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0章 粉丝邀请
    其他的,就不怎么值钱了。

    可张远波也已满足,已经有了起步资金,接下来就是躺着赚钱。

    尽管楚健说了,这门生意可能就是几年的事,再过些年,这种宝石不再受追捧,也就差不多结束,张远波知足了。

    随后,他们好好吃了一顿。

    吃饱喝足后,楚健和沈世杰一起走的。

    叶文轩等人感叹,曾经最穷的三哥,现在成了大家的大腿,都沾了光。

    “楚哥,我一个粉丝说建房子挖到了宝,要不要去看看?”刚出门,沈世杰就跟楚健说道。

    左右无事干,楚健点头:“嗯!可以。”

    于是,两人朝那位粉丝发来的定位赶去。

    那粉丝在隔壁的湘南,虽然是外省,但也没多远,开车三四个小时就到。

    湘南地区在历史上为百越、三苗、瑶等少数民族的生息地与聚居区,秦汉以降,汉民族开始进入并开发。

    当然,这里依旧保留着许多少数民族。

    粉丝严华早早在村口等待。

    “等很久了吧?上车。”沈世杰将车窗降下来,开口问道,一眼就认出等待他的粉丝,微信上聊过,有照片。

    “也没等很久,楚哥好。”严华上车后,立即打招呼。

    楚健微笑点头:“你好!”

    “走,先去我大哥家吃饭。往里面开,在路边的。”

    他家已经拆了,准备建楼房,所以才挖出来东西。目前,他一家人,都暂时住在自己大哥家。

    他和自己大哥的关系好,不计较那么多。

    就连现在建房子的钱,一大半还都是大哥借的呢!大哥比他有出息,到广东挣了不少。而大哥又是长兄如父的那种人,对他和妹妹都很照顾。

    严华他大哥家,建得跟小别墅一样,很漂亮,门口停着一辆奔驰车。看出来了,严华他大哥确实没少赚钱。

    沈世杰提着一袋水果和一箱牛奶,楚健则是提着两瓶酒登门。

    “沈哥、楚哥,他就是我大哥严辉,这是我大嫂叶萍,我老婆……”严华一一介绍道。

    楚健和沈世杰逐一认识,看严辉的年纪比他们大,便喊辉哥。

    严辉两口子很热情,招呼楚健和沈世杰坐下来喝茶,严华他嫂子则是赶紧去把最后两个菜炒一炒,马上可以开饭。

    楚健和沈世杰已经闻到一股辣味,有些呛鼻,沈世杰连打了几个喷嚏。

    “哎呀!忘了楚哥你们是广东人,不能吃太辣。”严华一拍脑袋。

    严辉则是瞪了一眼自己弟弟,这小子都当爸的人了,还是那么不靠谱。客人上门吃饭,连客人能不能吃辣都没搞清楚。

    沈世杰连连摆手:“不碍事,能吃点辣,就是炒菜的时候,那股辣味有点受不了。”

    他能吃辣,但不能闻辣。

    楚健也点头:“没事!我也能吃。”

    其实,他以前是不能吃辣的,但有了金手指之后,发现辣味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轻松驾驭。

    “那就好,那就好!”

    严华做事一惊一乍的。

    楚健和沈世杰刚坐下来,他大哥正泡茶招待,他自己去拿挖出来的东西,让楚健和沈世杰鉴赏。

    “沈哥,楚哥,你们瞧瞧,昨天挖到的。”

    沈世杰问他:“有其他人看到没?”

    “施工的师傅看到了。”严华如实说道。

    “那就给他们封个红包,这不是挖的,是你家的传家宝,听见没?”沈世杰教他。

    红包是封口费。

    那些施工的师傅也肯定懂,举报的话,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不仅不能继续在这施工,还没有奖励。

    毕竟有关部门可不会给他们发红包。

    吃力不讨好的事,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干。

    当然了,也总会有一些见不得人好,脑子进水的存在。

    严辉一听,就知道沈世杰和楚健是靠谱的人,善意地提醒该怎么处理这种事。他也听说,这种挖出来的东西,哪怕是在自己房子底下的,也是要求上交。

    “明白,我这就给那些师傅发红包。”

    严辉无语,自己这弟弟真是……

    “你等等先,看东西值多少钱。”他阻拦道。

    要是很值钱,那就红包大一点,要是不太值钱,那就少点,要是不值钱,干脆就扔了,还封什么红包?有关部门要,那就让他们去捡。

    楚健放下茶杯,拿起一件物品。

    这是一枚古代的银锭,银锭的底部有蜂窝孔,在外行人看来,这品相不佳。

    银锭的顶面,右边是“道光四年”四个字,左边是“十月大隆”四个字,上面横着两个字——怡和。

    “这是十两砝码锭,也是羊城十三行商铸关税银,它的价值就超过一百万了。”楚健告诉他们。

    清代银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拥有丰富的造型和地方特色。

    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银锭的铸造也随之盛行。这些银锭,重量不一,以“两”为基本单位,因而又被人们称为银两。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源泉,诞生了无数珍品。

    其中,明代银锭以其独特的美观造型,被誉为中国银锭的典范。

    据史载,明代最大的银锭重达500两,彰显着那个时代的财富与地位。这些大银锭上,铸造着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而小银锭则有时铸印上年号,每一枚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较明代,清代的银锭器形更为丰富多彩。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形成了不同的代表器形,如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和牌坊形等。

    哪怕是发了财的严辉,听到这价格,也吓了一跳,想过这些东西值钱,但没想到这么值钱。

    “那必须给大红包了,两千?”严华高兴道。

    他大哥:“干脆给五千,反正也没几个师傅。”

    不得不说,他大哥还是很大方的。

    严华一想,五个工人,一人五千,那就是两万五千元。要是平时,这钱他是不舍得的,但现在,他也没那么心疼了。

    毕竟这一块银子,就价值上百万。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