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2章 向往群星闪耀之时(14)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那有着特殊‘空寂感’的前奏在整个校园的沉寂中,悄然而逝。

    下一秒,陈昂的歌声便传遍了整个一中校园。

    “传说浩瀚星河有颗星是她。”

    “走出时间后仍然选择留下。”

    “漆昼中温柔的不像话。”

    “静守着她的遗憾啊~”

    ……

    食堂内,教职工的就餐区域,一位教音乐的女老师停下了夹菜的手,抬头望向了学校广播室的方向惊叹道:

    “好强的低音,好有质感的输出啊。”

    “我们的《歌手》‘年度歌王”,原来现场的表现比屏幕里看到的更强。”

    “哪怕用的只是学校广播室那种无比普通的音响设备,也能这么出彩。”

    “小孟这就迷上了?”一旁的一位关系比较好的老教师笑着开始打趣。

    谁知年轻的女音乐老师根本没有害羞的样子,反而很自然的回道:

    “谁又能不迷呢,我的大学群里,不管是依然从事音乐工作的,还是已经转行的。”

    “最近的话题,都是陈昂。”

    “每次出场,必有新歌,还每次面对不公,压迫,都能力挽狂澜。”

    “他活出了我们这些音乐生想象的样子。”

    “让世界再次年轻吗?”听到这话的老教师,似乎也想起了什么,他年轻时,内娱就是那么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

    年轻的女音乐老师点了点头:

    “是啊,让世界再次年轻,很棒的感觉。”

    “就是这首歌的歌名,好像是叫《暮色回响》。”

    “明明那么温柔的歌,为什么在歌名上,加上‘暮色’这个词,让整首歌,有种淡淡的忧愁感呢?”

    此言一出,周围都静了一下,毕竟专业教音乐的都有些不懂,他们教语数外,物化生,或者史地政的又哪能弄得明白。

    就在这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突然,一道温厚的男声响了起来:

    “因为他这首歌,就是为罗雯写的,从第一句开始就是。”

    此话一出,四周瞬间沉默,毕竟,罗雯这个名字,实在太敏感了。

    而教音乐的年轻女老师,一转头,看见出声的是一位外号‘大侠’的中年男教师,因为执教不久,还没混成老油子的她,倒是没太多顾虑,便好奇的问了起来:

    “嗯?大侠,哦不,是任老师,这话怎么说。”

    “怎么从第一句就是为罗雯写的了?”

    有着大侠之称的任老师轻声回道:

    "‘传说浩瀚星河有颗星是她’。”

    “人死了,就会化作天上的星星,这个最淳朴,也最美好的传说,难道大家都忘了吗?”

    此言一出,四周皆惊。

    一些个教文科的老师,更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教了一辈子书,到头来却连哪怕不识字的父母,都能教给孩子的‘对美好的向往’都忘了,变得连‘人死后变作星星’这样最浅显的传说、典故化用都看不懂。

    他们开始自省,开始找问题出在哪里。

    而也就在此刻,正在学校广播室的陈昂,双手搭在钢琴上。

    这架钢琴,是某位安武一中校友发达后,为母校捐赠的,说是为了作为过来人,想让学弟学妹们除了学习,也能体会到音乐的魅力,生活的美好,这和学习一样重要。

    曾经,出生于那种特殊家庭,从没接触过钢琴的罗雯,靠着这架钢琴,靠着有钢琴基础的李敏敏的指导,学会了钢琴,也在午间的广播时间,勇敢的弹奏过完整的曲子。

    后来,罗雯死了,后续接班两位广播员,可能是不会,可能是忌讳,在没碰过这架钢琴。

    而今天,这架钢琴被奏响,再次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

    单音钢琴的旋律依旧在循环着,就仿佛人从年轻到迟暮,逐渐放缓的心跳,让整个校园的人,都沉浸其中。

    下一秒,陈昂再次开嗓:

    “旧的秋千晃晃荡荡停不下。”

    “风卷走了满院的落叶落花。”

    “邻居家小孩吵闹声好大。”

    “可为什么我总觉得那就是她。”

    ……

    正在广播室一角拍摄的摄影师,此刻也不禁手颤了一下,凝视着坐在钢琴前,只留给自己一个背影的陈昂,满脸复杂。

    早上的他,可是见识去过罗雯生前的家的。

    而此刻的直播间内,更是因为陈昂这一段的演唱,直接成了大型emo现场。

    “明明大白天的,这歌都快给我整成网抑云时间了,陈昂在情感共鸣这一块,真的拉满了。”

    “‘旧的秋千晃晃荡荡挺停不下’,我真的哭死,陈昂的洞察力和共情能力,简直无敌了,像罗雯原生家庭那对父母,懒成这样,怎么可能在院子里搭秋千,让小罗浩至少在外边有个可以坐着,可以玩的地方,肯定是罗雯搭的啊。”

    “我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唱到人心里去了’,一个我从未谋面,也不知道长相的女孩,通过短短两段歌,形象开始在我的脑海形成了,那一定是一个多才多艺,很善良,也很温柔的女孩。”

    “都说人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我也感觉这个叫罗雯的女孩,在我脑海中活了过来,‘邻居家小孩,吵闹声好大,可为什么我总觉得那就是她’,这唱的简直绝了,罗雯死了,但通过这一首《暮色回响》,她又重新活在了无数人的脑海中。”

    ……

    广播室内,此刻的的陈昂也就在这无数人感叹,甚至连摄影师都开始共情之时。

    蓦地按下了一个钢琴的重音键,将所有的思绪拉回。

    下一秒,节奏加快,演唱加快,酝酿已久的情绪,开始递进式的迸发:

    “或许你也听过她说话。”

    ”低沉或嘶哑。”

    “那是她在倾诉她的牵挂。”

    “她也许在最后的地点。”

    “在你的身边。”

    “在你的梦魇。”

    “如果看见他请别害怕。”

    ……

    学校食堂内,高三(5)班,也是就罗雯生前就读的班级同学聚集用餐的区域。

    一位又一位的同学,有男有女,在听到这一段之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出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