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峰接过数据,扫视起来。
    关山:身高168厘米,体重123斤,年龄28岁,体貌特征...
    陈力久:身高173厘米,体重133斤,年龄35岁,体貌特征...
    他摇头道:“支队长,这两人不是嫌疑人!”
    赵东蹙眉问:“你确定?”
    关峰肯定得点点头,道:“这两人无论身高还是体重,都和嫌疑人不符和,同时年龄也不匹配。”
    “从足迹鉴定的结果来看,嫌疑人应该是一名身高在175厘米、体重140斤上下,年龄40岁左右,同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驼背,走路呈现出明显外八字痕迹的中年人。”
    赵东有些惊讶问:“这个数据有把握吗?”
    关峰笃定道:“有把握。”
    赵东表情就更加严肃。
    片刻后。
    他喊来王彬。
    王彬得知这个结果,同样讶异地看向关峰问:“这几乎可以和我们的调查结果背道而驰了!关组长,你有把握吗?”
    关峰点点头。
    王彬就道:“那行!就先按这个方向摸排。”
    他通知钢铁厂人事和车间部主任。
    两戎达。
    他将相关情况告知。
    几位负责人都面面相觑。
    人事部张主任摇头道:“40岁?驼背?我不记得有这样的人,老杨,你们生产车间的人你熟悉点,有这样的人吗?”
    车间杨主任想了想,摇头道:“要30岁左右的还真有个,40岁?没有啊,会不会是搞错了?”
    几人眉头都一蹙。
    王彬等人更下意识看向关峰,怀疑对方是不是鉴定错了。
    赵东同样有些没底,征询得看向关峰。
    关峰却肯定道:“两位主任,你们再好好想想,人不一定就是车间的,也可能是保安这些临聘人员,或者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现在脱离岗位了?”
    两位主任都在蹙眉思索。
    后排。
    坐在杨主任旁边的车间副主任张栋强似乎想起什么,提醒道:“老杨,老李不就是吗?”
    杨主任闻言一拍脑门道:“怎么忘了他?对对对!老李和你得差不多。”
    几人表情都一肃。
    关峰更是问:“老李是什么情况?”
    杨主任简单介绍道:“老李吧情况特殊!他是我们厂的老人,又是市里劳模,当初生产线改造,他带头攻坚克难。”
    “可他家里情况特殊,有个老母亲病重,需要床前照顾,父亲也在前两年去世,厂里特事特办,给他基本工资,让他在家里照顾母亲。”
    顿了顿,杨主任回忆道:“应该是有两三个月没来上班了。”
    赵东闻言当即道:“王彬,调取门口监控,看看这个老李昨有没有进出过钢铁厂大门!”
    “收到!”
    王彬当即带人出发。
    十分钟后。
    赵东接到电话,门岗监控中出现李忠国的身影。
    他表情一肃,看向杨主任问:“杨主任,请你调查下,昨李忠国上班没?”
    杨主任意识到事态严峻,点头道:“我问问情况!”
    拨通电话,调取打卡记录。
    “刚问了班组长,昨晚李忠国没有来上班。”
    众人表情再肃起来,更纷纷看向关峰。
    没上班!
    却出现在监控郑
    意味着李忠国作案嫌疑进一步增大。
    更代表关峰足迹鉴定的排查方向很可能是正确的。
    联想到对方只靠一双足迹就彻底否决他们的侦查方向,更将嫌疑人身份判定得丝毫不差。
    这种实力...
    即便他们也自叹弗如。
    这真是一位分局的普通组长?
    这一刻。
    即便重案队几位成员再眼高于顶也不得不佩服。
    赵东道:“张主任,这位李忠国的资料给我们,我们需要进一步排查。”
    人事部张主任自然配合。
    赵东确定地址就准备前往村里抓捕。
    关峰见状道:“支队,那我就不用去了吧?”
    不是他谦虚。
    既然人员已经发现。
    那这个头功怎么都跑不掉。
    没必要再把剩下的功劳也揽在手。
    第一次在市局亮相,能力是第一印象,知进退识大体,同样会在领导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关峰又不是刚参加工作的雏儿,自然懂这些。
    何况他也不是市局的编制。
    赵东却摆手道:“暂时还不能走,虽然现在看对方嫌疑很大,可万一体态特征不匹配呢?还得请你再做最后确定!别考虑太多,先破案!”
    关峰听着这大有深意的话,点点头道:“那行!都听支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