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3章 开始布局南洋(下)
    “奉承运皇帝诏曰:香港市舶司发展迅猛,土地暂且不足,着令河田以南之地,全部划入香港市舶司使用。

    以赐簇河川深圳河。

    河北地增设深圳州,为新地开发,本地人全部划入深圳市民。

    探索新式发展方案。相关发展手段后续发文,并且进入深圳州之人,只准是广东省内非城市户,以及乡镇户庶出丁余。

    香港市舶司不准落户,但深圳州允许落户。

    同时,允许海外藩国之民,在深圳上缴社保二十年后,以市民身份落户于此。

    钦此。”

    王琼接过了圣旨,又看了一下相关的方案,一时间脑袋有点大:“张太监,这……陛下这……”

    “深圳州乃是试验之地,是为了大明未来转型而做准备之用的。

    所以本地的律法探索,可以直接对接陛下,由陛下来了解和根据实际来处置。

    香港毕竟只是金融港,现在香港港币印得太多了,通货膨胀已经高企,所以深圳这边就是一座用来承接香港富商资金的后勤基地。主攻为房地产,其次是加工厂。”

    张永照本宣科的念着朱厚照的交代,虽然他也不清楚这玩意儿是什么意思:“所以深圳的营建方式为最为特殊的楼房建设。城内除了现在落户的老深圳人外,剩下的除了土地仍然归属于深圳州州衙门之外,但土地让出去之后的百年产权房子,是允许交易的。

    和周围的省不一样。

    同时,这深圳州的房子、店铺,允许港币在深圳内部流通,但仅限于买房子。”

    王琼翻了翻,皱眉:“陛下是担心港币泛滥,没有地方蓄积,进而影响未来各地对香港市舶司的金融港位置的损害,所以用增设一座深圳州的方式,将这些港币用房地产沉积在深圳内进而保证港币的标价?

    那么深圳州户籍的百姓,能否自由进出广东和其他大明的州府?”

    “这个嘛……就得王大人自己跟陛下奏文了。”张永干笑一声。

    不愧是搞户部的,一眼就看出来陛下想要干啥了。

    王琼顿了一下后:“问题不大,不过陛下也太瞧海外的承接能力了。港币不仅仅是香港市舶司在用,安南、广南、吕宋、文莱、苏鲁、乃至泰西人,都在用港币。

    或许,陛下设计深圳州户籍的目的,应该是要让那些崖山遗民们,能从一个地方快速跳回来。

    嗯……回去奏文与陛下知,持深圳州户籍的第三代,允许自由落籍两广以及西南,这样一来,还能进一步补充西南的人口需求。

    三代祖业令必须延续。

    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琼快速想了个通透。

    港币一开始是锚定金券采用固定汇率,现在朱厚照因为国内的生产速度问题,造币已经被卡住了。

    所以,香港货币允许增发一堆汇票,让徐阶自己去折腾。

    但快速飙升的香港物价,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金融海啸,金券虽然回到了本位,但香港的货币不弄一个蓄水池,就有可能影响后续的金券在广东的价值。

    要知道,港币一跌,就会有人跑来做多金券,双方比价已经拉开了,南洋各个势力,想尽一切办法去收罗大明的金券。

    只为了保值。

    金券虽然有了新的蓄水池,但发展的速度之快,着实让朱厚照意外。

    本来他以为这个时代的商人们嗅觉,多少会有点慢,毕竟金融这一块的发展,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并没有太超前。

    但朱厚照低估了人性,对于利润的嗅觉,商人们是很牛的。

    现在港币贬值,金券保值,那么他们就做空港币,做多金券。

    金券开始通过非法渠道,流出大明,若是阿美时代,那绝对是好事。

    因为可以消除通胀,何乐而不为?

    但问题是,大明自己内部的通缩还没搞定呢!

    大量的基建项目还未投下去,现在就开始更快速度的通缩,只会影响市场的信心。

    所以,朱厚照只能选择再稳一手,把港币的贬值速度兜住,深圳州的楼市,就是用来兜底港币贬值速度的。

    这样有了楼兜底,以及楼背后的户籍吸引,顺道还能进一步收割,海外的“优质资本家”,三代之后,这批人要么活下来要么沦落成为普通人,反正深圳州是特殊的生活区域,虽然有钱,但地都是归广东省和深圳州内部分赃的。

    这还能给广东送来大量的基建资金。

    因为深圳州特许造二十层以上的高楼。

    基本能确定,这玩意儿就是专门用来收割东南亚地区富商们的多余资金。

    一个深圳吃下的钱,用基建的方式传导到广东省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是吃港币的。

    这样一来,港币不管涨价多少,都能通过深圳的楼,对等变成可增发金券的资产。

    这就是为什么朱厚照要搞这么多货币的原因。

    你如果用自己的本币增发,会造成通胀,甚至影响造币厂的效率。

    而像现在,香港的货币直接拉金银来大明,大明再根据金银对等增发,不管香港的货币滥发到什么程度,大明永远有自己的发币速度跟抵押品,币值是可以做到稳如泰山而不崩盘的。

    只不过自然经济还在,大明只是一只脚抬出了泥地,这就导致了大明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商品不足、货币供应不足、百姓储蓄太多。

    最后变成了消费力不足,所以造成了储蓄型通缩。

    框架是稳的,钱是有的,但大家都存着就是不花,真正兜底金券的大头——农村,老百姓们可没几个存在银行,而是自己藏着。

    这也是实体货币时代的惯性,哪怕铜子、银子都开始大规模贬值了,朱厚照每让行脚商下去宣传银子、铜子越来越不值钱了,但很多老百姓都置若罔闻。

    他们还是攥着这些实体货币和金券,不肯存银行,或者还是不敢信银行这种“官方”组织,愿意给百姓钱。

    所以,朱厚照最后放弃了。

    也亏得是多弄了几种货币在外边,不然大明的金券有可能会被四面八方的贸易市场瓜分,最后通缩致死。

    就跟明末一样,明明吸纳了全世界那么多银子,最后钱死活没樱

    钱去哪里了?

    都流向了不需要钱的人了!

    现在的大明也是如此。

    金券去哪里呢?都去了不需要金券的农民手中了!

    他们拿着不花,生活在乡镇,自给自足,花钱的地方真的很少!

    而真正需要钱的城盛企业,反而卡住。

    这要是再把金融市场放开,不加以管制,金券外流一旦形成,在造币产能还没跟上的时代,大明户部估计得穷得当裤子了。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市舶司货币彻底失去信任,朱厚照得兜住一部分。

    深圳州楼市可以预见的爆发,不过这里的房子贵了,也能进一步提振港币的升值。

    徐阶这边发的货币估计也到了一个临界点,那么可以趁着现在港币价值低,用金券尽可能多的搂港币,坐等港币升值,然后卖出去赚利差。

    王琼想到这里,沉吟了一会儿。

    哦,原来陛下是打这个主意啊!

    用看不见的手,将整个港币体系维持住,顺道收割那些南洋有钱人投入深圳州,绑架他们。

    尤其是……南洋各地的庄园主们。

    王琼眼前微微一亮,他贯通了!

    若是他明年有机会成为第三届内阁,那么深圳州就是用来吸引南洋庄园主们的契机。

    房和地以及家人迁徙到了深圳,那么南洋的庄园该怎么处理?

    卖给大明!大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