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67章 天元真圣,财部议事
    应龙得此一字“准”。

    心中顿如金石落地,欣喜难抑。

    三圣齐临,天威昭昭。

    本就昭示着天庭对气运龙门的高度重视。

    如今这般大张旗鼓一统诸天。

    背后必有深远图谋。

    气运龙门之内。

    汇聚的可是自古至今、无穷时间线上所有存在过的运朝气运。

    其总量之浩瀚,便是寻常仙神也难窥其涯际!

    “那……下官斗胆,”

    应龙压下心绪,恭声再问。

    “不知能在天庭之中,获任何职?”

    此言一出。

    不仅应龙目含期许,周遭无数看似徘徊、实则凝神倾听的气运之灵,亦皆屏息。

    他们既已选择归附,自然关切自身位序。

    更何况,其中不少运朝之主手握数百上千大千世界,势力庞大,远非寻常龙庭可比。

    虽无法与应龙这等创世级先天神圣相提并论。

    但天庭将予应龙何等神职,无疑将成为他们衡量自身前程的重要参照。

    在这九品十八阶的天庭体系之下。

    他们,又将位列何阶?

    应龙伏首静候,神容恭谨。

    “应龙,尔乃先天神圣跟脚,大罗天仙道境,今率诸天气运龙庭归附,实为不世之功”

    “敕,正三品下阶官品,列真圣之列……至于官名。”

    顿了顿。

    应龙乃先天神圣,大罗天仙之境,更携诸天龙庭气运来归。

    其功赫赫,其势巍巍。

    如何安置,关乎天庭格局,牵动万灵瞩目。

    若擢升过峻——

    赐其超品尊位,虽可彰其功,却恐酿成长远之患。

    天庭九品三十六阶,乃维系秩序之纲常。

    若令应龙一步登临绝顶。

    则日后功勋更盛者,又将如何封赏?

    届时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必生骄扈之心。

    更甚者,诸天运朝之主皆以其为尊。

    若彼此勾连,结党营私,则一朝势成,尾大难掉。

    届时非但不是天庭臂助,反成心腹之患。

    若压制过甚——

    仅予中下品阶,则显天庭刻薄寡恩,寒尽人心。

    诸天运朝归附,乃开天辟地未有之功绩,若不能酬功显德,则万灵何信?

    天庭“赏罚分明”之大义根基,必将动摇。

    日后谁还愿倾心归附?

    此实为自毁长城之举。

    思之再三,度之再四。

    正三品下阶真圣之位,最为妥帖。

    其上,有二品帝君之尊、一品道君之极,如巍巍昆仑立于前。

    足可激其进取之心,葆其“更上一层”的热血壮志;

    其下,有四品真君之贵、五品星君之荣,为后续归附的各方运朝之主留有充裕余地。

    不致使后来者无阶可升,无路可走。

    如此,不上不下,不高不低,不偏不倚。

    既酬其殊功,又防其坐大;既显天庭气度,又固制度根本。

    “官名天元真圣,执掌天之元炁,协理气运兴衰。”

    卢云一言既出,如天宪定鼎。

    “臣——叩谢陛下圣恩!”

    应龙郑重行礼。

    心头巨石落地,暗自长舒一气。

    他本尊尚在玉京山古战场,与诸多上古帝君并肩血战,抵御域外混沌邪魔的侵蚀。

    天庭一统诸天之势,应龙早有预见。

    若无一尊至强权柄统御万界。

    玉京山这场牵扯神格、位格的道争,只怕还要绵延无数会元,永无宁日。

    更何况,气运龙门之内。

    受“往生诡境”污染而生的禽兽王朝,自“阎浮诡境”渗透而来的怪诞阴庭,日渐滋生。

    早已令应龙心生警兆,疲于应对。

    如今将这烫手山芋尽数移交天庭,自己领受三品虚衔,落得清静自在——

    这般结局。

    岂非一桩快意美事?

