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府,霍光灵堂。
    此刻灵堂之中,霍氏子弟披麻戴孝,哭声一片。
    外面传来声音。
    “太后、陛下驾到!”
    霍氏众人下意识地站起身来。
    镜头中,刘病已和上官太皇太后两人走了进来。
    以霍禹为首,霍氏众人赶忙拜见两人。
    刘病已扶起霍禹,叹息连连。
    “大司马乃是朕的恩人和导师,如今失去了大司马,大汉失去了国之栋梁,将来该如何是好啊!”
    说话间,刘病已也不觉红了眼眶,看起来极为悲伤。
    随后,刘病已和上官太皇太后分别给霍光灵位上香。
    上香完毕后,刘病已拉着霍禹的手,正色道:
    “霍卿,从今往后,朕和大汉需要你的辅佐。”
    “你需要好好振作起来,不要有辱你父亲的威名。”
    霍禹连忙点头应是,对刘病已谢恩不已。
    霍光在世时,霍家任何一个人看待刘病已的眼神中多多少少都带着几分轻蔑。
    他们内心之中很清楚,刘病已只不过是被霍光随意揉捏的一个傀儡皇帝罢了。
    但霍光去世后,没了主心骨的霍家众人此刻陷入迷茫之中,看到刘病已这番行为,不觉心中多了几分尊敬。
    刘病已转过头来,看向了一旁的霍夫人。
    有那么一瞬间,刘病已脸上的笑容似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森冷无比的杀机。
    但下一秒钟,悲伤的表情重新回到了刘病已的脸上。
    所有人都低着头,并没有谁注意到刘病已的表情。
    刘病已走到霍夫人的面前,温言安慰了一番。
    随后发布诏令。
    “霍光之于朕,乃萧何之于高祖皇帝也。”
    “当以帝王之礼下葬,陪葬于孝武皇帝茂陵。”
    刘病已命太中大夫任宣和四名侍御史持皇帝符节,负责护理丧事,为霍光守灵。
    随后,又命长安城之中所有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加入霍光的葬礼筹划之中。
    霍光盛大的葬礼很快举行。
    在这场葬礼上,刘病已特命以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黄屋送葬,调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将士列阵护送。
    并征调三河中正在服役的所有士卒、民夫青壮为霍光修建陪葬陵墓,还在霍光的墓地修建了一座祠堂、设置园邑,命三百户人家为霍光守灵,并设置了专门负责守灵的长史等官吏。
    随后,刘病已又和诸多大臣讨论霍光的谥号。
    最终,刘病已一锤定音。
    “就以‘宣成’作为谥号吧。”
    毫无疑问,这属于是美谥中的一种。
    【霍光盛大无比的葬礼和谥号,就连大汉开国时期的丞相萧何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也让霍氏众人开始放下心来。】
    霍家书房之中,霍禹和霍山、霍云等人进行商议。
    “陛下似乎依旧信重我们霍家,接下来只需要徐徐图之,将那些有所异动之人给镇压下去,我们霍家的权势和之前相比就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了。”
    “关键还是要提防张安世。”
    “叔祖死前既然和您说过必杀张安世,那等过几个月,我们便可以对他动手了。”
    “眼下的话,暂时先按照原先的局面继续维持吧。”
    几人商议了一番,表情都显得轻松不少。
    直到葬礼结束为止,霍家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被皇帝刘病已解除职务或者降职,这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霍光死后,朝堂中并未如许多人预想那般立刻爆发激烈的政治斗争,反而短暂地维持了几个月的平静。】
