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章 大事件!得罪天下所有官员!
    第二百章大事件!得罪天下所有官员!

    茹太素的为人大家伙也都听说过。

    那绝对是朝廷当中最正直的一个。

    所以长久以来户部就是户部侍郎,说了比较算。

    是因为他这个人不是那么的清正廉明,他比较圆滑,大家都愿意跟着他。

    反倒是有时候会把茹太素给架空。

    但即便如此,茹太素依旧没有多少生气,反而是老而弥坚,遇到大事还必须得由他来当家做主。

    这样的一位官场老油子,又是如此的清正廉明。

    是绝不会允许自己与户部侍郎他们这些人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但是今天一听说要增加商业税之时,他居然脸上也显出了这种高兴之色。

    这让户部侍郎感觉到有一丝丝的不妥,让他也觉得有点危险。

    所以当他来到这里之后,马上是说了这么一件事情。

    工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等人一听这话,也是觉得其中势必是有什么事情。

    “没听说过,朝廷还有其他大动作。

    难道是茹太素那老东西单独找了陈寒?

    想要搞什么大动作不成?”

    户部侍郎一想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对了对了,前段时间咱们不是被陛下带到陈寒的工厂园区那边去开朝会吗?

    朝会结束之后,我没看到茹太素跟过来,就偷偷回去。

    然后看到茹太素那老东西和陈寒走在一块。

    两个人似乎在商量什么事,难道就是今日这事?”

    吕本一听这话也皱起眉头。

    从陈寒的种种布局来看,这家伙为了今天将商业税提高和人丁税降低这件事,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头几个月他就和买卖能达成过一个协议,那时候是为了赈灾,让沿途的官府对持有赈灾参与的商人给予免检查的手续。

    所以让那些买卖人能够以非常快速的运动方式,把不少赈灾的粮食和砂石木料快速地运到京城。

    也正是因为那件事情,沿途不少的官府以及京城不少的买卖人都看到。

    原来没有了官府刁难,没有了沿途的吃拿卡要,这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所以那时候,就隐隐有很多的买卖人在讨论这件事情。

    即使是在江浙一带的沿海,大家伙也都在议论。

    说是如果整个朝廷都能够让官府减少刁难的话,那么大家伙做买卖就容易得多。

    当初他们听完这个都觉得这是不太可能。

    毕竟买卖人的地位是那么的低下。

    沿途的官府吃拿卡要,刁难买卖人,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也不仅是大明这一朝有这种事。

    两宋之时商业繁荣之时,那时候吃拿卡要的现象更加明显。

    到元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定例。

    元朝地方官府那时候没有多少的经费,甚至连元朝朝廷都不太管周边的官府。

    元朝朝廷的原则就是,你只要给我输送赋税,那么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所以元朝的各地方官府简直是各自为政,对沿途的买卖人更是盘剥。

    这种现象流传到现在,也是如此。

    虽然明文规定不允许这么做,约束了不少官府的行为。

    但是吃拿卡要这种老传统,已经根深蒂固。

    甚至成为了沿途官府的一种灰色收入。

    如果全天下都取消了的话。

    首先站出来就是沿途的官府,甚至漕运衙门的更是会咬牙切齿。

    毕竟通过大运河走运输商船不知多少,每年不知能多卡要多少银子。

    甚至比他们的俸禄还要高。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项计划如果实行下去,必定会得罪天下所有的地方官府。

    所以当初吕本他们就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而地方官府和漕运衙门那边也是明白,这也是权宜之计,绝不会长久,他们才愿意放行。

    他们才愿意给那些商船让路。

    要不然的话,想要运送粮食到京城,一个月的路途,起码得有两个月才能到。

    而且一船粮食起运,可能只有半船粮食到目的地。

    沿途的消耗,以及孝敬那是不会少的。

    吕本他们当初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觉得不可能。

    但是如果陈寒现在真的实行了这一条政策的话。

    提高如此多的商业税,那么肯定是要补偿一下买卖人的。

    要不然的话买卖人必定会发疯,一定不会执行。

    而补偿什么最实际?

    减少沿途官府的灰色收入卡要啊。

    吕本直接是说道,“诸公还记得,四个月前,陈寒这贼子曾经令全天下官府、漕运码头以及各关卡,减免对运送粮食进京的运粮队伍的卡要?”

    户部侍郎一点头,“那自然,那段时间通政司收到了不少官府的弹劾奏章。

    都说陈寒这一举破坏了当地官府的威严。

    通政司将这一批奏章全部打包送到陛下那边还被骂了一顿。

    通政使那家伙还在我面前诉苦,说他也没有办法积压太多。

    他大致地看了看,全都是在诉苦。

    说是陈寒这一举使当地官府失去威信,使当地失去了一大财源支柱。

    其实无非就是如此多的粮船和运粮队伍,从他们的地面上过,却又不能够从中拿一点好处。

    使当地官府咬牙切齿看着,眼红至极,又不敢越红线。

    而当前的局面,赈灾完成了,官府对当地的买卖人那是加倍的征收之前流走的那一点灰色收入。

    基于这样的情况,那陈寒所执行的那项政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肯定就是当地的官府。

    第一个不同意的,也肯定是当地的官府。”

    吕本他们听完了之后笑道:“所以陈寒这家伙现在做的事情,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今这么实行下去,的确能得到买卖人的拥护。

    但是天下官府以及地方上的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