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14章 百帝之师
    还没等刘恒理清思路,突然冲过来一个人把刘启给挤到了一边。

    这人上前握着刘恒的手说道:“朕久仰汉文帝大名,今日终于有幸得见了。”

    这场面像极了后世粉丝见到偶像时的表现。

    任小天定睛一看顿时乐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

    随即任小天想了想其实这也正常。

    谁都知道李世民是汉文帝刘恒的粉丝。

    大唐建国后很多民生国策方面,李世民都是参照了刘恒的做法。

    甚至曾经说过“朕德不逮于汉帝”这样的话。

    足见他对刘恒的推崇。

    就连李世民最初的谥号也是文皇帝。

    (?最终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是李隆基在位时分两次给他加的)

    可见李世民更想在文治上有所成就,而非一味的展示武功。

    当然了,事实也证明他的确当得起唐文帝这三个字。

    想到这儿任小天不由得回头张望了一下。

    果然如同所料。

    嘉靖皇帝朱厚熜正伸头向这里张望,双手还在不停地搓动。

    看他那样子,似乎也想和李世民一样过来和刘恒见面。

    只是碍于朱元璋和朱棣都在,他也实在鼓不起这个勇气。

    任小天差点就乐出了声。

    实际上除了李世民这位榜一大哥之外,朱厚熜也是极为推崇刘恒的。

    二人在身世、经历方面都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嘉靖皇帝也经常自比为汉文帝。

    不得不说他的脸皮的确是要比李世民更厚一些。

    其实真要论起来的话,嘉靖的政治天赋未必就弱了刘恒多少。

    奈何这家伙性格实在不行,本有中兴之相的大明让他折腾的半死不活。

    那他所谓自比汉文帝就纯粹是句玩笑话了。

    当然了,除了他们俩之外还有很多皇帝也推崇汉文帝。

    就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

    他倒没有像嘉靖一样自比为汉文帝。

    不过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文帝之后,无人能及我皇考。”

    意思就是说从汉文帝之后,没有任何皇帝能够比得上他爹康熙。

    虽说这也是间接承认了汉文帝的历史地位。

    但在任小天看来,拿康熙和刘恒比,二人中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至于汉文帝之后没有皇帝比得过康熙?

    这种吹捧自己老爹的话,听听也就得了。

    远的不说,隋文帝杨坚、唐文帝李世民、明文帝朱棣这三个文帝第一个就不服。

    (朱棣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任小天的思路继续发散。

    好像历史上能冠以文帝谥号的人,的确是没有太过平庸的。

    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隋文帝杨坚、唐文帝李世民;

    后周文帝柴荣、元文帝窝阔台、明文帝朱棣以及清文帝皇太极。

    这些人在历史上都算的上名声显赫。

    哪怕是西晋文帝司马昭、刘宋文帝刘义隆,也都是当时的一代英才。

    这么来看,文帝在质量上足够碾压其他的谥号。

    相比之下武帝就显得没有那么的让人信服了。

    虽说有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以及刘宋武帝刘裕能够撑起场面。

    但一个晋武帝司马炎也足以拉他们的后腿了。

    更别说还有后赵武帝石虎?、?成汉武帝李雄这样短暂存在的割据势力皇帝。

    以至于在这之后,再也无人用武帝这个谥号。

    估计也是因为名声被搞臭了吧。

    任小天这边浮想联翩的时候,刘邦已经把刘恒给拉进了院子。

    “恒儿,你不要瞎想了。

    我没死,你也没死。

    此间也并非是阴间地狱之存在。

    对了,我来给你引荐一下。

    这位是大秦的始皇帝,你应该不会陌生吧?”

    刘恒有些惊恐的看向秦始皇。

    秦始皇微微摇头说道:“刘季,你不用介绍寡人。

    还是把事情原委给他说清楚吧。”

    见刘恒一副CPU都快烧了的样子,秦始皇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对对对,恒儿你莫急。

    我来给你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邦拉着刘恒坐下。

    将小院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给了刘恒。

    刘恒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本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可已经去世多年的父皇都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了。

    自己不信好像也不行了。

    刘邦招手把刘询叫了过去,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刘询点头后离开。

    刘邦指着发愣的任小天说道:“这一切都要感谢小天。

    要不是他,我这会早就因消渴症而死了。

    哪里还能站在这儿跟你说话?”

    刘恒虽然不太明白,但还是走到了任小天面前拱了拱:“多谢先生救太祖于水火之中。

    朕感激不尽。”

    任小天回过神笑道:“没事没事,我跟老刘那是铁哥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别说他是大汉的高祖皇帝了。

    不过有一个事我倒是想问问你。”

    刘恒怔道:“先生但讲无妨。”

    “老刘他不是你生父吗?

    怎么你叫他太祖而不是叫父皇?”

    刘恒顿时哭笑不得:“在朕那里父皇已经殡天。

    其实朕这也是叫庙号叫习惯了。”

    赵眘举手问道:“刘邦庙号不是汉高祖吗?

    为何你叫他太祖?”

    这个问题不待刘恒回答,任小天便已经解释了:“你那是受到了《史记》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是高祖本纪,所以世人就以为刘邦的庙号是高祖。

    实际上他正儿八经的庙号是太祖才对。

    不过大家平时也是按照习惯,都说他是汉高祖而已。”

    赵眘恍然的点了点头。

    刘邦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高祖太祖都无妨,反正那时候我都死了。”

    像刘邦这么坦然面对死亡的皇帝着实是不多。

    刘恒微笑着对刘邦说道:“不过现在既然父皇健在,那朕再叫庙号就不合适了。

    以后朕还是叫您父皇吧。”

    刘邦乐呵呵的说道:“善。”

    这会刘询也带着一个孩童回来了。

    刘恒只是一眼望去就挪不开视线了。

    “你是...朕?”

    刘询带来的正是刘邦的儿子刘恒。

    也就是那个不过十岁的小娃娃。

    别说,现在刘恒在学堂里可是香饽饽。

    每个老师都抢着想要传授于他。

    毕竟汉文帝可是有着百帝之师的名号。

    能成为百帝之师的师傅,那得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