    【但,该来的还是会来。】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人。
    【御史大夫,魏相。】
    魏相年约四十来岁,面容方正古板,头顶并不像大部分汉朝官员一般戴着儒冠,而是一顶獬豸冠。
    但事实上,魏相原本研学的是《易经》,属于道家思想一派,和曾经在大汉中独领风骚数十年的黄老学派出自同宗。
    魏相是通过对策的方式,由汉昭帝刘弗陵亲自选拔为茂陵县令。
    茂陵作为汉武帝刘彻的陵墓,魏相在此地出任县令,足见刘弗陵对他的赏识。
    当时四大辅臣中的桑弘羊家里有一位门客,因自恃有大靠山,嫌弃茂陵县丞接待时过于怠慢,当场将县丞吊起来打了一通。
    作为县令的魏相得知此事后立刻将这名门客逮捕,并不顾桑弘羊的情面,按照律法将门客处死。
    要知道当时桑弘羊可是大汉的御史大夫,整个法律、监狱系统的最高领导。
    魏相竟然以法律处死桑弘羊的门客,自然让桑弘羊极为愤怒。
    但魏相做出的这件事情让他同时得到了汉昭帝刘弗陵和大司马霍光的欣赏,不但桑弘羊动不得他,反而朝廷很快将其提拔为河南郡太守。
    在河南郡任上,魏相大力打击当地豪强,同样又获得了刘弗陵的欣赏,并多次在霍光面前进行称赞,希望霍光能对魏相继续提拔使用,最好到朝廷中出任九卿。
    刘弗陵的称赞引起了霍光警惕,考虑到魏相的仕途就是被刘弗陵特赐出身,霍光转而对魏相进行打击。
    不久,借助前丞相田千秋家族子侄引发的武库事件,霍光将魏相交给廷尉治罪。
    然而魏相本身事实上并无任何罪行,仅仅是因为被霍光打击而下狱,故而廷尉在找不到真实证据的情况下也只能将其一直关押。
    直到刘弗陵死后,刘贺登基大赦天下,魏相才终于被释放。
    此时的魏相似乎已经“痛改前非”,开始极力交好霍家之中霍禹、霍云、霍山等人。
    于是在霍禹的推荐下,“重新做人”的魏相再度被任命为茂陵县令,很快又升迁为扬州刺史。
    到这里,也只不过仅仅是一个有才华的官员因为霍家权倾朝野而不得不成为霍家党羽的故事。
    但事实上,这个故事还有一条暗线。
    魏相的性格,让他在监狱中结交了一名好友。
    这个好友,就是刚刚将刘病已送到史家,重新返回廷尉系统之中任职的邴吉。
    邴吉因为不愿意依附霍家,故而在廷尉系统中被闲置,只能负责魏相这些查不出结果的无聊案子。
    负责任的邴吉在看完魏相的卷宗并和魏相亲自交谈后,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友。
    邴吉还多次向廷尉讲明实情,希望能释放魏相。
    两人在监狱之中的这番私交极为隐秘,就连廷尉也一无所知,只认为是邴吉这个家伙的驴脾气又发作了,全然不顾魏相是大司马霍光希望打击的对手。
    魏相出狱后,一直秘密和邴吉保持联络。
    等刘贺被废,刘病已登基成为皇帝时,邴吉在面见刘病已之时极力推荐魏相。
    刘病已见状,便以征召人才之名,将多名地方官员召入朝廷之中任职。
    而表面上已经是霍家党羽的扬州刺史魏相,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朝廷九卿的行列,出任掌管中央财政的大司农。
    由于魏相能力出色且极为清廉,很快他又被霍光提拔为御史大夫。
    在霍光看来,魏相这种先反对自己,然后再投入自己麾下的人,无疑是所有霍家政敌眼中的“叛徒”,是绝对不会得到霍家政敌所接纳的。
    故而在霍光死前对张安世等人的打压、清洗中,魏相屹立不动,顺利地活到了霍光死后。
    眼下大汉朝廷三公之中,丞相、大司马两个官职空缺,只有魏相这个御史大夫在任。
    故而从名义上来讲,魏相便是如今大汉的文武百官之首。
    这样的一个人,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左右整个大汉朝局的关键人物。
    御书房中,魏相见到了刘病已。
    刘病已的表情看起来相当愉快,对着魏相笑道:
    “魏卿,今日是有什么事情吗?”
