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位于祁国腹地,千里平原之地。
    这里向来是祁国的鱼米之乡,重要的粮食产地。
    也正因为襄国土地肥沃,故而实力远超一般国家。
    在公子壤登基前,襄国的人口就有一百多万,国家府库更是存放了足够全国百姓吃三年的粮食。
    兵器甲胄,无不是精品。
    仅以襄国一国之力,就能组建五万士兵!
    这个数字是极其恐怖的。
    在这个年代,这个时代,祁国很多诸侯国才不过十几、二十万人。
    而襄国能随随便便拉出来五万甲士,这是碾压性的战斗。
    所以襄国之强,一直是祁国顶流。
    整个祁国一千多诸侯,能与襄国相比的诸侯就那么寥寥几家。
    童氏,庄氏,以及差一些的东北燕国。
    公子壤登基后,凭借襄国丰厚的底蕴四处征战,先后吞并周遭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
    不过五年时间,襄国的国土面积就增长了近一半,人口更是膨胀到了两百多万,比之五年前多了一百多万。
    这样的数据,这样的成绩,不论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是极其耀眼,极其了不得的有作为君主。
    公子壤自己也这么认为。
    当今天下,舍我其谁。
    然而......
    这世道变化很快。
    在数千里外的东方,一个名叫炎国的国家突然崛起。
    这个国家,公子壤是知道的。
    炎国,盛产盐铁铜,资源丰富。
    但国内农耕面积极少,故而人口不多,赋税也相对较少。
    新王登基后,更是连连失利。
    先是在和东北燕国的争锋中输了场子,被迫割让数座城池。
    而后又在与东夷的战争中失利,国土丢的不多,但国内最重要的矿藏丢了一处。
    这样一个君主,这样一个频频失败的废物,公子壤哪里还需要担心他们。
    完全没有必要。
    相比东方的炎国,倒是南方的庄氏,以及云国,更值得注意。
    庄氏是东南霸主,云国是西南霸主。
    两国虽然人口与襄国差不多,但国土面积比以前的襄国多出一倍。
    便是比现在的襄国,也要多出许多。
    不论是战争潜力,还是战争实力,都不容小觑。
    而这些年襄国主要向南方,以及东方开拓疆域,与南方的庄氏,以及云国,距离不远。
    一旦襄国扩张到两国附近,他们还能坐视不理吗?
    肯定不可能。
    所以这些年襄国的注意力,至少公子壤的注意力,一直都在南方的庄氏,以及云国上。
    直到这些年炎国的声势越来越大,先后吞并周围小国,并且让东夷人归顺,公子壤才注意到这个曾经没有看在眼中的废物。
    襄国,王宫。
    襄国的王宫远比炎国大了三倍!
    有房屋数百间,延绵数里。
    宫殿之中,满是奇花异草,奇珍异宝。
    当然,这些并不是公子壤收集,多是历代襄国国君收集,然后一代代传承到了公子壤手里。
    王宫,昭明殿。
    一位丰神俊秀,身材高挑的男子站在窗户旁。
    他一身绯红长袍,艳丽而又庄严,正是襄国国君公子壤。
    襄国尚红,故而诸侯也好,文武百官也好,服饰多以朱红为主。
    公子壤身后,宫女,宦官垂首而立,呼吸小心,双耳竖起,表现的极为警惕。
    好似只要公子壤有任何需要,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这般行径,倒不是公子壤残暴不仁,对待宫女宦官动辄杀戮。
    只是.......
    性格如此。
    在很多人眼中,公子壤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国君。
    自从登基以来,公子壤每日都要翻阅来自各自的奏疏,从未有一日中断。
    不同于以往的君王。
    襄国历代君王,哪怕是最节俭,最守礼,不贪慕的女色享受的君王,也有八位后宫美人。
    就这,已经是明君典范。
    毕竟相比那些动辄数百人后宫的君主,区区七八位后宫美人,简直太节俭了。
    而公子壤则在这个基础上,将明君,贤君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十四岁娶妻,乃是朝中大夫之女,名号桃花,又被称之为桃姬,花芯夫人。
    时至今日,双方成婚多年,公子壤再也没有迎娶过任何人!
    在他偌大的后宫之中,仅有王后一人。
    这是什么样的坚守,这是什么样的情操,这是什么样的毅力。
    不贪慕女色倒也罢了。
    公子壤对吃喝用度,从不过分追求。
    太昊1553年登基以来,公子壤从未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宫殿,也没有让臣下收集奇珍异宝,奇珍异兽。
    他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注意,都放在了襄国的开疆拓土,以及治理上。
    好似他生来就是为了让襄国强盛。
    就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
    而公子壤,也确实如此。
    他平日虽然并不刻薄,但对手下的时间观念非常看重。
    若是手下臣子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必然要严惩。
    这也是宫中宫女,宦官,非常谨慎小心的原因。
    因为一旦慢一步,就可能惹怒大王。
    当然,罪不至死,只是会被驱赶到其他地方工作。
    这对很多宦官和宫女而言,比死了更难受。
    在这小小的王宫内,等级更加森严,规矩更加冰冷。
    一旦被驱赶到别处,可就没有现在这般优渥的条件。
    正在宫女和宦官们警惕等待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传来。
    却见一位身着紫色长袍,约四五十岁的宦官步履匆匆得赶了过来。
    若是在别处,这便是不懂礼仪,非常失礼的行为。
    可在公子壤这里,截然不同。
    公子壤喜欢办事利索的人。
    这急促的脚步声,自然便是手下用心的表现。
    “禀大王,狂生供奉已经在门外。”,宦官来到室内,语速相对较快,但吐字清晰。
    “进来。”
    公子壤转过身来,冷漠地命令道。
    随着他的命令,一位儒雅不凡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正是七情六欲的弟子之一狂生。
    当年向天庭宣战后,祸乱使徒的诸多弟子就来到了襄国。
    狂生也是其中之一。
    他是朝廷供奉。
    平日里倒是不需要做什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公子壤的安全。
    “炎国是怎么回事?”,公子壤直入正题,丝毫没有寒暄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