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在班级里不是一个活跃的人,很多消息她都不知道。
    但是寝室里的人比较关心这些消息,她们把各种各样消息源源不断的传给李向南。
    李向南刻意的和大家提起孟闻道,大家就比较留意有关他的消息。
    孟闻道是下乡知青。
    他的体格是偏瘦弱型的,就他的体格,要是干农活的话,能挣出自己的口食应该很难。
    打听到消息的夏明丽笑了。
    “你真猜对了?
    他真没有实打实的干农活。
    听说他是大队的记分员。”
    李向南思维发散出去。
    不管是她小时候生活的农场,她现在生活的村子,以及她所看过的那些小说。
    记分员绝对是工分不少又轻巧的活,没有点关系或没有本事的是干不了的。
    很多都是村长或者书记的亲属。
    或者有特殊身份的人。
    或者是出自村里特别有根基的人家。
    总之你一个外来的知青要想当上这个记分员很难。
    因为这个活又不是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小学毕业的人都可以干。
    知青当老师的常见。
    没有任何关系就能当上记分员,李向南还头一次听说。
    也或者是因为他有关系,才能当上记分员的。
    那孟闻道是有什么关系?
    或者他本来就是回老家当知青的?
    李向南这么想的就问出来。“村里领导是他的亲戚吗?”
    “怎么可能?
    孟闻道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卢芳芳说。
    “你怎么这么确定?”李向南反问她。
    “他自己说的。
    孟闻道很有追求,很有理想,积极向上啊!
    尽管他从来没有去过农村,甚至身边都没有农村亲戚说农村是什么样的。
    他自己说的他抱着这个理想投身农村的。
    还记不记得他自荐当班长的时候,那是演讲了,他说这话就这么慷慨激昂。
    听见他这话的不止我一个人吧!”卢芳芳问大家。
    “我就听见过。
    他自己说的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了。”夏明丽补充道。
    显然的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充满激情和高傲的。
    这人还真有意思。一个上学补贴都想往回家邮的人他高傲什么?
    他往家邮钱的时候也是很骄傲的。
    因为他家兄弟姐妹比较多,他当哥哥的想对弟弟妹妹好点。
    那就是一个假、大、空的玩意儿。
    “那他没结过婚吧?”李向南总觉得这里有事。
    夏明丽:“没有吧。
    他拒绝女同学的时候说他不想考虑这个问题,他没说他结婚了……
    可惜看不到档案,档案上才是准确的。”
    李向南心想,那可未必。
    在农村结婚不扯证的人有的是。
    没办结婚证,那户口上就是未婚。
    “向南,你怎么这么关心孟班长的事儿了?”钟淑琴觉得好奇。
    “这件事情我不知道是谁做的,但我总觉得孟班长好像有怀疑的人。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被坑这一回我就长记性了,我不得多长个心眼,留意留意吗?
    要是能猜出来孟班长怀疑是谁就好了!”李向南给自己的打探找个理由。
    魏海燕没有说话。
    她觉得李向南的说的理由就是随便说的,真正的理由应该不是这个吧。
    没说一会儿话,就到熄灯的时候了。
    李向南躺在床上,但是脑袋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
    能有什么办法看一看孟闻道的档案呢?
    看看他是在哪里下乡的。要是能去调查一下就好了。
    通常他这个年龄,应该结婚了。
    李向南很想知道他真的到底有没有结过婚。
    还有,韩静那里,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李向南让她蹦哒的好心烦啊。
    这件事情没有调查出结果,但是学校比以前更注重安全了。
    说实话,这也让学生们觉得心安。
    李向南每天都很忙,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讲的。这是需要备课的。
    况且没有他们现在能使用的教材。
    每一个节课要讲什么都要李向南自己安排。
    前后的知识还要贯通。这样所用的时间就要多一点。
    好在学校非常支持他们学生的学习。
    英语系的教授们,准备给他们这些业余的学生专门安排学习大纲。
    有了大纲之后,李向南能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