    魏相点头,恭敬道:
    “陛下,臣以为,丞相、大司马两个职务空缺太久,也是时候该重新任命,以尽快让大汉朝政渡过这一段无序之时了。”
    汉朝开国制度,以丞相为百官之首。
    萧何作为首任丞相,权力之大称之为“副皇帝”也不为过。
    刘邦之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不约而同地采取措施打压相权。
    但丞相虽经多次削弱,依旧大权在握,还是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
    直到刘彻登基,在田蚡死后进行了改革设立中朝,彻底架空了丞相。
    从那之后,丞相虽然名义上还是文武百官之首,实际上却只是一个连国政大事都未必能参与讨论的吉祥物。
    到刘彻死后,又特命大司马霍光作为首席辅政大臣。
    到如今霍光也死了,围绕着这个臣子的辅政权力,自然也就出现了争议。
    丞相属于“自古以来”,中朝和大司马则都是刘彻新创。
    三者都掌握过真正的丞相权力,究竟在霍光死后这个相权要交给谁,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刘病已笑了笑,对魏相道:
    “丞相的职位,在朕看来,自然非魏相卿家莫属。”
    魏相闻言,心中不由激动。
    但他毕竟是经历过风浪的人,表面上依旧若无其事,只是声音有些颤抖:
    “臣谢过陛下隆恩。只是将来这辅政之事,不知又该以谁为主导呢?”
    刘病已胸有成竹,对着魏相道:
    “朕认为,百官之首就是百官之首,大司马乃是军职,辅佐丞相处理政务理所当然,却不该越俎代庖,取代丞相的职位。”
    “至于中朝,将来依旧可以维持,但侍中们毕竟年轻,让他们负责国政,还是不如让德高望重的丞相来更加让朕放心啊。”
    魏相一听,心中越发激动,当场单膝下跪。
    这意思,很显然是要将相权归还给丞相!
    “臣,敢不为陛下效死!”
    一番君臣相得的戏码过后,被刘病已亲手扶起的魏相清了清嗓子,正色开口道:
    “陛下,臣认为,霍家党羽众多尾大不掉,对大汉的将来乃是巨大的威胁啊。”
    说完,魏相就给刘病已讲了一个不久前发生的故事。
    霍光的府上有一个被长子霍禹极为倚重的心腹,名叫纪新飘。
    此人凭借霍禹的信赖和霍家权势,素来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
    别说是寻常官员,就连两千石的朝廷大员都不敢得罪纪新飘。
    这一日,纪新飘去妓院玩乐之时,和侍御史何腾华之子产生了冲突。
    侍御史何腾华一怒之下,便写了一份奏章弹劾,送到了尚书台。
    霍禹得知后将这份奏章直接扣下,随后纪新飘竟直接带人打到何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何家大门给拆掉,并将何腾华之子打了个半死,还逼迫何腾华当场下跪道歉。
    此事过后,何家大大小小近十名官员都因为各种理由被免职、下狱,从此彻底从大汉政坛除名。
    魏相说完此事,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陛下您看,就连霍家的一个家奴都如此横行霸道。”
    “侍御史乃是御史台中高官,竟然仅仅因为得罪一个家奴就落得如此下场。”
    “这还是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在其他地方,臣简直无法想象!”
    刘病已安静地听完了魏相的讲述,道:
    “那按照魏卿的看法,应当如何处置?”
    魏相沉声道:
    “臣认为,应该选拔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出任丞相、大司马等职位,帮助陛下安定朝局人心。”
    “之后,先剪除如纪新飘之流的霍氏不法党羽,再步步推进,最终一举除去霍氏。”
    “此为大汉长治久安之策也!”
    刘病已露出赞许表情:
    “魏卿所言极是,就这么办吧。”
    等魏相离开之后,刘病已召来邴吉。
    “邴卿家,你去一趟张府。”
    邴吉立刻会意,露出激动的表情。
    “陛下,开始了吗?”
