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齐风并不知自己一下就猜中了真相,他立即派亲信率人去段府查看。
    段府的位置离东湖很近,周边住的都是富商显贵,段府附近房子尤其少。隔着几十米的后楼一直借给联大做办公楼,前边被炸毁的主楼没做处理,房子周围已经长满一人高的野草。
    士兵割除野草,还惊动了几窝野兔。
    刀齐风下的是掘地三尺的命令,士兵们工具带的齐全,很快挖通了炸塌的地下室,果然发现了一箱箱的银元宝,亲信疑惑,当初可是他亲自带人搜查的,地下室明明是空的,怎么有这么多的箱子呢?疑惑归疑惑,他还是飞速赶去报告,刀齐风一听,蹭地站起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挖!给我彻底地挖!”
    段府附近被严密封锁,联大的教授们第二天都没能去上班。
    刀齐风喜气洋洋,他命令将段府主楼全部拆除,一砖一瓦地检查。结果是,不仅在地下室找到银子,还在书房位置找到秘密通道,找到了金元宝,看那箱子和金子,应该是年代久远了。
    七天后,封锁解除。刀齐风再次和苏德两方接触,购买了大量武器,当然,不舍得出口矿产,自然要出高价了。
    刀齐风用最精良的武器足足武装了三个师,重庆安静了,整个云省都踏实了。
    ******
    战争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但是倭国依旧负隅顽抗,发出“一亿国民齐上阵,全民玉碎,本土决战”的口号,为挽救即将战败的局面,他们还组织了特别攻击队神风敢死队,利用武士道精神,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对米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和固定集群目标实施自杀式袭击。
    说起神风二字,有些好笑。
    当年元朝两次东征倭国,都因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导致元朝舰队损失,使得东征告吹,倭国也因此逃脱了被元朝灭国的命运。自此,倭国人便认为是神武天皇鬼魂掀起的神风击退了元军,当年倭俄战争时也用过这种自杀式袭击,还颇有成效。
    神风敢死队悍不畏死,一架架飞机在飞行员座椅前装满弹药,撞击目标发生爆炸,屡屡得手,直接给米军造成了巨大的的精神压力和物质损失。
    为尽快结束战争,广岛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基地,“小男孩”在广岛上空爆炸,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都像原子分离一样分崩离析,十万人瞬间消失,稍远些的留下了残骸,更远些的人还活着,但双目被烧成窟窿,身体遭受核弹摧残,未来将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
    米国此时还不知道小男孩的威力是如此强大,倭国也很要面子的对外称是遭到燃烧弹袭击,仍然不肯投降。
    米国不客气地又在长崎投下了“胖子”。
    六天后,倭国投降了。
    华夏大地沸腾了。
    春城的空袭解除警报,响彻长空,足足十分钟,无论是学校、工厂、商店、住宅、教堂,凡是有汽笛、钟鼓设备的,都同时鸣放十分钟,南平大剧院循环播放电影,免费给市民观看,晚上,市民学生都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到处都有人在燃放爆竹烟花,彻夜庆祝。
    林自在和邱鹿鸣也换上最漂亮的衣服,跟在学生中欢呼跳舞,她还从来没这么放松过,混在一群学生中间,人家喊她也喊,人家跳她也跳,一直玩到天亮才回去。
    回到宿舍,邱鹿鸣依然兴奋的不想睡觉,“静怡,你说以后是不是日子就彻底太平了?”
    “未必。”
    “啊?怎么呢?”邱鹿鸣坐到林自在床边。
    “外敌不止一个,内战一触即发。”林自在躺在床上,吐出一口气。
    “都在自己国家过日子不好么,辽国、金国、倭国、米国...为什么一个个都来欺负我们,我们那么富有,为什么打不过他们......”邱鹿鸣不知想起了什么,眼泪流下来,蹲在床边,把头抵在林自在的胳膊上。
    “为什么呢,一个人穷困了被人欺负,富贵了又被人觊觎,一个国家也一样,说到底就是要强大,就好比一只猫有一大锅肉,什么狐狸狼啊都敢来抢一口,甚至都想连锅端走,如果是一头老虎有一锅肉,那些狐狸狼的,就不敢轻易来抢了。”
    “一只猫拥有一锅肉,就是稚子持金过市,怀璧其罪,还不如没肉呢!”
    “对,拥有财富却没能力保护,是最悲哀的事情。”
    “多么矛盾,没有财富又如何变得强大呢。”
    “嗯,历史的车轮总有它的轨迹,我们只管找准方向,砥砺前行吧!”邱鹿鸣拍拍床铺,示意林自在上来,两人并排躺着,低低说着话,而东方的太阳,已经冉冉升起。
    ***
    驱除外敌,联大首要大事就是迁回平津地区。
    林自在作为教学工作不那么重,也不那么重要的年轻教师,首先被派回北平,执行回迁筹备工作。
    来春城的时候一个大箱子,回去依然是那一个箱子(啧啧,天知道回去到底多了多少东西!),林自在在出发前一天,分别去和金先生沈先生道别,最后去的陈先生家中。
    陈先生的视力保持得一直不错,这两年,林自在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给陈先生把脉,有时也会针灸几次,配一些强肾健脾的药吃。陈夫人再不说不信中医的话,但她性格倔强,也绝对不提中医一个好字,林自在自然不会跟师母计较,只是悄悄教给小琉一些调理的方法。
    “先生,我不在春城,您要注意,别用眼过度。”
    陈先生不接她的话,而是说:“是我推荐你回北平的。”
    见林自在有些不解,他继续说:“这几年春城发生的事情,对你有些影响,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你也25岁了,你师母说,女子尤其不要太晚成婚生子,你要记住了。北平青年才俊无数,有合适的,你就别太挑剔了。”
    林自在没想到陈先生居然关心起她的终身大事,笑着点点头,说:“是,先生。”
    陈先生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书架,又看了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