    卢云言毕,拂袖转身,兴致索然地踏出了气运龙门。

    曾几何时。

    在他初承天庭名讳、位格未稳之际,亦曾对此地怀有几分天真的憧憬,几分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今,

    在亲历深渊的诡谲、梦魇的侵蚀之后,

    卢云眼中所见。

    已是另一番图景——

    诸天运朝赖以立身、用以抵御邪祟的气运法网,在杀生阵营层层布局之下,早已脆弱如累卵,一触即溃。

    更何况。

    那冥冥之中某位不可言说的存在,所编织的“阎浮蛛网”,更具备种种超乎想象的造化之能。

    纵使天庭众仙心有灵犀。

    皆避而不谈、思而不论,

    也难阻杀生阵营中诸多太乙金仙持续为其“赋能”,不断赋予种种邪祟权柄,令其蔓延、变异、侵蚀。

    此消彼长之下。

    若无一方强硬如铁、一统诸天的势力挺身而出,重整乾坤。

    诸天运朝终将步上大魏、季汉之后尘——被悄然蚕食,直至彻底沦陷。

    试想,

    堂堂一朝之皇都,竟沦为孕育诡物、滋生怪诞的温床。

    何其悚然?何其可怖!

    ……

    天庭。

    天市垣区域。

    清微宫。

    鎏金香炉腾起袅袅紫烟。

    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依次列于左首。

    东路青金财神至北路乌金财神的四方神位排得齐整。

    五显大帝与财帛星君李诡祖等偏财神则立在右列,个个神容肃穆。

    唯独阶下站着的刘海蟾。

    一身半旧的道袍衬得身形愈发清瘦,与周围衣饰华贵的财神们相比,分明是晚辈侍立的姿态。

    玄坛真君赵公明端坐主位。

    左手按在刻满财符的玉笏上,目光扫过阶前侍立的众神,朗声道:

    “各位都到齐了吧。”

    “今日召诸位来,一是议事,二是为刘海蟾道贺。”

    “他积功迈入正七品下阶,虽只是财部末等神君,但后生可畏,日后若勤勉,未必不能挣得一路财神的位格。”

    话音刚落。

    阶下立刻响起一片道贺声。

    身着锦袍、手持玉盒的纳珍天尊曹宝率先出列,脸上堆着温和笑意:

    “海蟾,你随姚仙官修行这些年,总算没白费功夫。”

    “我这枚‘辨珍玉牌’送你,刻了纳珍司的半幅印纹,日后你核查财货时,凡有伪饰便能显红芒,算是长辈给你的提点,莫要辜负这份机缘。”

    说罢抬手一抛。

    玉牌稳稳落在刘海蟾面前的地面上,他连忙躬身拾起,忙低头道:“谢曹天尊赐宝,晚辈谨记教诲。”

    招财使者陈九公粗声笑了笑,手中招财幡往身侧一靠,语气带着长辈的直白:

    “后生可畏是真,但莫要骄躁。”

    “我这幡穗上的‘引财符’给你拆了三道下来,缝在你的道袍领内,寻常小鬼不敢扰你当值,也能帮你聚些微末财气练手。”

    “记住,财部的事,稳字当头。”

    招财使者陈九公说罢,自有随身童儿捧着锦囊上前,刘海蟾躬身接过,连声道:

    “谢陈使者提点,晚辈不敢骄躁。”

    利市仙官姚少司作为平日里护持刘海蟾的前辈,语气稍显温和却仍持分寸:

    “海蟾,你修丹道时便知‘利缘需积’,入了财部更要懂‘取予有道’。”

    “我让司里给你备了《财部司职录》,上面记着各阶神君的权责与铁律,每晚睡前读一页,比什么法宝都管用。”

    “这枚‘利市小钱’你挂在腰上,是我早年的旧物,能护你当值时少遇阻滞。”

    说完,利市仙官姚少司递过线装书与串着红绳的铜钱,刘海蟾双手接过,腰弯得更低:

    “谢姚仙官护持,晚辈必日日研读,不敢懈怠。”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