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5章 揭秘郑国旧事
    深夜的皇宫,灯火稀疏,月光如水般轻洒在大殿的地面上。

    秦羽负手而立,矗立窗前,望着外面星空,他的思绪却不在这璀璨的夜空中,而在那深邃的历史迷雾中。

    早些时候,会议结束后,徐健便立即受命去探查郑国贵族的过往。

    秦羽对这件事情的紧迫性毋庸置疑,心里其实对这个所谓的太后身份也已经有了疑问。

    他知道,背后的阴谋不容小觑,牵一发动全身,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必须步步谨慎。

    终于,在长时间的等待后,他听到了脚步声。

    徐健如约而至,面露凝重,正是这样一瞬的神情变化,令秦羽心中已有预感。

    “陛下,”

    徐健朝秦羽躬身行礼,随后抬起头来,“关于糜文博,我查探了一些端倪。”

    “说。”

    秦羽转过身来。

    “糜文博的背景十分神秘,他似乎和郑国有些联系,但确切的身份暂时无法查实,”

    徐健顿了顿,“至于陶昭,查出她确实曾侍奉于郑国的王宫,年岁与她所述相符。”

    秦羽微微皱眉,“这说明陶昭的话未必全无依据。但糜文博动机何在?假若他说的是真话。”

    徐健略有犹豫,“属下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陛下,郑国当时的确曾爆发过叛乱,许多人卷入其中。”

    “或许其中隐含一些我们尚未识破的秘密。”

    秦羽点了点头,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玉佩,陷入沉思。

    时间分秒流逝,却没有人说话。

    远处传来的鸟鸣声格外清晰,仿佛在提醒着他们时间的流转。

    “继续查探,务必深入郑国的贵族圈层,查明真相。”

    秦羽:“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妄下定论。”

    “是,陛下。”

    徐健躬身告退。

    独自一人留下的秦羽未尝能有片刻的安宁,眼前那张模糊的脸此刻益发清晰。

    他轻声低喃,“郑国的旧事究竟是怎样的迷局?”

    然而无人能回答。

    翌日,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乾城的大街小巷徐健精神振奋,骑上马背,率领一队禁卫军,直奔李府而去。

    他心中明白,这次来李府的任务极为重要。

    李府门前,徐健下马,整理了衣冠,步履稳健地走进府中。

    李怀安早已接到消息,亲自迎接。

    两人行礼后,徐健直入正题:“李先生,陛下下令查探郑国旧事,特别是关于郑国公主被掉包的流言。烦请先生帮我们回忆当年情况。”

    李怀安皱起眉头,似是被勾起了不愿忆起的往事。

    他缓缓点头,“那是多年前的旧时,郑国的宫廷中传闻四起。糜文博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他当时试图揭发这一丑闻,但因触怒权贵,导致家族惹上了大麻烦。”

    徐健倾身而听,不时点头,他知道这些细节足以说明糜文博的深陷其中。

    “可有证据?或者有能详述当时情况的其他人?”

    李怀安叹了口气,“糜文博的背景文书还有过往在一夜之间被销毁,但他曾密信于我。”

    “说若有仇将来,他会设法昭雪此事。”

    “只是,近几年我再未听闻他的下落。”

    “那陶昭其人,和此事的关联如何?”

    徐健急切地追问。

    李怀安摇摇头:“陶昭不过是郑国宫中的一名侍女,若无意外,便是流言牵扯的替代者,却不曾料想到,她现在主动现身提供线索,成了糜文博的遮风避雨的最后稻草。”

    徐健若有所思,“那我们是否能从陶昭那里挖掘出更多证据?”

    “理论上是这样,”

    李怀安沉思片刻后继续说道,“但当年卷入此事的人,许多已不知所踪,查证不易。”

    “这确实是个复杂的局,”

    徐健喃喃道,随即表示感谢,向李怀安告辞。

    离开李府,徐健心中沉重,这个郑国旧事比他预想的更为棘手。

    而眼下最急需的是找到糜文博或者其他能提供证据的人,如此才能让秦羽制定出准确的计划。

    此时,秦羽在皇宫中踱步,他也深感时不我待。

    政治漩涡中,他需要精准地找出每个环节的钥匙。

    当徐健的汇报到了他面前时,他闭上眼睛思考片刻。

    “徐健,派人密切注意糜文博的动态,但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惊动任何不该惊动之人。”

    秦羽下令。

    徐健点头领命。

    又是调查了几日。

    最后真的确定了糜文博与朕皇后之间的关系。

    在返回皇宫的途中,徐健已经知道了糜文博即将成为国舅的消息。

    脑海中琢磨着这消息所带来的微妙变化,他心中一轻,似乎这风波终于迎来了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

    待走出曲折的宫道,徐健见到了正在宫门前等候的糜文博。

    “糜先生,实在抱歉,未尽心护你周全。”

    徐健一脸诚恳,“不过以前的事皆已过去,我在此向你道喜,祝贺你即将成为国舅。”

    糜文博微微一怔,笑意浮上脸庞,握住徐健的手道:“多谢,将军的心意我领了。”

    “秦陛下如此宽厚仁爱,实在令人钦佩。”

    徐健点头,露出些许轻松的神色,心知这对于秦羽与郑国之间的旧事来说无疑是个大好的转折。

    当徐健回到皇宫,将这消息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秦羽时,秦羽正坐于书案前,几本卷宗摊开在他面前。

    听闻徐健的汇报,他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很好。”

    “糜文博这回能以国舅之名平息流言,必不负我一番用心。”

    “公开这一身份后,旧事都会陈峰。”

    “确实如此,大王。”

    徐健回应道,同样感到欣慰。

    同时,秦羽的心思已转向另外一件大事。

    他环视左右,“萧贺呢?”

    “在外侯命,是否召见?”

    徐健问道。

    “请他进来。”

    秦羽淡淡说道。

    不久后,萧贺推门而入,神情从容,“陛下,您找我?”

    “关于新后的人选,我已决定选择墨瑶。”

    秦羽直截了当地说。

    “墨瑶贤淑端庄,确实是一位合适的人选。”

    萧贺微笑赞同道,“那不知何时准备仪式,是否需要我负责安排?”

    “旧日之事已去,就趁此良机,为新后册封举办盛典,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