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26章 帝王心术
    【两个月的暗中调查,你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写成密本呈给皇帝。】</br>【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未立即行动,而是将你调任为刑部侍郎,远离户部。】</br>【你百思不得其解。】</br>【后来才知道,西北边疆战事吃紧,朝廷尚且需要李党筹措军需物资。】</br>【加之今年科举在即,若是朝局动荡,势必会影响学子前程。】</br>......</br>各朝皇帝心中皆是明了。</br>此人既然已经查到了证据,那皇帝必然会将他调离户部。</br>既是为了保护此人,又是皇帝怕他了解全部的贪腐手段后,成为下一个李元贞。</br>至于李党,清算的时机还未到。</br>皇帝若是已经暗中积蓄好了力量,那还得榨干李党的剩余价值才行。</br>若是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则是还要继续养精蓄锐一番。</br>......</br>【又过了一个月,你的好友王彦清奉诏回京,并升任工部侍郎,官居四品。】</br>【同一天,李元贞因病告老还乡。】</br>【你注意到送行的队伍中,有几位太医的神色间,隐约透着几分异样,似乎这场病来得太急。】</br>【直到一天夜里,你再次被秘密召入御书房。】</br>【皇宫深处,那股寒意渗入骨髓。】</br>【皇帝手持你的密本,面色凝重。】</br>【良久,皇帝终于开口,你可曾想过,李元贞一党把持户部多年,若贸然拿下,朝野上下将会引起多大的震动。】</br>......</br>各朝百姓似乎也慢慢懂了这些朝堂之事。</br>李元贞一党根基深厚,若是贸然拔除,只会是拔出萝卜带着筋,贪腐问题还会反复。</br>所以就像庖丁解牛,须找准筋骨相连之处。</br>又像是打蛇,必须要找准七寸,才能一击制胜。</br>......</br>【你顿时如同醍醐灌顶,只觉膝下的地毯柔软如云。】</br>【所以陛下是在麻痹李元贞,同时暗中部署。】</br>【皇帝目光锐利,指尖轻轻在密本某处划过,朕之前提拔他就是要让他放松警惕,暴露出更多的把柄。】</br>【其实朕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暗中布局,命内廷收集证据。】</br>【你的调查只是最后一步,为的便是朕亲自确认,早已掌握的情报。】</br>......</br>各朝百姓直感叹。</br>帝王心,海底针呐!</br>既然皇帝早已掌握贪官罪证,那还安排此人收集证据做甚?</br>待时机成熟,若是没有此人呈上的证据,皇帝亦能轻而易举将李党之流一网打尽。</br>还好此人坚守了本心,和皇帝一条心,要清除李党。</br>否则,那枚玉佩,只会是催命符。</br>而大部分皇帝都是深谙此道,很是理解这位皇帝的做法。</br>帝王之位,本就如履薄冰。</br>皇帝怎么可能完全信任一人,亦或是把全部的宝压在一人身上。</br>或许暗中收集证据之人,除了内廷,此人,还有其他人。</br>......</br>【提到王彦清时,皇帝的语气变得稍微柔和。】</br>【朕先将他外放历练,是因为他太过刚直,不懂得朝堂之道,这也是在保护他。】</br>【汉高祖刘邦罢黜萧何时曾说,造饭容易,吃饭难。】</br>【如今,他经历挫折,想必已经成熟不少。】</br>......</br>刘邦心中骤然一紧,眉头也随之皱起。</br>他如今虽已坐上龙椅,但江山能否稳固,还得靠他们这些跟随他打天下的人。</br>尤其是张良、萧何和韩信三人。</br>刘邦暗自咬牙,心中暗骂:</br>天幕,你不干人事!</br>提自己罢黜萧何干啥啊!</br>这下好了,萧何怕是要跟自己离心了!</br>刘邦虽然不理解自己为何要罢黜萧何,但是也能想到这样的结局。</br>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br>功臣凭借自己的能力建立功业、协助他治理国家也容易。</br>但是,朝堂之上难免出现权力争斗,能顺利上位、且不遭帝王猜忌者,寥寥无几。</br>他既需要依赖萧何的治国才能,又需要防范萧何权力太过膨胀。</br>想到这里,刘邦真是想要长叹一声。</br>他真的也很难啊!</br>皇帝难当啊!</br>然而,萧何却是能平静接受这个事情。</br>自己只是被罢黜,又不是被处死。</br>他明白自己功劳太大,若是自己功高震主,必将引起刘邦的忌惮。</br>届时,他可能会为了自保,通过“自污”来化解刘邦的猜疑。</br>他若是能顺利被罢黜,那也算是得到善终嘛。</br>萧何对此事,还是看得很开的。</br>......</br>【说到这,皇帝稍作停顿,缓缓道,帝王之术在于平衡。】</br>【若是过于亲近忠臣,朝臣必然会分化为两派,各自为营。】</br>【若是太过打压奸臣,又会使朝廷动荡不安。】</br>【如今之奸臣,可作为过渡工具,然终须以清流治天下。】</br>【你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的摩擦着官服上的补子纹饰,问出了心中疑惑。】</br>【那微臣在陛下眼中,是忠是奸?】</br>【皇帝笑而不答,只是用手中的白玉如意,轻轻敲击着案几。】</br>【你继续做好你的刑部侍郎,日后自会明白。】</br>......</br>各朝皇帝的心中很是清楚。</br>那当然是皇帝需要此人扮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br>忠臣、奸臣都是皇帝的棋子,关键在于皇帝会如何运用。</br>皇帝想要打压奸臣,那此人就必须是忠臣,弹劾奸党或是暗中调查。</br>皇帝若是需要瓦解忠臣阵营,那此人就得充当奸臣的角色,要会不动声色地挑拨同僚。</br>帝王之术,确实在于平衡。</br>而为官之道,就在于揣摩皇帝的心意。</br>为官者,岂能不识时务?</br>......</br>【自那日起,你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朝堂。】</br>【那些表面被重用的奸臣,其实是皇帝手中的猎犬。】</br>【哪里有利益,就指向哪里。】</br>【那些看似被疏远的忠臣,反而常在关键时刻受到重用。】</br>【皇帝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利用每个人的特性布局天下。】</br>【新的一年到来,腊梅的冷香漫过宫殿。】</br>【一纸诏书,宣布彻查李元贞贪墨案。】</br>【而此时的你,早已学会在朝堂上如鱼得水。】</br>【你的手中把玩的那枚已经温润如玉的“心鉴”佩,不冷不热,恰如你心中已然明悟的帝王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