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6章 入营,秦琼忧愁
    面对众人集体性质的拱火行为。

    李斯文清了清嗓子,准备给自己辩解一二,捞功可以,可若代价是拼命,那就百般不值得。

    可还没等他开口,前来送别的人群中,便骤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不舍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苍凉的战歌响彻云霄,侯杰几人齐齐后退一步,扯开嗓子唱起了秦腔,与众声相合,惊起一片寒鸦: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那五音不全的破锣嗓子,在平日里定会惹来众人哄笑。

    可在今日愁苦不舍的气氛衬托下,却直唱得叫人眼前一花。

    刚成家的小夫妇相拥而泣,颤颤巍巍的阿婆拄着拐杖,紧紧攥着儿孙的衣袖不肯松开...

    哽咽声中,城外军营传来的嘹亮军号,划破了这压抑的气氛。

    饯别开始,一匹匹战马踏碎雪泥,载着即将远行的将、卒疾驰离去,只留下满地泥泞。

    程处弼突然挤出人群,怀里还搂着一古朴木匣,走到李斯文面前递了过来:

    “二郎,这是阿耶当年用过的护心镜,他说这次用不上了,就让你先用着,等你回来再亲手还给他。”

    木匣表面,篆刻的云纹早已被摩得发亮,满载着长辈的期许——活着回来!

    侯杰等人也从身后掏出个油纸包,表面还沾着晨露:

    “知道二郎你嘴馋,肯定吃不惯军营的大锅饭,昨晚哥几个去城东摘了半宿的梅花瓣,今早才新鲜出炉的。”

    前世身为医者,李斯文自认是见惯了生离死别,心已经和手术刀一样冷。

    可在众人情绪的感染下,此刻却突然觉得鼻尖泛起了酸涩。

    郑重的接过木匣和油纸包,走到马匹身侧,将之安放在马鞍下的行囊,动作轻柔。

    而后,李斯文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兄弟们抱拳一拜,沉声道:

    “诸位,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待今年的山花开得烂漫时,定叫长安城里大摆宴席,庆某凯旋!”

    说着,李斯文翻身上马,再次拱手:“诸位珍重!”

    “珍重!”

    马声嘶鸣中,众人眨也不眨的目送李斯文疾驰远去,心情虽有些伤怀,但终究不像女子那般外显,一声‘珍重’便足矣!

    刚下渭水桥头,一袭俏丽的身影便映入眼帘。

    郑丽琬正立于马车一侧,鹅黄襦裙在风中轻摆。

    终于在人群中寻到李斯文的身影,郑丽琬微转俏脸,发间步摇随着转身的动作而晃动。

    迎上了李斯文的探寻目光,万福礼后嫣然一笑:“祝君武运兴隆,功不唐捐。”

    李斯文微微一愣,实在有些意外。

    朝她点头当做回应后,便猛地一甩马鞭,战马嘶鸣着加速,朝着金光门外的军营奔去。

    渭水桥外不足数里,营帐连绵,旌旗猎猎。

    此时天色尚早,但已经有近万人马来此报到,人喊马嘶,显得有些纷乱。

    锅炊升起的炊烟混着马粪的味道,呛得人眼泪直流。

    才刚翻身下马,等候已久的柴哲威便大步而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

    见李斯文站稳后第一件事,便是用袖口狠狠抹了把眼泪。

    柴哲威为之一愣,在心里直呼,李二郎真性情也,但此时根本顾不上寒暄,直言道:

    “蓝田公,秦帅有令,命你即刻去中帐议事。”

    军令如山,虽有些好奇何事如此着急,但李斯文也顾不上整理衣冠,将缰绳交给门口的亲卫后,点头道:

    “带路。”

    两人一路穿行,期间不断有军卒投来敬畏眼神,私语着这位少年侯爷的丰功伟绩。

    走到中帐,因为在帐外守候的,都属于翼国公府选出的亲兵,认出李斯文后,直接掀开牛皮帘放行,压根无须通报。

    帐内弥漫着浓重的艾草味,用来驱赶臭味、还有随之而来的蚊虫。

    走进中帐,见秦琼正掐着鼻梁,眉头拧成个 ‘川’ 字,案几上堆满了各式文书。

    见李斯文终于赶到,他朝旁边的胡凳努了努嘴:“既然来了便入座。”

    嗓音不大,但能听出异常心累。

    李斯文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案几上的军报,有些诧异的问道:

    “秦帅在看什么,军报?还没拔营就有坏消息了?”

    听到李斯文用职务称呼自己,实在显得生疏,秦琼心生不喜。

    但转念一想,尽早改了称呼,也省的被人揪到小辫子,传出李斯文仗着关系胡乱行事的风闻。

    索性便由着他的意思。

    “你自己看吧,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事。”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加上中帐里只有他们叔侄二人,秦琼也不打算避嫌,直接变把手里军报塞给李斯文。

    等他看了半晌,这才扶额叹道:“陛下不是从军器监拨了八千弓弩、三万旱天雷嘛。”

    “结果李崇义那小子,今天才传来密信说铁料告急。”

    “幸亏问题发现得早,他及时去城中各处铁匠铺征收,但过去一夜,还差了整整五千的旱天雷!”

    秦琼张开五指,按理说这么大的疏漏,早该汇报上去弹劾一笔,但谁让之前,欠了李崇义一份人情。

    “这不,写信过来,字字恳切,求某先别着急弹劾他...”

    一听这话,李斯文纳闷的咂了咂嘴:“五千的缺口,李崇义早干嘛去了?”

    以之前李崇义表现出的谨慎性子,按理说不可能出这种差错。

    难道是有人暗中记恨军器监的查账一事,特意下的绊子?

    不太可能,现在正是严查的时候,除非是大聪明,否则不可能带着三族玩命。

    快速浏览了一遍军报,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大腿。

    从现有情报上看,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因为之前大雪封路,近期又有大事耽误,导致城里储备的铁料数量有限。

    哪怕军器监的工匠们能人辈出,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来回翻看了几遍,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铁匠铺,全都记录在册。

    只是...李斯文始终没从信上找到‘长孙’的字眼,奇道:

    “长孙家这是想不开了,找死呢,军器监的紧急调配都敢不从?”

    “真不怕把李崇义逼急了眼,告到陛下那里来个同归于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