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与林若轩也是听得似懂非懂:
“清楠,你的意思是,吃的饮食不一样,
治法也不一样?”
林若轩觉得自己应该是听得明白了,
沈清楠点点头:
“是的,洪老爷子本不宜吃太多海鲜,
但看老爷子如今的症状,
怕是常年都是这种饮食,
积压在体内,这就发了出来。
而在宫里的贵人们,痹病的发作原因,
更多是因为过多的食用了肉类,
还有高浓度的酒,也是过量了些。”
所以就是吃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就算是一样的病,
治起来也是不一样吗?
屋中各人这才感受到了原来还有这种玄机。
都把眼睛看向了王大夫,
王大夫从医几十年,
第一次有了不确定的感觉,
难道,真是自己用药用错了吗?
以前在宫中使用这个方子的时候,
屡用屡灵,只不过是因为病因都差不多吗?
真有沈清楠说的那般,不同的饮食,
造成的痹病,治疗的方式也不一样?
王大夫还真不敢肯定了,
他也没有遇到吃海鲜也会痛风的情况发生啊。
王大夫张张嘴巴,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
一时间气氛又尴尬起来。
沈清楠却是笑笑,替王大夫解了围:
“海鲜在大海里,这痹病也多在沿海地区发生,
王大夫久居深宫,不知晓也属正常。
小女也是以前陪在爹娘身边,
遇上过几例,这才有些经验罢了。”
这话说得十分客观,
王大夫可不就是主要给宫里的贵人们看病嘛,
没见过沿海的痹病也是正常的,
只是王大夫却是想得更加深了一些,
也许,虽然痴长了这么多岁,
但自己的见识,未必有这个十几岁的女子更多。
眼见着王大夫脸上的倨傲之色已经渐渐褪去,
沈清楠知道,现在可以好好说话了:
“萆薢星膝汤其实针对一般的痹病,
也是够用了,但洪老爷子的痹病,
先是海鲜吃得多了些,又是久居寒湿之所,
病情就略显复杂了些。”
“依沈大夫之见,应如何开方才是?”
王大夫突然很客气地发问,
大家都有些不适应,看得王大夫很是不好意思:
“是我之前坐井观天了,
一直觉得这把年纪,经历丰富,
天下已无老夫不知之症了,
惭愧惭愧啊?”
“王太医过谦了,
世间成千,小女也不过管中窥豹而已。”
沈清楠态度也缓和下来,给王大夫解惑:
“萆薢星膝汤还是可以用的,
只是里面需要还需要增减几味药,
才能对症。”
沈清楠唤过玉竹拿来纸笔,
抬手在纸上写下了方子,
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
再将方子双手递给王大夫:
“请王太医指教。”
“太医这称呼,老夫有愧得很,
沈大夫无需如此相称。”
王大夫发现沈清楠对自己换了称呼,
本是对这太医的称呼沾沾自喜,
却是在沈清楠这样称呼自己的时候,
王大夫觉得如芒在背,难受得紧。
沈清楠只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这称呼什么的,不过是虚名,
王大夫好好说话,沈清楠也还是愿意对他客气些。
王大夫这才低头去看手里的方子。
隔行如隔山,洪迈爷孙俩也没有凑过去看,
反正也看不懂,只看着王大夫。
王大夫看了一会儿,半晌不说话,
像在思考这些配比是怎么回事,
良久,才说话:
“沈大夫这配比,老夫想了一会儿,
有些懂了,有些却是不太明白。”
“王太医可说于我听,哪些不太明白。”
“这方子比之我之前的,减了川贝、浙贝,
这我明白,是因为家主并没有痰重的现象,
可这痹病,不用这两味药的话,
后期可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
不知沈大夫作何考虑。
还有,加了僵蚕、乌梢蛇又是为何?
家主的行动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影响。”
洪迈虽然痛得站不起来,但在疼痛加轻的时候,
也并没有不良于行的情况发生。
“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
加僵蚕、乌梢蛇是因为我观察了洪老爷子的腿部,
是有些轻微变形的,如若这次不管,
以后会更加严重。”
沈清楠干脆走到洪迈身边,
向王大夫指出膝盖的变形处,
“就是这里,正常人的膝盖是突出一些,
但洪老爷子却是突出许多,
王大夫没有看出来,是因为现在是发病期,
整个膝关节都是肿的,
就掩盖了关节变形的情况。”
王大夫俯下身子去仔细观察,
还是没有看出什么来,
这小女子,这么厉害?
她是如何看出来的?
沈清楠眼睛可以在把脉时进行内观,
这才看出,王大夫肉眼又如何看得出来,
但沈清楠还不能告诉王大夫,
只能让王大夫手触变形位置,
轻轻按压感觉。
这下子,王大夫终于感觉到了,
其他红肿的地方,虽然肿起了不少,
但按压下还是软软的,说明里面是积液,
但沈清楠指的这一小块地方,
却是有些硬块,仔细按压,能感觉到,
这就是骨头。
王大夫心服口服,
就连这不起眼的地方,
沈清楠也是观察到了,
自己却是忽略了,只以为是红肿引起的,
“沈大夫真是观察细微,
老夫佩服。”
“王太医谬赞,发病期不能探查出,
也实属正常。
王太医刚才问我为何减少了川贝、浙贝,
正如我之前所说,
洪老爷子本身湿寒,需用药逼出,
这两味药却是压制了药的发挥,
我才把它减掉了,等这发病期一过,
如有痰重现象,还是可以再加进去的。
王太医还有其他问题吗?”
“没有了,丹儿,把方子拿去,
按方煎药,注意火候,
不可怠慢。”
王大夫顺手把方子拿给自己的药童,
这方子如此安排,王大夫也好奇得紧,
也就没再还给沈清楠,
直接吩咐自己的药童熬制,
这洪家,还是他手边上方便,
自己代劳了就是,就不必麻烦沈大夫了。
沈清楠领了他这份好心,说了感谢,
王大夫就这痹病向沈清楠请教起来,
沈清楠也是毫不藏私,倾囊相授,
王大夫见沈清楠这态度,可是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