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的谢青生、赵局长等人,看着张天的身影越来越越小,终于消失在视野之内。
    谢青生的眼神满是热切,向往不已。
    他已可以慢速飞行,寿命又大大延长。
    若是更进一步,未来未必没有肉身登月的可能。
    但赵局长、宋外长等人,就只剩下感慨和唏嘘了。
    他们连磁力境都不是,此生只能望天兴叹。
    若是将来航天技术发达了,或许还有乘坐宇宙飞船登月的可能性。
    …………
    张天这边。
    上到半空,遥遥看到西牛贺洲这边,有数枚火箭升空。
    拽着数条白色云气,进入太空。
    根据张天的安排。
    东方这边,也会在一两天之内,发射一个月球舱上来。
    月球舱早就有成品,只是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做技术论证。
    既然不需要考虑安全着地,也不需要其他设备。
    单纯的存放生活物资,倒是费不了多少时间。
    世界的其他民众,以为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在角逐太空,更多的信息无从得知。
    随着高度的升高,快要进入亚轨道。
    张天开始感觉呼吸不畅,开始用磁引二合力,激发“半步强核之躯”。
    上到太空。
    张天略一回首,看了一眼脚下的蓝色星球,便径直朝月球飞去。
    一般的地外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几圈。
    一来是调试设备,若是有故障,在近地轨道发现能及时排除。
    二来是借助“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以节约能量。
    张天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无需经过这些繁琐步骤。
    上太空之前,是用反引力脱离地心引力。
    到了太空,张天开始感应月球引力。
    然后体内的磁引二合力开始旋转,以地球引力为推力,以月球引力为牵力。
    一推一牵之间,加速度远超地球上的所有航天器。
    转眼之间,就达到了百倍音速,并且还在持续加速。
    在飞行的同时。
    张天还要释放庞大的感应磁场,形成一个方圆上百公里,360度无死角的球形观察区域。
    太空上的陨石速度极快,可达每秒数十公里。
    在这样的速度之下,再小的陨石携带的动能都极其恐怖。
    自己被砸一下不会死,但肯定不好受。
    上百公里的监测距离听着很远,其实留给自己的反应时间不过一两秒。
    若是普通的航天器,就算监测到要撞上了,想变轨也来不及。
    但对任何一个磁力境以上的强者,这个时间绰绰有余了。
    太空空旷无比,撞上陨石的概率极小。
    普通的航天器,出于成本和技术考虑,只能将安全寄托在运气上。
    自己有能力,那就不能将生命安全交给运气。
    地球的卫星成千上万。
    偶尔有几颗卫星监测到张天掠过的身影。
    不过,张天的速度太过夸张,卫星的摄像机没有这么高的帧率。
    只能在镜头里看到一个的模糊人影,一闪而过。
    顿时在地球的UFo爱好者圈子里,掀起一片热潮。
    普通民众连“仙人法身大战外星人球形飞船”的壮观场面都见过了,这么点似是而非的影像照片,根本没人关心。
    月球离地球太近,肉眼可见。
    张天倒不需要用“心照”境界心算轨道数据,只凭着感应的引力方向一直飞就可以了。
    以后如果飞向火星、木星,甚至其他恒星系等遥远的天体,就不能只凭着引力感应乱飞了。
    太阳系内,张天能够感应到各大天体的引力。
    迷失倒是不会迷失,但乱飞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必须要计算天体轨道,做好提前量才行。
    如果是恒星际的飞行,无法感应到另一个恒星的引力。
    对天体轨道的计算要求,只会更高。
    在星际领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那都不叫失误,叫成功。
    而且是极大的成功!
    张天一边以几百倍的音速飞行,一边胡思乱想。
    不到一个小时,已经越过了地月系统的拉格朗日平衡点。
    此时已经离月球较近。
    张天一边开始慢慢降低速度,一边开始心算月球经纬度。
    随身带的智能手环,有一定的防辐射设计,但并不是很强。
    当初工作的九重天酒店,是在近地轨道,处于地球磁场的保护范围。
    因此,整体的工作环境,宇宙射线不会很强烈。
    加上在九重天内部,有舱体的保护。
    出舱作业,还有宇航服。
    智能手环的设计,就没有考虑到地球磁场外的工作环境。
    张天怕智能手环损坏,只得暂时放在一个屏蔽金属盒里面。
    等过几天,生活舱送上来之后,再存放在生活舱里。
    张天早有心理准备。
    这是肉身横渡虚空的必经之路。
    随着自己的境界越来越高,将来要去的地方,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劣。
    科技产品很有可能跟不上自己的需求。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纯靠自己的肉身硬扛。
    眼前计算月球的经纬度,就当是开胃小菜了。
    张天以眼为尺。
    在心里将整个月球标上数字。
    月球的纬度,是基于自转轴,以赤道为0度,向南北极延伸。
    而经度则有些特殊。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其正面始终朝向地球。
    于是,人们就将月球正面的的中心子午线,人为划分0度。
    一旦确定了经纬度的基线,其他的就容易计算了。
    张天迅速在心中定位到,当初设定九重天坠落的坐标。
    随即身形一个转向,以几百倍的音速朝坐标飞去。
    到了坐标上空五百公里的位置。
    张天居高临下,看了一眼坐标所在的区域。
    心中顿感不妙。
    坐标所在的位置,不但没有看到九重天,也没有看到任何撞击的痕迹。
    难道自己离得太高了,肉眼看不清楚?
    还是自己心算的坐标,跟原来时空确定的坐标有偏差?
    又或者是九重天最后坠落的时候,出现故障,导致跟程序设定的位置偏差很大?
    张天缓缓降落,放眼观察。
    为了不让地球的人用望远镜看到,九重天坠落的坐标,当初是设定在月球背面的。
    月球背面只是永远背向地球,并不是指它永远黑暗。
    随着太阳、地球、月球等位置的变化,也会接受到阳光的普照。
    张天故意挑这个时间飞天上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等月球背面的白天时间。
    若是来的时候是黑夜,肉眼什么都看不到,光凭感应磁场寻找,不知道得找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