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此举,令得众将士既振奋、又激动。
    但见陛下已向着他们高举起酒樽,康宁长公主、以及众将士,也纷纷举起酒杯:
    “陛下谬赞,臣等不辛苦!
    愿精忠报国,誓死效忠陛下!”
    康宁长公主高举酒杯,肃声道。
    而随着康宁长公主这位主帅此番话落,众将士也都整齐划一的山呼道:
    “愿精忠报国,誓死效忠陛下!”
    ……
    一时间,这声“愿精忠报国,誓死效忠陛下”,可谓是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将士们激动而兴奋,怀揣着满腔的热情,道出了这句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以抒自己的壮志与豪情。。
    见状,高举着酒樽立于康宁长公主、以及众将士身前的李元珩朗声而笑:
    “好!好!好!
    众卿,且满饮此杯!”
    言罢,李元珩已是一仰头,将手中高举的酒樽,一饮而尽。
    旋即倒扣着酒杯,向着众将士面前一扬,示意他这个敬酒的,已将这杯中酒给饮尽。
    见状,康宁长公主当即将手中的美酒,给一饮而尽。
    众将士也没有废话,当即也是齐齐一仰头,将手中的酒给饮尽,一滴不剩。
    笑话!
    这可是陛下向他们敬的酒呐。
    怎么可能剩下?
    哪怕只剩下一滴,那也是暴殄天物!
    此时此刻,众将士心中无比激荡:
    能得陛下亲自敬酒,这可是天大的殊荣。
    更是不上的荣耀。
    这可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梦到的好事儿呢。
    啧啧,值了!
    真的值了!
    就今日,得陛下亲自相迎、亲自敬酒——
    这等荣耀,就值得他们往后吹一辈子的了。
    嘿嘿。
    一时间,气氛已经达到了顶点。
    而李元珩,也并不想让大军在此久留。
    他是迎大军入城的,不是来沽名钓誉的。
    大军凯旋,迫切需要的,便是休整。
    早些回城,众将士也好早些回去休息,早些和家人团聚。
    “时辰不早了!朕这便迎众卿回城!”
    将手中酒樽,往方进忠手中捧着的托盘上一递,李元珩朗声道。
    此举,得到了众将士们的积极响应。
    乍一闻得陛下此言,众将士肉眼可见的越加喜悦起来。
    说实在的,连日的征战与回程上的跋涉,他们都有些疲累,更兼思念家人,都盼着早些回去和家人团聚,好好休整一番呢。
    帝王此言,倒是正在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了。
    而闻得李元珩的话,康宁长公主李玉华也是含笑点头:
    “陛下说的是!是该回城了!”
    说着,康宁长公主便是将手中酒樽递还给一旁的小内侍,转身作势便欲上马。
    而见状,李元珩却快步来到马前,挥开一旁欲去牵马的小内侍,道:
    “朕来!”
    说话间李元珩便亲自牵起了那匹马。
    末了,又对身后的康宁长公主李玉华挥了挥手:
    “姑母,快上马吧!”
    康宁长公主见状一怔,旋即,便微笑着点了点头,向着帝王一抱拳:
    “臣谢陛下!”
    说着,她便几步来到马前,一跃而上马背。
    众将士们瞧见这一幕,也是一怔,旋即,便越加的激动与兴奋起来:
    “看到了么?陛下亲自替大将军牵马了呢。”
    “陛下如此礼遇——
    值了!真的是值了!
    不枉我等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
    “是啊!是啊!
    愿精忠报国,誓死效忠陛下!”
    “誓死效忠陛下!”
    ……
    大军中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到得最后,便转化为整齐划一的“誓死效忠陛下!”。
    而听得将士们这一声声,慷慨激昂的话语,李元珩唇角微勾,而坐于马上的康宁长公主李玉华,却是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
    姑侄二人彼此对视一眼,李元珩这才退后几步,正色道:
    “朕这便迎众卿回城!”
    说着,李元珩便在方进忠等宫人的簇拥下,返回御驾前,而后,登上御驾:
    “起驾!”
    李元珩挥手高声道。
    闻言,宫人们高声应诺。
    下一刻,御驾缓缓前行。
    见状,康宁长公主李玉华也是扬手一声令下:
    “众将士听令!
    即刻前行。
    咱们进城去!”
    闻言,众将士立时欢呼雀跃,齐齐应是;
    “是!大将军!”
    “启程!”
    “进城咯——”
    ……
    京城中
    纵使沿途都有兵士把守、戒严,却也完全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
    听闻今日,康宁长公主将率领大军凯旋回京,天子更是一早便前往城外迎接康宁长公主、与众将士,百姓们也很是兴奋。
    一大早,京城内的百姓,便自动自发的聚集,早早等候,夹道相迎,只为欢迎大军凯旋。
    这不,此时的城门口,乃至去往皇宫这一路,早已聚集了不少百姓。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城门口那边终于有了动静。
    但见明黄色的御驾,在一众侍卫与宫人的前呼后拥之下,缓缓驶入城门。
    “快看!
    那是陛下的御驾!
    陛下的御驾到了!”
    有百姓一眼就认出了皇帝陛下的御驾,不无兴奋的道。
    下一刻,又有同样兴奋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那是凤驾吧?
    御驾后头还跟着凤驾呢。
    原来不止陛下亲自去迎接了凯旋的大军,皇后娘娘也去了!”
    人群之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随着御驾与凤驾,接连而过,凯旋的大军也缓缓入得城内。
    见状,夹道相迎的百姓们再次激动起来,场面一片沸腾:
    “啊——,大军来了!”
    “你们看,那是康宁长公主啊!长公主殿下真是英姿飒爽!
    长公主殿下威武!”
    “凯旋的众将士,都好生英武啊!”
    “这些就是咱们的英雄!保家卫国的英雄!”
    “欢迎英雄凯旋回京!”
    ……
    百姓们热烈的讨论着,叽叽喳喳,对着康宁长公主与一众凯旋的将士们交口称赞。
    最终,原本议论的声音,整齐划一的转化为了此起彼伏的——
    “欢迎英雄凯旋回京!”
    百姓们大声高喊着、欢呼着,热烈欢迎凯旋而归的大军。
    更有那激动的百姓,将早已捧在手中的鲜花、果子等物,齐齐抛向大军,用实际行动,表示对这些凯旋的英雄们的欢迎:
    “欢迎英雄凯旋回京!”
    “欢迎英雄凯旋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