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8章 秋闱再临
    摊丁入亩!

    地丁合一!

    是否裨益于庶民百姓,稍稍一算就清楚了,就知道了,就明白了,那些豪强之家……不清楚?

    不可能!

    那些人家算账的时候,更加精明!

    佃户租赁他们的田地,等到收成的时候,算的比谁都清楚!

    新政落下。

    一岁上缴不过先前一倍、两倍……,听上去很多,对他们而言,很多吗?

    根本不多!

    那些人家,一次吃酒盛筵,花费都不止那个数!

    现在也就每岁多出一顿饭、两顿饭的钱,他们就受不了了?怎么就受不了了?

    着实太贪心!

    宁愿当做剩饭剩菜一样的扔出去,也不愿意配合朝廷施为这等利国利民的新政!

    都已经坐拥那般财货了,还如貔貅一样。

    着实可恨!

    再想着报纸上廉访使暗查所得,更为令人恼火了。

    庶民百姓之家,一岁负担减轻太多太多,节省出来的银子,也许只有一两左右,看似不多,实则……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肉!

    如今市价三十文左右,时而多一些,时而少一些。

    一两银子,可以买三四十斤呢!

    一斤肉,足够普通人家吃上好几天的,甚至于可以吃十天半个月,更为节俭的,一斤肉吃一个月都吃不完。

    三十四斤……一年都吃不完。

    江南的本色阔白棉布,一匹也就三四钱银子,扯上十尺,也就一钱银子左右,足够寻常人家做衣裳了。

    若是他们那里有百草味之地,一两银子,可以入内数十次乃至于百次以上。

    对普通人家,影响很大。

    而对于豪强绅衿之家,仅仅一两顿饭的开销!

    这般!

    他们都受不了?

    岂非可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们一次盛筵的开销,寻常人家一年、数年都挣不到。

    每一次盛筵剩下的饭菜,猪狗所吃都比寻常人家过年过节吃的还好。

    那是……不对的。

    不正常的。

    不应该出现的。

    地丁合一的事情,朝廷必须大力推进,有料到会遇到阻碍,真的想不到直隶就有!

    这里是什么地方?

    也有阻碍?

    岂非……滑稽?

    涉事的地方官员,都该杀,必须好好的杀一批,将那些人杀的心中害怕,如此,就可以方便做事了。

    “鲸卿!”

    “我接下来准备写一篇文章,好好羞一羞那些官员,羞一羞那些安享富贵荣华的地主绅衿之家!”

    “朝廷也该对那些人有严厉的处置!”

    “他们能够有如今的富贵,是朝廷给的,是天下给的,一个个不事耕种,却吃着最好的五谷之物。”

    “一个个不事生产,却穿着最为华丽的衣裳。”

    “现在还如此对抗新政?狼心狗肺,利欲熏心之辈也!”

    “……”

    观鲸卿在看报纸,淳峰说着不停。

    若不说,那些愤怒之意淤积心中,着实不痛快,着实不舒服,自己不仅很生气,还想要打人!

    还想要骂人!

    如果手中有刀,说不定还要杀人。

    着实可恨!

    念叨那些人,更加厌恶之,等着吧,等将来自己外放了,非得好好收拾那些为富不仁的人。

    当然。

    鲸卿所言,也是有理的。

    外省外地一些地方推进的不错,一些官员还是不错的,一些地方绅衿之家还是有心的。

    终究!

    为数不多。

    若是极多,若是占据大多数,那么,陛下的新政早早就施行天下各地了。

    “哈哈哈,忠岳兄,息息怒。”

    “勿要着急,先看看朝廷如何处理。”

    “再决定是否写文章。”

    “不过,若只是羞一羞那些人的文章,还是无碍的!”

    “……”

    “《大楚日报》,各省各地的事情都有一些。”

    “江南也有水灾了,西湖的堤坝都冲垮了,西湖的堤拔貌似年年修缮,年年都不太稳。”

    “水泥应该用在上面了吧?”

    “……”

    淳峰对于地丁合一的钱粮计算,大体那般,非如此,陛下也不会决定将此策落于天下。

    地丁合一!

    也算是别样的财富分配,也算是别样的土地改革,这样的新政之下,一些想要更多土地的地主,肯定要好好想一想的。

    土地越多,需要上缴的税银越多。

    而一些庶民百姓,也可以减轻负担,稍稍有些积蓄,便可买田了,对于天下的稳定,是有莫大好处的。

    虽不说彻底解决土地之事,大大缓解还是能够做到的。

    至于说忠岳兄写文章点评那些事,暂时不写为好,先看看朝廷的风向,万一和朝廷的意思不一样,就不太好了。

    只是单独的羞一羞、骂一骂……完全无伤大雅。

    报纸上既然刻印这般事了,无疑……解决之法就要出来了。

    报纸上的其余事,也是不小,能够从各种讯息挑选出来,已然明证特别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出意外,杭州府的一些人要倒霉了。

    “年年修,年年有损。”

    “不只是西湖提拔,还有江南另外一些地方的山路,动不动就说山中泥石将其冲垮了,需要重修。”

    “编书之故,我多有翻阅云贵川地的卷宗,相似之事很多。”

    “朝廷下拨的银子,不知道有多少落于实地,派御史去探查,也大都没什么结果。”

    “若说其中没有蠹虫,我是断断不信的。”

    “不过……,报纸上的好事好消息也有一些。”

    “若都是糟心的事情,都觉天下糜烂如此了。”

    “嗯?”

    “李乐山!”

    “又有李乐山的消息了,临近秋闱,李乐山应国子监之邀,前往国子监授课,前往的生员不少。”

    “这倒是一件好事。”

    “李乐山才学不差的!”

    “……”

    《大楚日报》已经快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也有知晓,大体上,三分其一的弊病之事,其余则是各省各地的一些喜闻乐见之事。

    如总督衙门惩处了巡盐道的贪官!

    如地方县令将山贼悍然剿灭!

    如临近秋闱,各地生员的境况!

    ……

    西湖堤坝的事情,自己早年在福建老家的时候,就有耳闻,动不动就坏了,就被水势冲垮了。

    不得不重修。

    在江南都不是什么秘密了。

    就算每隔几年杀一批人,也是无用,总有不怕死的官员向银子上面扑过去!

    死都不怕了,还能怎么样?

    真不知道那些官员是怎么想的!

    话语间,收拾心情,缓缓的放松脏腑之气,取过《京城日报》,随意翻阅,一事入目,不由奇异。

    李乐山?

    他!

    报纸上又有他的消息了,这个月以来,还真是不少,相连的事情也都是不错的。

    颇合长乐公主的仁德慈善之意。

    一览上面的版面刻印之事,是关于秋闱的。

    秋闱!

    的确要到了,再有半个多月就到了。

    三年一次的乡试,许多生员都等着的,希望取中举人,以窥明岁的会试!

    李乐山前往国子监授教,引来许多生员去聆听。

    是一件好事。

    李乐山之才,教导生员之人,还是足够的!

    美人图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