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4章 推恩令
    田望君连夜逃离了洛阳,回到了大梁,再回到大梁以后,田望君立即带着这些年他网络的亲信,准备政变。

    他们的计划很简单,杀死大梁令,控制住大梁,然后发布檄文,共同清君侧。

    是的,田望君也不敢直接反朝廷,只能用清君测这种借口。

    只可惜这位长公主的计划还没开始,就胎死腹中。

    她在逃离洛阳的第二天,行踪就被内卫发现。

    赵广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郭太后。

    郭瑗之听说田望君跑了,不禁蹙眉。

    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位长公主十有八九是想反!

    “叫章邯来!”

    郭瑗之决定以雷霆手段镇压田望君。

    章邯很快就来了。

    郭瑗之对章邯说:“章将军,孤要你立刻带领羽林卫去大梁,那里有人谋反,你火速去把逆贼抓回来。”

    章邯闻之,有些吃惊:“太后,大梁有人要造反?”

    “是的,长公主反了,你马上带兵去弹牙叛乱。”

    章邯脑袋嗡嗡的。

    长公主竟然反了?

    这怎么可能?她一个女人怎么会谋反?

    郭瑗之看章邯这副反应,有些生气,道:“章邯,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太后,我朝律令,调兵50人以上要看虎符。”

    郭太后说长公主反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长公主万一没反呢?

    到时候私自调兵这个罪可要落到他头上!

    章邯甚至怀疑,没准这就是郭太后在给他挖坑。

    这位郭太后的手腕,章邯是亲眼见过的,对待她必须得谨慎点,不然死的就是他。

    郭太后的凤眼微眯,“章邯,你不信孤?”

    我信你个鬼哦!章邯心里不信,嘴上却说:“太后,这是我朝的律令,请您把虎符给臣。”

    章邯是铁了心了,没虎符就不调兵。

    郭瑗之在心里把章邯砍了一百遍。

    可是章邯也是按程序办事,郭瑗之再生气也拿他没办法。

    章邯走了以后,郭瑗之就去了趟未央宫。

    他把田秀驾崩前住的宫殿全找了一遍,也没找到虎符。

    “这死老鬼把虎符放哪了?”

    郭瑗之气的要死。

    田秀这老狗,临死前坑他一把不说,虎符这么重要的东西也不给她。

    难不成那死老鬼把虎符给李斯了?

    郭瑗之摇了摇头。

    虎符那么重要的东西,田秀不可能交给李斯。

    李斯已经是辅政大臣了,要是再有虎符,谁还能治得住他?

    那这虎符会在哪?

    郭瑗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头绪。

    她又去了趟未央宫的偏书房,田秀以前经常在那处理公务,郭瑗之怀疑田秀可能是把虎符藏在书房了。

    结果找了一大圈,还是没有。

    郭瑗之把田秀书房里的枕头都撕开了,可还是没找到虎符。

    “死老鬼!死了也要算计我!”

    “呼!”深吸一口气,郭瑗之站起身往田彻的寝宫去。

    既然没虎符,就直接让皇帝出面。

    就不信他章邯还敢找皇帝要虎符。

    田彻听说自家长姐要反,同样感到不可思议。

    郭瑗之看田彻还不信,气的半死,说:“皇帝,我是你娘,难道我还会骗你?你连你的娘都不相信?”

    “孩儿不敢!”田彻看母后生气了赶紧道歉。

    郭瑗之没功夫跟自家儿子置气,说:“赶紧把章邯叫来,让他去平叛!”

    章邯在接到皇帝的命令后,不敢怠慢,火速带兵出发。

    郭瑗之看到章邯乖乖出发,对皇权更加向往。

    这皇太后的地位虽然尊崇,但到底是比不上皇帝。

    大梁。

    田望君和魏青回到大梁以后,立刻纠集了一帮门客,袭杀了大梁令。

    魏青的父亲是信陵君,信陵君在魏国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哪怕过去这么多年,魏人依旧认可信陵君。

    所以当大梁百姓听说是信陵君的儿子起事,纷纷跟随,大梁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落入田望君之手。

    田望君空前膨胀,她得意的对魏青说:“看到了吗?天下人还是支持我的!青,你等着看吧,用不了多久,这未央宫的主人就得换成我。”

    听到这话魏青的表情颇为复杂,他知道他们和朝廷之间的差距。

    朝廷一旦知道他们起事,立即就会发大军来弹压,而凭他们根本抵抗不住。

    田望君看魏青不太高兴,就问:“青,你对我没信心?”

