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9章 乾清宫问话
    安阳公跪在乾清宫内痛哭流涕,控诉张府尹的残暴。

    皇帝震怒,命人将张府尹带来。

    听到从皇帝口中说出的这个‘带’字,安阳公心中一凉。

    吐出一口浊气,皇帝命安阳公起身说话。

    赐座!

    这是恩赐,安阳公急忙谢恩。

    “你家老二到底犯了何事?”

    等安阳公坐下,皇帝开口询问。

    “陛下,下官那不争气的儿子交友不慎,牵涉进几桩命案,不过犬子不是主谋。”安阳公欠身回话。

    这几句话看似公正,实际上已经将自己儿子的责任推掉了大半。

    “交友不慎?你是指宗室不堪?”

    皇帝看向安阳公,语气意味深长。

    安阳公立刻跪下请罪。

    “说话要谨慎!”皇帝训斥了一句。

    不过,语气还算温和。

    “下官谨记!”

    安阳公的额头抵在了冰冷的地板上。

    皇帝还是命安阳公起身,坐下说话。

    “死的都是些什么人?”皇帝继续询问。

    “京城的普通百姓!”

    ‘普通’二字,安阳公略微加重了语气。

    皇帝从一出生就高高在上,安阳公不认为他会在意几个百姓的死活。

    “普通百姓,那也是帝国的子民!”皇帝微微皱眉。

    太子曾给皇帝展示过一幅巨大的舆图,除了东北方向的那一块富庶之地,让皇帝震惊的,是西边广袤的土地。

    和分布其中的数十个国家。

    在展示舆图的同时,太子向皇帝汇报了帝国的人口。

    最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帝国的人口,远远不够!

    按照的太子的预计,帝国的人口至少增加一倍,才能彻底开发现有的疆域。

    换句话说,每一位百姓,都是帝国宝贵的财富!

    “陛下教训得极是!”安阳公态度端正。

    从乾清宫到顺天府,距离可不算近,皇帝命杜公公上茶,随后同安阳公拉起了家常。

    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刚刚出生的十五皇子,和茁壮成长的十四皇子。

    “朕虽然子嗣众多,不过每一位皇子的成长,朕都看在眼里。”

    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皇帝面露感慨。

    安阳公恭敬地附和了几句,不过心底早已涌起了浓浓的不安。

    皇帝的弦外之音,他如何听不出来?

    “有时候,他们的表现可能达不到朕的预期,但是——他们始终是帝国的皇子,是朕的儿子!”

    安阳公继续附和,不过措辞极为小心。

    “老六——”

    吐出这两个字后,皇帝突然愣住。

    安阳公坐一旁沉默不语。

    良久,皇帝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叹息就如同一枚铜钉,狠狠的扎在安阳公的心上。

    总体来说,皇帝对安阳公还是不错的,除了品茶,皇帝还邀请安阳公陪自己用膳。

    安阳公表现得十分激动!

    等皇帝放下筷子,有太监入内禀告。

    张府尹,到了!

    皇帝放下筷子,安阳公自然也得放下,皇帝缓缓起身,朝前殿走去。

    安阳公跟在皇帝身后,没由来的一阵心慌。

    见皇帝出现,张府尹立刻大礼参拜!

    此时,安阳公早已站到了一旁。

    皇帝在御案后坐下,殿内没有响起“平身”二字。

    张府尹趴在地上,纹丝不动。

    “你好大的胆子!”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皇帝的声音终于在殿内响起。

    张府尹不知该如何回话,只得一言不发。

    “听说顺天府有刑讯逼供的现象?”

    “刑讯是有的,逼供,没有!”张府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还敢狡辩?”皇帝的语气愈发冰冷。

    “下官死罪!”

    “赵方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方知,就是供出安阳公儿子的那位宗室成员。

    “谋财害命,逼良为娼!”张府尹的回话言简意赅。

    “此事与建远侯何干?”

    建远侯,就是安国公的次子。

    “建远侯与赵方知同谋,而且分得了大半的钱财。”

    “一位是宗室的子爵,一位是侯爵,会图谋百姓的财产?”

    “回陛下的话,他们看中的,是那几家人在城外的良田。”

    京郊的田产,可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建远侯与安阳公的关系,你不清楚?”

    沉吟片刻,皇帝继续发问。

    “下官清楚!”

    “既然清楚,为何不先向朕禀告?”皇帝提高了音量。

    “证据确凿,下官认为没有必要!”

    张统领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畏惧。

    皇帝笑了!

    是被气的!

    “陛下息怒!”

    杜公公急忙上前,轻抚皇帝的后背。

    作为日夜守候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杜公公对皇帝的脾气无比清楚。

    “如果有一日查到皇子的头上,你也认为没必要向朕禀报?”

    收了笑,皇帝的脸上已是阴云密布。

    “陛下,诸位殿下并无不法的行为啊?”

    张府尹壮起胆子抬头,满脸的疑惑。

    “张大人,陛下说的是如果!”

    安阳公的声音在一旁悠悠的响起。

    “如果?陛下,下官只关注事实,不考虑如果!”

    话音落下,张府尹已经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身。

    “杜芳!”皇帝死死的盯着张府尹的脸庞。

    “奴婢在!”

    杜芳后退两步,冲皇帝弯下腰去。

    “去内务府,让刘云逸接手此案。”

    “陛下,已经晚了!”

    说完后,张府尹从怀中掏出厚厚的卷宗,双手捧着举过了头顶。

    “这是什么?”

    皇帝问出的每一个字,都透着无边的寒意。

    “这是建远侯的供词!”张府尹朗声回话。

    皇帝示意杜公公取过卷宗,放到自己的面前。

    摊开,皇帝快速浏览起来。

    安阳公的脸色已是变得极为难看。

    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儿子到底犯下了什么罪行,他关心的,是张府尹用什么手段拿到的这份供词?

    很快,皇帝合上卷宗,命杜公公将供词拿给安阳公阅览。

    “这么短的时间,你是如何拿到的供词?”皇帝没有就供词的内容提问。

    “大刑之下,他不得不招!”张府尹表现得理直气壮。

    听到张府尹的这两句回话,安阳公的双手轻微抖动了一下。

    “他是帝国的侯爵!”

    “不!陛下,有了赵方知的供词,在下官的眼中,他是帝国的毒瘤,是必须铲除的罪人!”

    张府尹冲皇帝拱手,神情无比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