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6章 三辞三让,老传统,不得不尝
    只是...就在李斯文语气坚决的婉拒时,李二陛下突然憋不住得笑出声来。

    才疏智浅,出身寒门...亏你小子说得出口,甚至不惜祸水东流,把矛头转向房、萧两人身上。

    只可惜,姜还是老的辣,这俩人已经提前把路给你堵死了。

    在李斯文一脸探寻的注视下,皇帝惋惜的啧了啧嘴,幽幽而道:

    “爱卿有所不知,由你担任主考官,正是朕与房、萧两位爱卿共同商议出的结果。”

    什么?

    李斯文突然瞪大双眼,心里已经骂开了花。

    这俩老东西,心里分明清楚这位置烫手,绝不能接,谦让自保也就算了,把文哥推出了顶岗算怎么回事?

    选择性忘记了刚刚,自己打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主意,卖力向皇帝举荐二人的举动。

    同时将这俩老不修记在小本子上,准备将来一有机会,便大肆回报一二。

    李斯文心思急转,正准备张嘴婉拒,李二陛下突然咳嗽两声,语气里带上些威严,不容李斯文拒绝。

    “吉时已定,就在九月大当天,宜祭祀、开光、出行,正合科举所需。

    房相已在统筹六部,事务繁忙,萧瑀更是忙着编纂科目,脱不开身,所以才向朕推荐了爱卿这位能臣。”

    “陛下...不是臣妄自菲薄,有失圣恩,主要是这事吧...”

    李斯文啧了啧嘴,摊手耸肩,摇头叹气:“臣曾前往太史局,请得天师解字。

    却不巧发现臣与长安八字不合,风水相悖。

    只要在京城待久了,便会引得连番祸患上门,而重开科举一事关系重大,臣担心会闹出事端,坏了陛下的好事。”

    “呵...”

    见李斯文为了拒绝这个差事,竟不惜自污,和这些神神叨叨的风水八字扯上关系。

    李二陛下怒极而笑,眼神也变得锐利,语气坚决道:

    “爱卿所言差异,这制科能成,是卿贡献的活字印刷铺路顺延,更是卿顶着门阀世家的压力,修建书坊,广开销路。

    除了爱卿,没有人会更清楚,朕想要的‘寒门英才’到底是什么样?”

    李斯文还想再劝,却见李二陛下突然一挥大手:

    “至于爱卿忌惮的风水、八字问题,无伤大雅。

    朕既为天下至尊,自有口含天宪,之能,朕会另书一封诏书,为爱卿保驾护航,消灾避难。”

    李斯文叹了声,有一有二不能再三,皇帝都已经劝到了这个份上,自己还能怎么办,认命呗。

    当即挺直腰杆,目光灼灼的与李二陛下四目相对,赫然而道:

    “既是陛下旨意,臣自当尽力而为。”

    见这小子总算点了头,李二陛下心里稍稍放松,从案上堆叠如山的折子里拿起一份奏折,递了过来:

    “爱卿先别急着动身,看看这个。

    折子是前些天吏部呈上来的,详细记录着各地报名的士子名单,寒门子弟占了足足七成!

    不难看出,这些人都是托廉价书之福,才能在短时间内追上世家贵子的脚步、寄希望于科举拔得头筹,将来效力朝廷。

    他们信任你,更甚于那些士族老臣。”

    花花轿子人人抬,对于皇帝的恭维,李斯文不可置否,但也不会全面相信。

    翻开奏折,指尖划过‘山东籍崔仁师’、‘瀛洲李义府’、‘荆州柳生’...

    这些眼熟又陌生的名字,忽然想起自家那位书童王骆。

    再过几年,做梦都想当个好官的王骆,必然要站在科举考场里,与同龄人一试高下。

    就当是给自家人试试路...

    如此想着,李斯文心里的抵触渐渐软化,却还是忍不住的提醒一句:

    “陛下,臣担心...世家会借机生事,比如考卷命题、阅卷标准,他们定会挑刺。”

    “挑刺便让他们挑。”

    李世民冷笑一声,“朕已经拟了旨,制科阅卷由萧瑀牵头,再从国子监选三位寒门出身的博士当副手。

    试卷编撰完成后,所有考官软禁皇城,不得外出,考卷糊名誊录,全程由禁军看管。

    若有士族敢干涉,朕便以‘扰乱科场’治罪!”

    王德适时端来两杯热茶,茶汤冒着热气,映得李世民的眼神格外坚决:

    “彪子,朕知道你怕当挡箭牌,但这次,朕会站在你身后。

    只要你把制科办好,让寒门子弟能真正走进朝堂,朕就算得罪所有世家,也值了。”

    李斯文接过茶杯,暖意从指尖传到全身,默默长叹一声。

    虽说陛下并不打算卖了他,把他推出去当世家的靶子,但想借此机会给寒门子弟大开方便之门,又如何容易。

    结果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这么落在了自己头上。

    但既然来都来了...李斯文起身拱手,声音比之前坚定几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臣定不辱使命!”

    见李斯文总算是应下试院之事,李世民不喜反忧,长长叹了口气。

    指尖在案上的粮草奏折上敲了敲,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决定听听,这位福将对此事有什么妙招。

    叹了声,语气带着几分沉重:“试院的事暂且聊到这里,眼下还有桩更急的要事与爱卿商议。

    兵部来报,陇右北境与突厥残部仍旧小摩擦不断,西线还要接济吐谷浑降部,抵御吐蕃反击。

    可眼下...国库储备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月有余。”

    李斯文心里一沉,虽对行兵布阵不太精通,却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若后续粮草断了,再怎么精锐的部队也扛不住士气低落的问题。

    更别说,皇帝嘴里的陇右北境,就是便宜老爹驻扎的并州!

    值得一提的是,隶属开元十六道中,河东道的并州,如今还未曾与陇右道分割。

    至于与突厥接壤的丰州安北都护府,现在还在胡人治下。

    而在开元年间,已经归属大唐腹地的并州,现在就是大唐边境,汉、胡两族交战的前线。

    回忆半晌,李斯文迟疑问道:“臣记得...司农卿专门负责粮草调度一事吧,这人就没递来什么对策?”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