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山西首富以及天下富豪排行榜榜
    第四十一章山西首富以及天下富豪排行榜榜上有名者

    这个话说得是铿锵有力。

    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林德贵也没有想到,陈寒居然搞得这么大阵仗。

    更没有想到,陈寒军人敢于用自己的人头来担保。

    陈寒若是没有弄到那一百万贯钱,一定会被陈朱元璋给碎尸万段。

    他简直就是在用命担保,买卖人,一定可以创造这么多的价值。

    这些个买卖人怎能不感动?

    大家伙的心,都是肉长的呀,不是铁石心肠啊。

    他们看得出来,谁真的是想要为了买卖人说话。

    谁是真正信任买卖人。

    所以在这一刻,这些个买卖人,再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再也没有觉得陈寒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长久以来商户,不仅仅是受到政策上的歧视对待。

    甚至连民间风评对他们都非常的不好,他们赚到了这么多钱财,又能怎么样呢?

    自己饱受歧视,自己的家人也饱受歧视。

    自己一旦犯了点什么,小小的罪过,惩罚力度更大。

    他们甚至想起了郭桓案,皇帝陛下利用这么一个案子,直接是对买卖人进行抄家,根本就不管你有罪没罪,反正看你有钱就直接抢。

    那样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胆战心惊。

    以至于现在,一有可以于朝廷建立联系的机会,他们立刻就想抓住。

    他们实在是太想获得朝廷的一个认可了。

    他们实在不想过那种战战兢兢的日子了。

    他们有多少人,是想不做买卖的。

    可是皇帝陛下的户籍制度,直接将他们扣死。

    他们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子子孙孙所有人,都必须得要做买卖,要不然就活不下去。

    而现在这一次陈寒却用实际行动告知了他们,如今我跟你们一起承担这些个风险。

    陈寒看到他们跪在地上,那虔诚的模样,甚至林德贵他们为代表的几个大买卖的人,更是眼眶里边闪烁着泪花的那一刻才明白。

    只有买卖人才知道,这一刻,对于这些受尽了委屈,受尽了压迫的买卖人而言,有多么的重要。

    陈寒敢于在京城故意拖慢速度,故意的让所有人都明白,我是去会见这些个买卖人,我是觉得这些个买卖了还不错。

    我愿意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为朝廷做事,让他们可以获得尊重。

    这岂能让这些买卖人不感动啊。

    当这些事情传到了买卖人的耳朵里边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坐在了会馆当中之时,都是心惊肉跳的。

    不管是御史出现,还是周边那么多的文官,那么多的读书人的议论,他们都已经听到了。

    他们甚至觉得陈寒可能会因为这么多的压力,可能就不会来了。

    走得这么慢就是因为在思考,可能随时都有打道回府的可能性。

    但是没有想到,并没有。

    站在二楼上边的林幼薇看着此时的陈寒,眼睛里边不仅仅是倾慕那么简单,而是爱慕。

    不是一个有勇有为,同时敢作敢当的铁骨铮铮的汉子。

    而且还是一个如此年轻英俊的人才,是个女孩都会喜欢。

    更不要说陈寒的豪情壮志以及他的抱负通天。

    还有他现在做的这些事,以一人之力,将一个明明已经所有人都答应的皇太孙的位置,从皇长孙朱允炆手上抢夺回来。

    硬生生将谁都不看好的皇次孙朱允熥给推上去。

    还将蓝玉等淮西勋贵全部的拯救。

    这样人谁能不喜欢?

    林幼薇这样高傲美丽,并且有才情的人,她家世代经商,家底丰厚,虽然不能明目张胆地读书,但是家里边请的教书先生一大堆。

    她从小也是经史子集开始的,各种传奇故事看过来的,不仅是识文断字,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哪样都行。

    她看多了历史那些英雄人物,然后再对照一下才发现,陈寒要比那些个草莽英雄,那些战场厮杀的英雄,做得更加高贵。

    因为陈寒做的,那是以一人之力扛住天下所有人的口诛笔伐。

    这一刻的林幼薇,现在只有一个愿望。

    这一辈子若不能够跟随在陈寒的身边,宁愿去死。

    陈寒看着这些买卖人,郑重地说道:“诸位起来吧。”

    所有人都站起来,然后以林德贵为中心,让开了一条道。

    林德贵更是洪声说道,“大人,您请!”

    这一刻所有的买卖人都臣服于陈寒。

    陈寒大踏步地从几百号商人中间走进去。

    来到了商会大厅,陈寒坐在主位上去,接着林德贵等人分宾主落座。

    林德贵先自我介绍:“大人,在募捐仪式上,您给了我足够的自尊,这一点,我林德贵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忘了跟您说了,小人乃是晋商商会会长如今的兴隆号,便是小人的产业。”

    陈寒听了之后略有一些吃惊,虽然他来到大明不久,但是在这十几天赈灾的工作当中,他听说过这个兴隆号。

    一来是因为这个兴隆号不仅仅是在山西,即使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号。

    主要做的就是粮食买卖、运输业,还有丝绸,茶叶,瓷器全部都参与。

    据说这个兴隆号从宋朝开始就做买卖,一直到现在,几百年下来,即使在郭桓案的时候,也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抄家令,而败落。

    甚至因为郭桓案主动地捐出了二十万贯钱财,获得了朝廷的嘉奖。

    由此可见,这个兴隆号的实力有多强。

    没有想到他兴隆号如今的大掌柜林德贵,就在自己的面前。

    如今兴隆号的总部就在京城,当然这也不是因为他们想要离开山西老家,而是朱元璋当初把全国的富户大部分都往京城搬迁。

    这当然是繁荣精神,同时更是就近征收税收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