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蓉淡淡一笑。
    珍老爷人之将死,或许有了阴阳眼,真能看到什么。
    但,那又怎样呢?
    自己现在就是贾蓉。
    谁敢说不是,太爷第一个打死他。
    “辛苦你伺候老爷,我先回去了。”
    “嗯。”
    佩凤乖巧的点头。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贾蓉离开东跨院到了太爷书房,原定的就是祖孙二人除夕夜一起吃团圆饭的。
    不是不带贾珍,把他当外人。
    而是珍老爷根本起不来,有心无力。
    虽是除夕夜,贾敬依旧在看着各地递上来的本子,尤其是江南这一块,自从太上皇退居幕后,新皇帝执掌朝政,他还一策未出呢,这也就导致新皇帝对他已经略有不满。
    “太爷,公务繁忙,但也要注意休息才是。”贾蓉适时的奉上茶盏,劝了一句。
    贾敬这才放下手里的本子,笑道:“蓉哥儿来了。”
    “刚刚看的入迷,一时就忘了时间了,现在什么时辰了?”
    贾蓉道:“二更天了。”
    “嗯。”
    贾敬点了点头,吩咐道:“摆酒吧。”
    “是。”
    下面人立刻一阵忙碌,不久满满的一桌酒菜便摆上了。
    只有祖孙两人,略显冷请。
    “我去请小姑姑过来?”
    贾蓉看了看窗外,说了一句。
    贾敬想了想,道:“她还小……罢了,她如今也大了,就叫她过来一起吃点酒吧。”
    女儿能陪着家人的时间原本就少。
    再过几年可能就要订亲,然后出嫁了,能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
    远嫁的女儿,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亲人了。
    想着小姑姑将来出嫁,不知去往何方,贾蓉心里还真有些不舍。
    还有迎春姑姑,探春姑姑……
    完了!
    犯了贾宝玉的毛病了。
    贾蓉赶紧摇了摇头,把心里的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抛诸脑后,进了惜春院子。
    这时候,惜春正跟妙玉在一起。
    下棋,守岁。
    “打扰你们雅兴了。”
    妙玉放下棋子,起身行礼:“见过大公子。”
    贾蓉还礼:“李姑娘客气。”
    惜春咯咯笑道:“你们俩真酸,整日见面,还讲究这些虚礼?”
    贾蓉笑道:“该讲究的就要讲究,你现在每日给老师行礼么?”
    惜春吐了吐舌头:“今儿忘了……”
    妙玉笑道:“咱们却是不用在意这些。”
    惜春不解:“为什么?你跟蓉哥儿就要在意么?”
    妙玉尴尬了一下,正色道:“大公子来找你有事情呢,我先回去歇息了。”
    说完,赶紧走了。
    惜春看着贾蓉道:“蓉哥儿,什么事?”
    贾蓉笑道:“也没有什么大事,今晚咱们跟太爷一起吃酒守岁,如何?”
    “真的么?”
    惜春惊喜的拍着小手。
    往年太爷都以她年纪太小,让她早早的回去歇息。
    “当然真的。”贾蓉笑道:“太爷亲口说的,今后你都我们一起守岁,将来嫁人了可就要跟别人家一起守岁了。”
    惜春一扬小脸:“我才不嫁人呢。嫁人有什么好的呢?还要伺候公婆刁钻姑子什么的,遭罪。”
    “我在家里好好的当小姑姑,都是你们伺候我。”
    贾蓉:“……”
    惜春眨眨眼:“我说的对么?”
    贾蓉点头:“有一些对,但……”
    惜春:“但什么?”
    贾蓉正色道:“女孩子都是要嫁人的,你看你林姐姐,还有宝琴……”
    惜春笑道:“那是因为她们遇到了蓉哥儿这么好的人,要是还有一个你这么好的,我也可以考虑嫁的哦。”
    贾蓉:“……”
    二人一面说着话到了贾敬书房这边,下人们早已经退去,只留着两个丫头在一旁倒酒伺候。
    贾敬坐在了上座。
    贾蓉坐在下首。
    惜春有单独的一桌子,另外还准备一壶葡萄果酒给她。
    贾敬开口道:“今日难得一家团圆都吃点酒吧,惜春丫头也吃一些,但不能吃多了。”
    (贾珍:‘我不配跟你们一家么?’)
    “是,爹爹。”
    惜春乖巧的答应。
    三人共饮一杯。
    贾敬道:“蓉哥儿的学业我是不担心了,惜春丫头,你最近读书如何了?”
    惜春苦着小脸。
    她最近哪里读书了,只想着玩了。
    妙玉虽然教了她不少,但忘的比学的多。
    贾蓉见惜春模样,忙笑道:“小姑姑年纪还小么,又是女孩子,倒也不急着读很多书。”
    贾敬板着脸道:“虽说是女孩子,但你是我们宁国府嫡长女,将来出嫁了代表的是我们宁国府书香门第的脸面,岂能不读书?”
    贾蓉很是为惜春捏了一把汗。
    生怕惜春大逆不道的来一句“我不嫁人。”
    好在惜春知道在太爷面前应该怎么说,低着头道:“我知道了爹爹,明天开始我就努力读书。”
    “嗯。”
    贾敬点了点头。
    对女儿的教育点到为止就行了。
    毕竟不用去科考。
    说完这些后,贾敬画风一转,笑道:“蓉哥儿,咱们祖孙俩比一比诗词如何?惜春丫头出个题目。”
    惜春笑道:“好!”
    说着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繁星道:“今晚没有月亮呢,星星倒是繁多,就以繁星为题吧,十三元韵。”
    贾蓉苦笑道:“太爷,我最近一心科举文章,诗词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贾敬笑道:“我不也是整日案牍劳形,诗词上面早已经忘了,不过是随便胡诌几句打发时间罢了。”
    “你也不想除夕夜守岁还读书写文章吧?”
    惜春笑道:“是啊是啊,就当玩了。”
    “我去点香啦!”
    “首名奖励……我亲手做的荷包一个!”
    “哈哈。”
    贾敬开心笑了:“我女儿亲手做的荷包,我必须认真作诗了!”
    贾蓉也笑道:“小姑姑的荷包难得,我可不会相让的。”
    贾敬淡淡撇了贾蓉一眼:“我需要你相让么?须知姜还是老的辣,我作诗名动京城那会子,你还穿开裆裤呢!”
    贾蓉也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究竟谁更胜一筹,还是笔下见真招吧。”
    贾敬:“好一个笔下见真招,好叫你见识见识祖父的诗词上的造诣,当年我可是被成为我贾诗仙的。”
    贾蓉:“好汉不提当年勇,京都第一才子,近在眼前。”
    贾敬:“来人,笔墨伺候!”
    惜春捂着嘴悄悄的笑。
    祖孙俩刚刚还都在谦虚,一个读书科举,诗词上落下,一个案牍劳形,诗词都忘了。
    转眼就因为自己的一个荷包挣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