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郡,诸葛家府邸。
    “徐州王糜竺直从京城返回,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徐州已经发生了巨变。”
    “他所治理的地界宛如新生。”
    诸葛珪对着诸葛瑾与诸葛亮两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徐州王这次对青州用兵,大败百万黄巾贼、泰山贼。”
    “光是迁移到徐州琅琊郡就有几十万之多。”
    “咳咳咳……如果我还是年轻,身体还强壮的话,绝对会自荐去治理这些百姓。”
    “那绝对是流芳千古的事!”
    “只可惜了……咳咳。”
    诸葛珪脸上带着遗憾。
    这样的大事,他都无法参与到其中。
    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后代的身上了。
    “父亲莫要担心!”
    “徐州东海郡新建了不少的太医院,您去那里疗伤,一定会好起来的。”
    诸葛瑾连忙安慰道。
    “现在情况已经明朗,此时去徐州东海最为合适了。”
    诸葛珪的病情也无法再拖延。
    于是,
    诸葛家族一家子决定动身出发。
    他们用牛车带着各种的行李,朝徐州东海郡而来。
    诸葛瑾开始的手,还害怕的路上颠簸。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小路已经被修葺一新,变成了一条大路。
    大路都是用水泥修建而成,宽阔而平整。
    即便是三辆马车并排而行,一样都不拥挤。
    而且道路两边还有排水渠。
    旁边也有新栽的树木作为遮荫。
    一家子驾驶着牛车,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道路两边绿树成荫,使人心旷神怡!
    远处还有大量农夫在田地中忙碌,将已经成熟的麦子收割。
    一派丰收的景象。
    “看到此情此景,就连搬家的忧愁都少了很多。”
    诸葛珪摸着胡子,脸上带着笑意。
    “是啊!”
    已经十五岁的诸葛瑾性格沉稳,对于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了。
    “这徐州王真是不凡,对于地方的治理已经是深入到了基层底部。”
    “这是其他的所有州牧都无法做到的。”
    他一边说着。
    一边指了指远处排着纵队,含着口号“一二、一二”快速跑步前进的士卒。
    他们的精神饱满,气势昂扬。
    昂首阔步跑步过来的时候,谁都能够感受到这支强军的气势!
    更令诸葛家族惊讶的是……
    他们主动绕开了诸葛家族的车队。
    并没有发生将他们赶到路边的情况。
    这令诸葛氏对他们的好感大增。
    这些士卒后面跟着大量的马车。
    车上装载着收获完成的土豆、玉米、小米等农作物。
    摞得高高的。
    看来是完成收割任务返回了。
    “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还只是二线的农垦兵!”
    “不知道一线的战斗部队,是多么的凶悍!”
    诸葛珪担任多泰山郡丞,乃是治理一方的能臣。
    当然知道训练这样精锐的难度!
    所耗费的钱粮与精力,绝对是海量的!
    诸葛亮虽然只有七岁。
    卧龙智慧早已经展露
    他笑眯眯地走上前去,对着田中收割谷子的农夫问道。
    “老丈人好,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正带着几个儿子在忙碌呢。
    听到他奶声奶气的问话,转过头来笑着说道:“今年的收成还不错。”
    “一亩地有个十二石。”
    汉代一石为六十斤。
    也就是七百二十斤的产量。
    “竟然如此之多??”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诸葛家族在琅琊耕读,并不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纨绔家族。
    普通田地一亩有两百斤已经难得的丰收了。
    这七百多斤,给诸葛亮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哦,那是因为有化肥的存在。”
    “谷子生长的情况非常好,产量直接提高了几倍!”
    “堪称神术啊!”
    老农提起这个,就竖起了大拇指。
    “据说化肥这神物乃是徐州王所发明的。”
    “直接造福了我们徐州百姓啊!”
    “我只想徐州王长命百岁。”
    “好让我们年年丰收!”
    “是啊是啊!”他的几个儿子也是点头表示认同。
    从他们朴素的观念来看,徐州王都能立牌位进生祠了。
    “多谢老丈解答!”
    诸葛亮朝着老农拱了拱手。
    他返回来将这些信息与诸葛珪、诸葛瑾一说。
    众人都大为震动!
    同时,对于徐州东海之行更加有信心了。
    一路上都十分的顺利。
    他们进入徐州地界,最大的感触是这里讲究秩序!
    无论是进城还是在路上。
    徐州人都习惯靠右面行走!
    东海郡十分热闹与繁华,有卖瓷器的、卖镜子的、卖东海珍珠的、卖海鲜河珍的……
    “新采摘的徐州茶叶,提神醒脑,快来看看吧。”
    “东海香皂,用过之后绝对香喷喷,无效免费退货!”
    叫卖声不绝于耳,行人如织,摩肩接踵。
    但是能够做到整整有条!
    杂而不乱!
    比起大汉的洛阳都城,都丝毫不落下风!
    而且新建造的房屋,都是呈现笔直的排列。
    横竖整齐,呈一条支线。
    就连道路两旁的胡床(靠背椅子),都是对称的。
    那些树木更加不用说了。
    有专门的人士修建,整整齐齐的。
    诸葛亮抬头望去,人流如织,互不干扰。
    房屋林立,庭院整洁,都带着一种秩序的美感!
    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这是什么??”
    诸葛瑾发出了一声疑问。
    众人的目光转了过去。
    原来是在城外,有一块巨大的石碑耸立在城门口。
    石碑呈现四四方方的造型。
    通体黑色,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