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50章 嘿~没想到吧?
    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在毛子悍然入侵罽宾国时,李家成在到处借钱。

    他最先找到的自然是银行,但不论汇丰也好,渣打也好,还是其他中小型银行,无一例外的以正值年终,已经封账为由拖延。

    说是拖延,其实就是委婉的拒绝。

    但年终封账也是客观事实。

    即便想赚取高利息,或是惦记长实的股权,也得开年后再说。

    李家成只能去求生意场上的朋友,并成功借到了一些。

    包船王、霍家和合和实业的胡老板三家,还有其它几个关系不错的生意伙伴,一共给他凑了三点二个亿。

    李兆基和郑裕彤也是愿意出钱的,但委婉的表示,希望李家成用长实或青州英泥的股权做抵押……

    三点二亿听起来不少,但二点六个亿到手后,直接转进了房屋署的预付款指定账户里。剩下的钱结清了红磡一期的工、料费。

    至于剩下那些咬死了准备打官司索赔的,暂时还顾不上。

    因为圣诞节的延误,对红磡一期工程质量和用料质量的勘验检测,往后拖延一些。

    拖到元旦后,想办法从银行借出一些款子。等有钱了,再安抚那些人就比较简单了……

    高兴是一天,犯愁也是一天,时间一晃就到了元旦。

    1980年到来的同时,之前红磡一期准房主们筹钱送去小日子做鉴定的物料检测结果,回来了……

    港岛建筑使用的戴英标准BS CP 110(混凝土结构规范)

    十七层高层建筑,基础与柱应该采用 C30-C40 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2.5 Mpa。

    而送件样品抗压强度只有28.3 Mpa。考虑敲击取样时造成的结构损伤,推断实际强度在32到35.5 Mpa之间。

    钢筋参照戴英标准 BS 4449标准。

    梁、柱主筋及基础配筋,应该使用屈服强度 460 Mpa的高强钢筋。送检样品屈服强度只有375 Mpa,属于不合格品。

    那些都属于预料之内的情况。

    只要咬死了采样不标准,或有人恶意构陷就可以不认。

    真正让人意外的是,准房主们还收到了土样检测结果。

    还不只是红磡一期工程的土样,而是整个红磡区域,包括长实持有的土地、青州英泥持有的土地,及老黄埔造船厂土地在内,共计七份送检检测结果。

    其中六份样品中检测出了二恶英、铅、镉、汞、铬、铜、镍、锌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超标,或严重超标。

    其中老黄埔船坞的土地样本二恶英达到了109 ppb 毒性当量,是安全值1的一百零九倍。

    铅超过 500 毫克每公斤、镉达到18毫克每公斤、铬超过400毫克每公斤……

    另外,所有送检样本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总石油碳氢化合物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

    普通人根本不懂这些东西超标意味着什么,但可以查也可以问。港岛有图书馆,有大学,问不出来可以请教阜外的学者和专业人士嘛。

    这一研究……坏了。

    已经不止是长实的红磡一期如何如何了,整个红磡的土地全废了。

    哪来的污染?

    红磡以前是工业区呀。

    化肥、农药、化工、冶炼、燃料、造船折腾了几十年,没有污染才见了鬼呢。

    只是眼下的人还意识不到工业污染这种事,更不知道对人体有什么样的损害。

    没人提的话,房子盖起来再搞一搞绿化,就那么着了。

    一旦被爆出来……

    哪个想得癌?

    哪个愿意患白血病?

    哪个想要畸形儿?

    黄埔老船坞的土地开发商住,是和黄重新崛起的资金池。楼盖不成了,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和黄,更完啦。

    长实的名声本就已经臭了,投了大资本在红磡拿了那么多地全废了,长实也完啦。

    青州英泥就更不用提了,生产的水泥不合格就算了,土地污染程度仅次于老船坞。

    而且,土地里还含有汞。

    那玩意稍微有点常识的现代人都知道有剧毒。

    原本即便水泥厂倒了,土地也能值一老大笔钱。现在,彻底没了价值……

    别说,老黄瓜还是很能抗压的。尽管一夜老了十岁,但居然没崩溃。依旧强打精神,应付漫天的谩骂声和四面八方的压力。

    但沈壁快疯了,港府已经疯了。

    工业北迁,老工业区改商住,缓解中心区域人口压力,是港岛近些年一直在努力推动的战略。

    启动红磡体育场项目,就是为了带活整片区域。

    现在体育场建了一半,曝出这档子事,还推动个屁呀!?

    暴怒之余,问题也出现了。

    之前爆出红磡一期工程质量有问题时,大家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明显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现在,明明准业主只是把地基样本和钢筋样本送去小日子测定,回来时怎么多了七份泥土样本的检测结果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点也不难猜,“小黑手”的杰作呗。

    某人怎么就忽然想到土地污染这茬的?

    不是忽然,早就想到了。

    拿下大屿山时,他还远没有眼下这么不差钱儿呢。大屿山一期工程,都是卖了一部分黄金换到的。

    当时也不知道后面金价会暴涨这么多,之所以敢让港府在合约里添那么多约束性条款,就是瞄准了“不可抗力”那一条。

    啥叫不可抗力?

    天灾和人祸。

    港岛会不会发生天灾,某人不知道,大概率二三十年内是没有的。

    那么,就只有人祸了。

    哪来的人祸?

    记得看过港岛迪士尼相关的一篇报道:迪士尼立项后开始勘测设计时,发现竹篙湾东北方向一家船厂遗留的土地,二恶英和重金属污染严重。

    就因为治理污染,多花了好几个亿,还多耽误了很多工期。

    有了这点“见识”打底,决定拿下大屿山之后去竹篙湾溜达一圈儿就知道了,那家厂叫财利船厂,主要生产小型风帆游艇。

    64年建厂,生意勉强还算过得去。属于不算富,但也饿不着的状态。

    不过,好日子没几天了。

    青衣岛一家叫友联的船厂已经开建,预计快则80年年底,慢则81年年初就能开工。

    同样是造小型游艇的。

    投资不小,技术实力不弱。而且是新建的,设备比十好几年前的财利船厂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可以预见,一旦友联船厂开工,财利船厂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所以,曲卓拿下竹篙湾后,给财利船厂一笔钱,让他搬走西贡或别什么地方另起一座新厂,并不是一件难事。

    等拿下财利船厂的土地,将那里规划为B实验室的主区域。临动工时忽然发现严重的土地污染……不可抗力的情况不就出现了嘛。

    现在不差钱了,履行大屿山开发约束性条款不成问题,索性把准备好的暗手用在红磡。

    不就是土地污染嘛,多花点钱慢慢治理呗~

    治理好了一片,开发一片,正好有了任凭哪个也说不出个不是的,不得不捂地的理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