    刘病已微微一笑。
    “也是时候了。”
    三天之后,一场大朝议召开。
    文武百官神情严肃,踏入殿中。
    宫中事先已经放出了风声,将会在本次朝会上任命新的丞相,并推举大司马的人选。
    右将军霍禹昂首挺胸,信心满满地跟随群臣对刘病已见礼,然后落座。
    霍云、霍山等霍氏骨干同样也是面带笑容,志得意满。
    根据皇后霍成君从宫中传递出来的消息,刘病已将会任命魏相为丞相,随后由魏相推举霍禹出任大司马。
    至于魏相出任丞相之后空缺出来的御史大夫,霍氏中人出任过于高调,便由霍光的女婿,曾经领兵出征过匈奴的邓光汉接任。
    再加上以录尚书事统领尚书台的霍云,即将出任光禄勋的霍山,整个霍家的势力在霍光逝去之后依旧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这如何不让霍家众人心潮澎湃?
    见礼完毕后,光禄大夫邴吉站了出来,手持芴板先对刘病已行礼,随后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陛下,自博陆侯离世,大汉三公已缺其二。”
    “臣斗胆,请于今日议定丞相、大司马新任人选,以使天下臣民心安。”
    对此,群臣自然并无意见。
    刘病已点了点头,皇冠上垂落的旈珠轻轻晃动,发出一阵清脆的声音。
    “邴卿此言甚善。那便先议一议丞相的人选吧。”
    不管怎么说,丞相如今依旧还是大汉文武百官之首,先定丞相再到大司马,理所当然。
    邴吉又道:
    “臣认为,御史大夫魏相才能出众,劳苦功高,当为大汉丞相之选。”
    刘病已并未立刻表示肯定,而是看了一眼在场群臣。
    “其他卿家可有什么意见?”
    右将军霍禹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开口道:
    “臣附议。”
    整件事情在霍禹看来,此刻完全都在流程之中。
    邴吉对刘病已的恩情,一直以来他都闭口不谈。
    真正让邴吉出头的,其实是他曾经出任过霍光大将军府长史的职位。
    对霍家而言,邴吉同样也是自己人!
    此刻朝堂中既然并无大的变动,无论是霍家党羽还是那些还在中立观望的大臣们,自然都不会表示反对。
    于是,刘病已当场颁布旨意,将魏相任命为丞相。
    魏相立刻起身谢恩。
    等魏相重新坐下之后,霍家众人的表情明显变得期待。
    接下来,就应该要选出真正关键的大司马了!
    果不其然,刘病已紧接着便开口道:
    “那么,关于大司马的人选,诸卿又有什么意见呢?”
    霍禹依旧稳坐不动。
    在事前的通气中,霍禹自认为已被内定接过父亲霍光的大司马职位。
    出于矜持,他当然不会毛遂自荐。
    让作为丞相的魏相来推荐,才是更加名正言顺的方式!
    果然,魏相很快也站了起来,对着刘病已恭敬道:
    “陛下,臣倒是有个人选。”
    “富平侯张安世,曾经辅政多年,也是前任大司马霍光的左膀右臂。”
    “以张安世接任大司马,乃是最稳妥的选择。”
    魏相话音落下,霍禹的表情瞬间冻结。
    霍山、霍云、邓光汉、赵平等霍家核心人物,同时脸色大变。
    张安世?
    那个在霍光死前被霍家疯狂打压,被迫脱离官场,被霍禹接替了右将军职位的张安世?
    霍禹猛然站了起来,道:
    “此事万万不可!”
    魏相转头看了一眼霍禹,淡淡地开口道:
    “有何不可?”
    霍禹死死地盯着魏相,双目中几乎要喷出火焰。
    这个该死的叛徒!
    明明昨天还在霍府大献殷勤,口口声声说今后依旧是霍家门下走狗。
    今日刚刚得到了丞相的职位,竟然就当众反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