时珍却道:“可改为‘民间捐赠’。以‘东亚医疗救援协会’名义,将武器藏于医疗器械箱中运出。标签写‘防疫物资’,海关难以查验。”

    两人商议未定,忽闻城外警钟骤响!

    哨兵狂奔而来:“敌袭!戚继光部五千精兵自福州登陆,正沿闽北古道北上,前锋已抵漳州!”

    原来,京城朝会之后,兵部终于按捺不住,密令戚家军以“剿除海盗余孽”为名,南下干预苏宁势力扩张。而戚继光本人虽未亲至,却派心腹将领率军出击,意图切断台湾与大陆联系。

    消息通过加密电报传至南京,苏宁正在主持“民生商会”筹备会议。

    参会者五十余人,皆为江南工商巨擘、新式学堂教授、报社主编、银行董事。他们来自苏州丝绸行会、杭州印刷联合会、扬州盐业合作社、松江棉纺集团,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苏宁将战报当众宣读,全场哗然。

    “怎么办?”有人颤声问,“朝廷真的要动手了吗?”

    苏宁环视众人,缓缓起身:“诸位,今天这场会,原本是讨论自治联合会章程草案。但现在,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朝廷要用刀剑夺走你们手中的财富、自由与尊严,你们,愿意跪着活,还是站着死?”

    寂静如深渊。

    良久,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商人霍然站起,正是苏州沈万三后裔沈文渊。他抖着手掏出一张票钞,高举过头:“这是我用三年时间挣来的五百两‘惠民票’,背后有粮食、有布匹、有信用!而朝廷给我的是什么?是加税、是勒索、是空头银票!我选站着活!”

    “我选站着活!”

    “我选站着活!”

    一声声呐喊如惊雷炸响,震动屋宇。

    苏宁取出早已拟定的《江南自治宣言(初稿)》,朗声宣读:

    > “鉴于中央政府腐败无能,赋税苛重,民生凋敝,特由江南十六府民众代表决议,成立‘江南自治联合会’,实行民选议会制,掌握财税、教育、警务、基建之权。对外保持大明宗主权名义,对内施行宪政治理。凡年满二十之公民,不分男女,皆可投票参政……”

    条款尚未念完,门外忽有急报:戚家军先锋已攻占金门,炮轰厦门码头,宣称“清君侧,诛苏宁”!

    苏宁神色不变,提笔在宣言末尾添上最后一句:

    > “本会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卫自治权利之权力,包括但不限于组建国民军、实施紧急状态、断绝与中央财政往来。”

    随即盖上红色钢印,宣布:“即日起,江南自治联合会正式成立。第一道命令:启动‘全民动员令’??所有商会出资三分之一资产支持抗战,所有工厂转为军需生产,所有学校开设战地医护课程。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人民,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命令下达,全境沸腾。

    苏州织造局一夜之间改造成弹药包装厂,女工们亲手缝制火药袋;杭州西湖书院学生集体报名担任通信兵;上海浦东新建的炼钢厂昼夜熔铸炮管,火焰映红天际。

    而在台湾,安平舰队五艘福船2型全部升火待命,搭载五百名精锐登陆部队,随时准备跨海驰援。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座百尺广播塔终于完工。深夜,技术人员按下开关,电磁波首次穿透大气层,沿着预设频率传出一段音频信号??是苏宁亲自录制的讲话:

    > “致全体同胞:

    > 我们不是叛乱者,我们是觉醒者。

    > 我们不要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

    > 从今天起,每一个纳税的人,都应享有发言权;每一寸耕种的土地,都不应被掠夺。

    > 江南属于人民,中国属于未来!”

    信号虽弱,仅覆盖东海沿岸,但已有渔民、商旅、驻军通过自制接收器听到这道声音。有人流泪,有人跪拜,更多人默默记下了那段话。

    数日后,戚家军推进至泉州,遭遇顽强抵抗。由振武营改编的“江南国民军第一师”依托山地工事,使用改良版雷管地雷与曲射迫击炮,重创敌军。更令戚军震惊的是,对手竟拥有统一制服、野战医院、无线电指挥系统,作战效率远超明军。

    战报传回京城,满朝震动。

    内阁首辅高拱虽已退隐,闻讯仍拍案而起:“此非官兵,乃新式军队!再不制止,国将不国!”

    可就在朝廷争论之际,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日本方面传来密报:德川家康发动政变,软禁丰臣氏幼主,宣布“大政奉还”,并公开宣称“愿与东宁政权结盟,共倡亚洲新政体”。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派人送来一份拟好的《日宁友好通商条约》,其中赫然写着“相互承认主权独立”八字!

    与此同时,吕宋方面传来捷报:西班牙副督果然倒戈,将马尼拉一处军港移交中方使用。首批五十门仿制克虏伯炮已秘密运抵,配合新建的海岸炮台,足以封锁整个南海咽喉。

    而最神秘的一条线??来自工业空间的提示再次浮现。

    某夜,苏宁独自进入地下实验室,启动投影装置。一道蓝光闪过,空中浮现文字:

    > 【影视编辑器?任务更新】

    > 当前剧情进度:78%

    > 新增可选世界:

    > - 美国独立战争(1776)

    > - 明治维新前夕日本(1867)

    > - 苏联解体前夜(1990)

    > 解锁条件:成功抵御第一次中央围剿,并实现三个以上海外据点实际控制。

    > 奖励:跨时空技术传输权限(限三项)

    苏宁盯着屏幕,嘴角微扬。

    “原来如此……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在无数可能的历史中寻找出路。”

    他伸手触碰光影,选择确认:

    > “申请预载‘互联网雏形架构’‘民主选举监督系统’‘卫星遥感测绘技术’,等待最终激活。”

    系统回应:【准备中……预计完成时间:90日】

    窗外,晨曦初露。

    长江两岸,工厂烟囱林立,蒸汽火车鸣笛穿行;海面上,挂着蓝白星旗的商船络绎不绝;城市街头,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手持报纸,大声宣讲“民权十条”。

    而在地图之上,红点已连成网络:台北、马尼拉、长崎、澳门、琉球、越南岘港……一条环绕西太平洋的弧形联盟正在成型。

    苏宁站在窗前,轻声自语:

    “火种已燃,风正好扬帆。”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还未到来。朝廷不会善罢甘休,列强虎视眈眈,内部也可能出现背叛者。但他不再孤独。

    因为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终于有一群人相信??未来,不该由皇帝书写,而应由人民投票决定。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按下那个改变历史进程的按钮。

    齿轮转动,不可逆转。

    风暴将至,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