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7章 青釉解国库之困
    此时,徐健亦走入房中,耳闻二人的话题,插话道:“陛下,若能从军需中腾出一部分银两,应可解燃眉之急。”

    秦羽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军需不可轻动,边疆尚需稳定。”

    此时,项绪也奉命前来,与萧贺一同步入,听闻局势,不由关切地问:“陛下,兴许可以向洛邑商会借贷一笔资金,暂解急需?”

    “商会?”

    秦羽沉吟,一时难以决断,“此法虽可行,然债务终是债务,长远看来并非万全之策。”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墨瑶走入,她微笑道:“陛下,兴许可以利用朝中未动用的部分物资,与商贾们交换急需的银两。”

    “如若运作得当,应该能顺利渡过这一关。”

    墨瑶的话让秦羽眼前一亮。

    他欣慰地说道:“此法甚妙,朕会立即着手安排此事,以保国政顺利。”

    所有臣子闻言,齐声称赞。

    秦羽抬头环顾四周,说道:“今日暂且如此!”

    翌日清晨,天空微微泛起鱼肚白,早起的宫人们已忙碌起来。

    秦羽早早便起身。

    他步履坚定地走入朝堂,群臣已列席,唯见秦羽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召陶储入殿。”

    片刻功夫,一个中年男子匆匆而入,面带谦恭。

    “陛下,陶储听命而来。”

    他拱手深施一礼。

    秦羽微微颔首,直接开口道:“陶爱卿,朕近日查阅国库账目,却发现此前借贷于商会的银钱,尚未归还。”

    “现正值国库告急之时,需你协助解决。”

    陶储闻言,脸色微变,他对朝中的气氛已有所察觉。

    略一沉吟,道:“陛下,此事确是陶某疏忽,然商会财力紧张,还款亦是步履维艰,恳请陛下宽限几月,待商路畅通再行归还。”

    殿中一片寂静,众人屏息静气,等待秦羽的回应。

    秦羽目光锐利,然而语气却温和许多,“陶储,你亦知黄河决堤,需大量银钱治理,延误不得。”

    此时,李怀安上前补充道:“陶大人,商会若能提前归还部分款项,朝廷也愿提供相应的物资作为帮助,共渡这次难关。”

    陶储面露为难之色,但感受到朝中逼人的氛围,犹豫片刻,终是点头,“既然如此,陶某定尽力筹措,请诸位大人稍宽时日。”

    话音刚落,墨瑶姗姗而入,微笑地点头,打破了大殿的凝滞,她柔声道:“陛下,既然陶大人已有解决之策,那不妨再助其一力。”

    秦羽闻言,转而望向陶储,“如此甚好,望陶大人尽早筹措,保大秦之长久安稳。”

    陶储再次行礼,语气坚定,“陛下放心,我必不负重托。”

    话音未落,秦羽已起身离席,目光转向群臣,“当下乃国政关键时刻,诸君还需闪言直论,共襄盛举。”

    秦羽走出大殿,心中权衡着如何在国库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他身边随着李怀安,显然,这位谋士是他最信任的伙伴之一。

    “李怀安,你觉得青釉瓷器的市场潜力如何?”

    秦羽在沉思片刻后,直接问道。

    李怀安略作思忖答道:“陛下,青釉瓷器在民间颇受欢迎,若以高价售卖确实有可操作性。”

    “但库存有限,若要长期获益,我们需要扩产方能满足市场需求。”

    “正是如此,”

    秦羽颔首,“我们可以从中谋取短期的资金,同时为长远布下基石。”

    “陛下明智,”

    李怀安赞许地点头,“不过,扩产之事,若无专业之人,恐难以执行。”

    说到这,秦羽突然停下脚步,转而问道:“陶储可知青釉瓷器的来龙去脉?”

    “微臣并非此中行家,但可为陛下推荐一位懂行的匠师。”

    身后传来略显沙哑的声音,陶储正走来,他曾在大殿中许诺全力筹措资金,现在果然没有闲着。

    “如此甚好。”

    秦羽回以微笑,“还望陶爱卿尽快促成此事。”

    秦羽眺望远方的都城,虽国库告急,但他清楚,这只是眼前一道坎。

    只要方向明晰,世间无难事。

    未几,徐健匆匆赶来,向秦羽汇报道:“陛下,刘将军有要事汇报。”

    秦羽略带关切地问道:“可是边防之事?”

    “正是,刘将军希望能借助商队运送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听闻及此,秦羽心中权衡起来。

    大秦虽兵力强盛,但物资的调度总会出现卡顿,又何况在如此时刻。

    相对于外敌,朝中的安定更为急迫。

    “这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秦羽果断说道,随后转头看向李怀安。

    “你与项绪商议一下,让商队取消不必要的奢侈品运送,优先满足军需。”

    李怀安领命,正欲离开时,秦羽沉声道:“消息给我守严实了”

    李怀安点头,随后朝秦羽行礼,迅速去往行军务处。

    陶储当天便将秦羽的计划牢牢记在心里。

    他心中控制不住的兴奋,明白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任务,而是事关国运的大事。

    迅速回到家中,陶储立刻安排人手将青釉瓷器安全运送到府中,随后,他召来在商界颇有声望的钱端。

    两人隔着一张雕花木桌坐定,桌上正放着几件经过仔细打磨的青釉瓷器。

    钱端端详着瓷器,那优雅的弧线和细腻的釉面让他不禁啧啧称赞,“陶大人,这青釉瓷器确有别样韵味,难怪能为陛下看重。”

    陶储微笑,将秦羽的计划和盘托出,末了补充道:“陛下对此事寄予厚望,需要我们的鼎力相助。”

    “这青釉瓷器确实罕见,我愿遵从陛下旨意。”

    “不过,若要使它在市面上流通起来,我们需要确保产能以满足需求。”

    钱端若有所思,了解了大致情况后,继续说道,“若能配合一些得体的推广,想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金。”

    陶储点头,“你所说极是,眼下国库紧缩,为了大秦的未来,我们必须齐心协力。”

    议定了基本方略,两人很快进入细节讨论。

    钱端的智慧和经验与陶储的政务能力相辅相成,令整个计划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