    魏青叹了一口气,说:“因为公主你的一点野心,整个大梁百姓都要跟着遭殃,我真不忍如此。”

    田望君对这话不屑一顾,道:“你太多虑了,我带给大梁百姓的只有荣耀,他们是不会跟着我遭殃的。”

    “但愿如此吧!”魏青长叹着说。

    他已经预见到了他们的结局,很快他们就要粉身碎骨。

    田望君他们占领大梁的次日,讨贼的檄文还没发出,朝廷的大军就到了。

    听说朝廷的大军这么快就到了,田望君感到不可思议。

    “朝廷的大军怎么可能来的这么快?”

    “不,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田望君要疯了。

    朝廷的大军一来,他们的阴谋也将被彻底粉碎。

    魏青劝说道:“公主,你难道还不明白?我们没有胜利的机会,收手吧!趁着官军还没有打进来,我们立刻离开大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生活,这样大梁百姓也能免遭一场兵祸!”

    田望君摇了摇头,声嘶力竭的说:“不,我绝不会跑!我身上流着太祖高皇帝的血脉,高皇帝从来没有退却过,作为他的女儿,我绝不会逃走的!”

    魏青叹了口气,他知道,田望君已经入魔了。

    一个入了魔的人,是听不进别人劝说的。

    章邯率领大军包围大梁以后,本来想劝长公主投降。

    可是田望君宁死不降。

    依靠魏羽的威望,田望君说服大梁百姓帮助他守城。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章邯带着大军打了三天,总算是拿下了大梁。

    可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完结,接下来是残酷的巷战。

    经过了两天的战斗后,朝廷的大军距离田望君的府邸,只剩下不到百步。

    田望君终于彻底绝望了。

    她抱着魏青,哭的像个孩子。

    “青,我不明白,我们怎么会输呢?”

    魏青这种时候很平静,他并没有哭,只是抱着田望君说:

    “你从一开始,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你一个女人如果要是能夺天下,那文姜,宣太后,她们早就坐了江山了。”

    田望君哭的更伤心了,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女人再怎么样也是女人,想和男人争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魏青从袖子里掏出两瓶毒药:“公主,我已经把孩子们送走了,我们自己了结吧。”

    田望君颤抖的接过毒药。

    门确在这时候打开了,一个女人走进了房间。

    ……

    章邯包围了魏青的府邸,魏青早就已经潜在了府上所有的门客奴仆,所以几乎没花什么代价,章邯就攻进了院子。

    但即便是掘地三尺,章邯也没有找到长公主夫妇。

    奏报送到洛阳。

    郭瑗之气的要死。

    大梁几乎被打成了废墟,死了几万人,可最后连主谋都没抓住。

    虽然生气归生气,但结果是好的。

    长公主之乱被平定,郭瑗之再一次给自己积累了一笔政治资本。

    有了这笔政治资本,郭瑗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朝政,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她。

    皇帝还在养病,郭瑗之替代皇帝垂帘听政。

    当掌玺官把玉玺交给她的那一刻,郭瑗之的手都在颤抖,这是她第一次距离皇权如此之近。

    夜里,郭瑗之睡觉的时候都抱着玉玺。

    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穿着龙袍,加冕成了皇帝。

    群臣匍匐在他脚下,天下匍匐在他脚下。

    次日,郭瑗之坐在铜镜前梳妆。

    她给自己涂上了一个精致的妆容,这让她看起来容光焕发,就好像二十岁的少女,可不管怎么化妆,她终究是老了,眼角的鱼尾纹怎么也盖不住。

    郭瑗之很惆怅,她已经快要五十岁了。

    她或许没有几年时光,可她真的很想把昨夜那个美梦成真。

    “太后,上朝的时间快到了,婢子给您把胭脂涂上吧!”

