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家不同,沐家但是其乐融融。
    “爷爷,奶奶,爹我没过。”
    沐轩有点不好意思,让长辈失望了。
    “没过就没过,人生道路千万条,又不是只有读书一条。
    你没考过,邵明呢,他怎么样?”
    沐父想的开,他家沐子易读了这么多年,秋闱不也没过吗。
    但是大外孙天赋不错,又能吃苦,也够努力。
    “邵明过了,第一名呢!”
    沐轩咧着嘴乐了,他表弟可是很厉害的。
    “爷爷奶奶,爹娘,我不打算去学堂读书了。”
    沐轩把自己的想法,和爷爷奶奶,爹娘说了。
    “想好了吗?”
    “想好了,我想去姑姑庄子上的学堂学习。
    读书识字不用学,但是算学和种植,我想从头开始学习。
    我从姑姑那里借了很多书回来,不仅有农书,还有其他各种书籍。
    姑父说,即便放弃科考,但是不能放弃读书。
    邵明和邵云书房有很多书,不仅是科考的,其他方面的也很多。”
    沐轩在府城姑姑家的日子里,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尤其看着邵明和邵云的努力,他自愧不如。
    “邵明和邵云很努力,以后可能比他们的父亲走的更远。
    你既然想好了,就努力去做,不要三心二意。”
    沐父看着比自己都高的孙子,心里也是欣慰。
    不管读书也好,种田也罢,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重要的。
    “爷爷奶奶,爹娘,我不想那么早成亲。”
    “为什么?”
    “我还小,感觉不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我还想有机会出去走一走,不局限这一方天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爷爷,爹,我想出去看看。
    看看北方的冰雪,去看看南边的水乡,等我真正的成长起来了,我再相看,成亲,以后教育自己的儿女。”
    沐轩和邵明聊天的时候,听他说,如果考中秀才了,他也不着急考举人。
    想在长大之前,好好游历一番。
    他们看了大历朝最有名的游记,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有很多没见过的风景。
    “这件事我们考虑一下,你也不要抵触亲事。
    男儿成家立业,那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沐父没有说其他的,让他先下去休息。
    “爹娘,在府城的日子里,我跟着以安也学了一些东西。
    以安很厉害,不管是家里的田地,铺子,账目弄得清楚明白。
    几个孩子,也是教的很好。
    根据孩子的喜好,不会强求。
    以安家的五个孩子,性子不一样,各有千秋,但是,不管是四个男孩子还是初月,都落落大方,做事有理有据。”
    沐大嫂也说不好,她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以安家的孩子,看起来更快乐,更健康。
    “我明白你的意思,沐轩的亲事,暂时不着急,让他先学些本事。
    沐林也十四岁了,他平时读书还不错,明年也下场试试。
    沐晖也十一了,读书也要努力了。”
    沐大哥想着另外两个儿子,二儿子读书比大儿子要好一些,小儿子还看不出什么。
    “知道了,爹,我会注意的。明天,我先带沐轩去庄子上的学堂,让他跟着学学本事。”
    沐家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把事情定了下来,短时间,他们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江家呢,江大哥和媳妇说完话,就去了江邵钦的房间。
    “爹,我就是心里有些难受,又有些羞愧。
    我比二弟读书早,还比他早来县城好几年,现在……”
    江邵钦心里难受,带着哭音。
    “爹明白你的感受,也理解。
    就像我和你二叔一样,我读书早,也很努力,可是,就是比不上你二叔。
    他很早就中了秀才,虽然乡试考了三回才中。
    但是,春闱一次就中了,没到而立之年,就是两榜进士了。
    邵宁读书天赋比你高,这是没发改变的,生来就有的。
    这几年,你的努力,爹也看在眼里了。
    没看中,也没什么,再选一条路走就是了。
    你爷爷不是说过嘛,一条路走不通,不要一条路走到黑,可以换一条路走的。
    你也十七岁了,也算大人了,这几天,好好想想,你想做什么?
    是想继续读书还是学点其他的手艺,都可以。”
    江大哥理解邵钦,他之前想不明白,他和书韵,都努力读书,可是,自己怎么就差那么多。
    后来,他想开了,不是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也不是你努力了,就能有好的结果。
    人啊,不能钻牛角尖,不然,难受的也是自己。
    江书恒看着满眼迷茫的大儿子,他也后悔。
    孩子小的时候,自己一心就想努力读书,考中秀才。
    忽略了几个孩子的管教,以至于四个孩子,各有各的问题。
    他也是看到书韵如何和孩子相处的,看着他们父子,父女之间关系融洽,夫妻和睦,他才慢慢调整自己的想法,去了解孩子,管教孩子。
    现在,大儿子都十七了,眼看着,没几年就要娶妻生子,自己都快要做祖父了。
    “爹,我想去庄子上的学堂学习一段时间,具体的想要干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沐轩想去庄子上的学堂,跟着他爹学种田,还要学算学。
    我不会种田,也不感兴趣,我想好好学学算学,以后,没准可以当一个厉的账房先生。”
    江邵钦了解自己,在烈日下种田,他吃不了那个苦。
    但是,算学,他之前学的还不错,可以好好学学。
    “也行,不管什么时候,有手艺就饿不死人。
    庄子上学堂请的教算学的账房先生很厉害,是你二婶铺子和庄子上的账房先生。
    你跟着好好学,以后要是能像他一样,一个月挣得银钱,足够养家了。”
    江大哥也觉得不错,读书需要天赋,还要能吃苦。
    邵钦天赋不高,又不能吃苦,读书这条路,他真的走不通。
    和邵钦说完,出来正好碰见从外面回来的江父。
    “爹,你回来了。”
    “嗯,和邵钦聊过了?”
    “嗯,他说不想继续读书了,想去庄子上的学堂学算学。
    我觉得也行,他算学还不错。”
    江父也知道,邵钦不能吃苦,毅力也不行。
    “他想好了就好,让他先去试试。至于亲事,先缓一缓,年岁也不大,不用着急。
    初桐的亲事,我和书闻说了,让他帮着看看,他认识的人家里有没有合适的。
    就在县城找,不要往府城折腾了。”
    江父在府城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大媳妇,有点异想天开了。
    “知道了,爹。”
    江大哥父子说完,各自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