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装备,他们都不会反。
    正如大汉的百姓一样。
    只要让他们吃饱饭,不冻死。
    他们就不会反。
    他们要求的并不多。
    秦羽不仅仅让他们吃饱饭,还让他们穿暖,最重要的是,还给他们活干。
    太好了。
    所以,大汉的百姓拥戴他。
    冀州越来越强大。
    又扯偏了。
    安丽娜很感动,在秦羽的示意下跟随秋菊从蔡琰开始,一个个见。
    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秋菊又教给她用秦羽的私人用品。
    系统给的,只允许秦羽和秦羽的妻子用。
    一夜无话。
    安丽娜次日坚持起床和诸位姐姐见礼。
    她可不能来第一天就不守规矩。
    秦羽拉都没拉住。
    年关将至,灵寿城异常的热闹。
    前几日,工学院又推出了烟花。
    在城外的烟花展示上,吸引了大批量的百姓去观看。
    第二天,烟花就被卖爆了。
    供不应求,更不要说还有见到有利可图,就大规模采购的商人了。
    不过,这些商人想要采购烟花,也是要经过华夏商行的。
    最赚的,还是华夏商行。
    就这,华夏商行还是限制了销售额。
    先紧着灵寿城卖。
    然后再说秦羽统辖之地的各大州郡。
    次日。
    荀彧神色含笑。
    “主公,主公,海军回来了。”
    和荀彧一起的还有郭嘉。
    这位兵部侍郎才是掌管各部兵马的官吏。
    他在匈奴,兵部的事情自然是要荀彧代管。
    但他回来后,就直接交到了他的手上了。
    “回来了?
    现在已经抵达渤海了?”
    秦羽神色大喜。
    海军带的信鸽应该还有一只。
    但他们一直保留着,没有用。
    生怕万一返程遇到什么事故,还能用信鸽回报一下。
    如今没想到他们已经回来了。
    “是的,主公。
    海军如今已经抵达渤海。
    主公是否前往渤海一观?”
    “那是自然,奉孝,文若,你们二人随行。”
    秦羽当即动身,天寒地冻,自然是要坐马车。
    “夫君是要前往冀州?”
    秦羽回到后院和诸多夫人辞行。
    刘莹当即抱着秦渊上前:“夫君上一次带了昭姬,这一次,应该带上妾身才对。”
    刘莹神色期待,她们虽然平日也会一起出门。
    但都没有离开过灵寿城。
    秦羽出去一趟,竟然不说带上她们之中的一个?
    过分。
    “额,天寒地冻的,你确定要去?”
    秦羽看着刘莹,刘莹闻言当即点头。
    “马车上多放被褥,再哪个火炉就好了。”
    刘莹可是知道,工学院专门给王府打造了几辆马车。
    那马车又宽敞,速度还快,还不颠簸。
    弓箭都射不穿。
    “那好,让夏荷去收拾吧。”
    秦羽点头答应了下来。
    既然刘莹要跟着,那肯定也要带丫鬟的。
    黑风骑开路,两辆马车出城而去。
    刘莹掀开一侧的窗帘,任由寒风吹拂。
    “呜~~~冀州变化好大!”
    一直在灵寿城,刘莹还真的没有见过这两年冀州的变化。
    水泥路平整没有丝毫的坎坷。
    一路上马车行驶的十分稳定,一壶茶坐在碳炉上,温着清酒。
    杯中酒轻轻震动,但却没有飞溅的迹象。
    很稳定。
    秦渊小家伙趴在秦羽怀里呼呼大睡。
    夏荷就坐在马车车门的地方,时不时的调整一下碳炉。
    后面马车里坐的是郭嘉和荀彧两人。
    戏忠还没回来,要等到临近过年。
    从灵兽,到渤海。
    横跨了整个冀州,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水泥路的修建,给无论是百姓出行,还是商队军队出行,都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就因为一个水泥路,秦羽就受到了无数的爱戴。
    如今运河还没开通,等到运河开通,南北交通成本瞬间降低八成。
    这又是一件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功劳。
    如今的大汉,谁要说想要反抗秦羽。
    秦羽都不需要去理会,旁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了。
    这也是秦羽不主动去攻打荆州和冀州的原因。
    这两个地方易守难攻。
    能够逐渐从内部瓦解他们,何必兴师动众的去走一趟?
    到渤海郡,已经是晚上了。
    秦羽等人休息一晚,次日来到巷口。
    海军已经开始陆续登陆,同时开始往下搬运战利品。
    “主公,这些都是您说的玉米。
    这东西直接煮着吃,味道好极了。
    晒干了还能磨成面粉,烙饼也很香。
    关键是我们算了一下,这玉米亩产量,能够达到七石。”
    七石,也就是八百多斤。
    这已经是很高的产量了。
    如今的冀州小麦经过改良之后,每亩也只能收五石粮。
    当然,小麦还会持续的育种改良,未来达到亩产千斤也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冀州的沤粪造肥已经开始实施。
    来年再种地,地里的肥力肯定会远超从前。
    产量再增添三成不成问题。
    徐庶带着秦羽走上船舱。
    船舱之内干净整洁。
    这是秦羽再三强调的。
    要注意卫生。
    至少不能有异味,减免疾病的发生。
    刘莹默默地跟在身后。
    她也是第一次坐船。
    脚下没有根。
    秦羽一只手拉着她,一只手抱着秦渊。
    “主公,这是向日葵。
    臣派人寻了半月有余,才在北美洲中部的区域寻到一片。
    只采集到了五百斤种子。”
    徐庶神色有些不满意,似乎对自己的战利品不满足。
    “种子,只需要少量即可。
    这些东西回头送一半往农学院。
    让他们研究如何种植。”
    “诺!”
    见秦羽没有不满,徐庶脸色好了很多。
    “主公,此物乃是马铃薯。
    只是,没有主公书册上说的那么高产。
    也不知微臣寻的对不对。”
    那些马铃薯个头很小。
    秦羽看了两眼,掰开一颗:“不错,就是马铃薯。
    回头培育一番,挑选优良的种子种植。
    慢慢的自然会有高产量。”
    秦羽说道。
    徐庶闻言附和:“主公大才,此物单颗虽小,但亩产量却很多,根据臣的推算,亩产量应该可以达到千斤。”
    马铃薯,这玩意一亩地能够生产三千斤。
    当然,是后世。
    但放在如今的大汉,一亩地产千斤粮食,还是充饥效果极强的马铃薯。
    足以保证不会再有人饿死了。
    徐庶又带着秦羽等人看了收获的作物种子。
    什么南瓜,番茄,辣椒,菜豆,利马豆,苹果,菠萝,番荔枝等等。
    秦羽还看到里面有可可,烟草什么的。
    但他明明没有把这些写在书册之中。
    “这几种作物,不得外流,送入医学院。
    胆敢私下种植者,轻则罚金警告没收,重则关押大牢。”
    秦羽看向荀彧,这件事,让荀彧亲自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