    子佩从梳妆台上拿起一盒胭脂要给郭瑗之涂。

    郭瑗之猛地想起了田秀,多年前他也曾为自己涂过胭脂。

    看着手上的胭脂盒,郭瑗之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盒胭脂,还是他送的。

    郭瑗之把那盒胭脂扔到了旁边,从今天起,她要与过去彻底切割!

    现在的她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依附田秀的小女人,她要靠自己的才学,登上这个帝国的巅峰。

    ……

    漠北。

    丁零部王城。

    单于的大账。

    摩多单于正在会见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身着一袭宽松的青布长袍,腰间束着一根黑色的丝带,却仍难掩微微凸起的腹部。

    摩多很尊敬这位客人,恭敬的说:“张君,江先生果然了不起,上次我听他的话,狠狠的从唐朝敲诈了一大笔财富,我要谢谢江先生。”

    张君有些胖,他呵呵一笑模样很是可爱,“单于,江先生是诚心诚意和你交朋友的,只要单于听江先生的话,会得到更多。”

    摩多单于的眼睛中闪过一丝精明,说:“先生,我准备再进攻唐朝,您看如何呢?”

    张君摇了摇头。

    摩多有些不理解了,田唐上次都屈服了,如果他再来一次不是能得到更多东西?

    这位江先生为什么不让他再次南下?

    摩多心里有些怀疑江先生的用心。

    张君解释道:“单于,您可能也知道唐朝内部的一些情况,他们的诸侯王很多,而这些诸侯又不服朝廷。江先生估计,用不了多久田唐内部就会爆发一场大的内乱,那些诸侯王回合唐朝打起来,单于如果那时候趁势而入,说不定有机会入主中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摩多对江先生本来还是有防备心的,但是听了这一番话之后,他的疑心顿时没了。

    “好,如果到时候本单于能入主中原,肯定会好好感激江先生!”

    摩多张嘴就画起了不要钱的大饼。

    这位江先生能量很大,将来用他的地方还很多,必须跟他打好关系。

    “那大单于,在下就告辞了,中原那边的情况,江先生会帮您盯着。”

    “好走,不送!”

    张君离开后,摩多那张笑脸马上就没了。

    “左大都尉!你马上派一些探子到中原,好好查查,看看唐朝是不是有内战的迹象!”

    摩多并不完全信任江先生,他要确切的了解唐朝的局势,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田唐。

    郭瑗之临朝听政的这几天,颁布了不少律令,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对刑法的修订。

    在彻底解决国内这些诸侯之前,郭瑗之并不打算进行大规模变法。

    建元元年七月。

    各地的县令向朝廷上书,晋国、汉中国、代国都在秘密整训兵马,意图不明。

    李斯建议朝廷备战。

    郭瑗之却一点也不慌。

    她叫来李斯,说:“丞相,你对这些诸侯是不是已经束手无策?”

    李斯说道:“太后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当然!”

    郭瑗之自信满满,这倒让李斯有点莫测高深了。

    次日,郭瑗之就颁布了一道诏令。

    这道诏令的名字叫推恩令!

    推恩令规定,所有的诸侯国,在诸侯王死后,其所有儿子都有权继承父亲的地盘。

    这意味着儿子越多的诸侯王,自己死后,藩国也会被分的最惨!

    而最早想出这一招的人就是汉朝历史上的那位天纵奇才主父偃。

    郭瑗之作为穿越者,自然也知道这一道影响了中国历史千年的无解阳谋。

    为何说无解?

    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父亲死后,财产会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庶子是无份的。

    推恩令规定了庶子也有继承权,这样不仅能分解诸侯王的地盘,削弱他们的影响力,更能让诸侯王内部产生内乱。

    毕竟诸侯王如果不同意推恩令,他的那些庶子首先就要跳出来造反。

    郭瑗之自认为吞恩令可以完美的将田唐这些诸侯国瓦解。

    等收拾的这些诸侯国,在解决了李斯、姚贾这些老臣。

    那时的天下就是她郭瑗之的了。

    只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往往很骨感。

    郭瑗之忽略了一件事,推恩令的前提是,中央要有足够的势力镇压地方叛乱。

    毕竟诸侯王都不傻,没人会等着自己的地盘被儿子分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