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8章 静若伏虎,动则雷霆万钧
    梅老二之前为什么被某人连损落带激的大脑充血,情绪一上来,决定回京城打小报告?

    好几个原因。

    有“吃”“拿”“卡”和“要”之风愈演愈烈。

    有流于表面,净搞形式的这个“组”那个“团”,走马灯似的一波接一波的丢人现眼而不自知。

    还有一个原因,盛夏时因为几条牛仔胡和几件花衬衫扯出来的,整个沿海一线的大行动。

    别的地方怎么折腾的不知道,羊城搞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击检查和一次调集各路精兵强将的蹲守。

    结果呢?

    突击检查抓了一大帮人,随后大棒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大半都放了,只剩下几只小虾米抗雷。

    后面调集了几百号人蹲守了一晚上,被叮了一身蚊子包,毛都没蹲到。

    结论是:铁拳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魑魅魍魉不敢再越雷池半步。污秽被一举荡尽,百姓安居乐业形势一片大好。

    鼓掌撒花……

    一片歌功颂德大夸特讲中,街面上的水货却越来越多。不但走单帮兜售的人愈发肆无忌惮。甚至有根脚硬的,在犄角旮旯开起了专门卖紧俏货的,不挂牌的店铺。

    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追求时髦,追求更好的生活,这点无可厚非。

    问题是,有些人整天开着会,总着结,却对这一情况熟视无睹。

    是真的瞎吗?

    这还只是小问题。

    真正的大问题是,贸易需要资金流转。

    羊城街面上被人兜售的那些“水货”,可能是从港岛进来的,可能是从濠镜进来的,也不排除是通过沿海一线,从其他地方来的。

    哪来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资金链是如何流转的?

    进货需要港币、豪镜元,或是南洋各国的货币,在羊城卖出去赚到的是软妹币。

    眼下这年头,软妹币在外面是没有购买力的,外面的“发货方”会同意用软妹币结算吗?

    概率微乎其微。

    这戏法是怎么变的?

    别的不知道,老实本分的平头百姓,可没那么大的能耐……

    梅宣宁在海子里被骂急眼了狂喷口水时,并没有彻底失了智。

    只说了与工业区相关的事,工业区之外跟他没关系,犯不着得罪那个人。

    下边是真瞎还是假瞎不好说,上面是真瞎。

    没人长了千里眼,对下面情况的了解,只能通过各方面的报告获知。

    有人报告,英明神武明察秋毫。

    要没人报告,说不好听了就是个睁眼瞎。

    很明显,连梅老二都心怀忌惮,其他人只会更忌惮。

    曹老这次带队过来,主要就是针对已知的那些事来的……

    都是小事,起码眼下来说还都是小事。只能说是不好的苗头,任其发展下去会成为大问题。

    到了地方后正纠偏查处呢,有天晚上一名“正义之士”带着一对老夫妇和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找到曹老下榻的招待所求见……

    刚不提了嘛,有一次虽然无功,但印证了雷霆手段已经取得了实效,侧方面印证了成功的蹲守行动。

    一帮人闲着没事,拍脑袋就跑去蹲守啦?

    明显不可能嘛。

    肯定是通过某种渠道,掌握了可信的情报。

    几百号人在海边喂蚊子时,提供情报的人,和给提供情报的人提供情报的人,消失了。

    俩大活人凭空消失。

    事后调查给出的结论是:贪功求奖捕风捉影的报告假消息,事后担心被追责处分连夜潜逃。

    种种迹象表明,应该是逃去了港岛……

    “潜逃者”父母和妻子的哭诉和反应的情况,激起了曹老的滔天怒火,连夜向京里汇报求援。

    转过天外界得到消息,老太太被乱糟糟的破事儿气病了,转去了军分区招待所休息,谁也不见。

    大家对老太太的愤怒很理解。

    一帮子司机、后勤……各种小来小去的玩意吃拿卡要,都是些芝麻线头的小事,而且人数众多。基本有一个算一个,多多少少的都沾点。

    咋整呀?

    还能全都开除啦?

    还有检查、参观、视察、考察的那些,各个地方各个口各个级别的都有。

    单拎出来都不是啥大事,无外乎餐饮超标和应有之意的拍几张照片呗。

    所有事加在一起落在沧浪和蛇口,确实损失挺大,,影响也挺大。但分散到人头儿……多说了也就给个警告呗。

    还能怎么办?

    处理,无从下手法不责众。不处理……下来一趟,搞出那么大的声势,总要有点作为吧?

    所以,老太太移驾去了军分区招待所后,一大帮沾边的是又轻松又不安。

    轻松的是,肯定没啥大事儿。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没啥大事儿。

    不安的是,必要推出一两个背锅顶雷的。

    不然,不白下来了嘛~

    一帮人不知道的是,他们或悄咪咪的讨论,或自己憋着劲权衡哪个倒霉蛋会抗雷背锅时,包括京城在内三省十三地,多单位秘密抽调的三百余人,正在向羊城西北方向一百三十公里外的一处小县城旁的驻防团集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打散重组,混编成了五支大队二十余支小队。

    另一边,老太太虽然住进了军分区招待所,但她带来的人手却分散开深入各地走访……

    客观的说,甭管什么年代,也甭管什么地方,总能找到值得托付的人。尤其是在眼下这个,一切都还“方兴未艾”的年月,靠谱的人还是占到大多数的……

    十五号,全港岛的人都在关注李家成蛇吞象的结果时,自羊城以下多地同时组织自查自纠。

    老传统啦,也是应有之意。

    所有人早就做好准备了,有一个算一个,一大早就面带严肃和凝重的出门开会。

    然后,没动静了。

    去开会的人没动静了。

    有家属不放心的打听,得到的回答是这是一次~深入嘀、细致嘀,全面嘀,严肃嘀会议,连学习带讨论得两三天呢。

    家属一听,骂骂咧咧嘟嘟囔囔的放心了……只要是管饭嘀,管住嘀就行,在外面吃几天好的,能给家里省不少米呢……

    就是在各口头头脑脑都去开会的时候,什么帽子呀,边防啦,等等吧,好多衙门口留守看家的同时“夺权篡位”。

    先是内部“清除”,紧接着就是声势不大,但动若雷霆的抓捕。

    那些活跃的,有名有姓的“小商小贩”就不提了,都被盯好多天了,肯定跑不了。

    什么国营捕捞队。

    还有沿海公社、生产队的基层干部和驾机帆船出海的渔民。保障港岛和豪镜肉蛋菜供应的国营公司,及国营公司的关联单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活跃在城市和乡村的,高价收金银玉件古董的贩子。

    跟与港岛、豪镜、南洋有关系的家庭走的特别近,专做“倒汇”“切汇”的能人。

    当然,必少不了一些有名有姓人家的倒霉孩子……

    跟华润和招商局有什么关系?

    有大事也有小事。

    小事是,外面到内陆往来运输流转中夹带。

    大事是,有胆大包天的虚报进口采购,实际使用的是国产货。

    做这些事的是内陆的人,但涉及到下账必不可少的进口单据和资金通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