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
    在义渠侯那几乎要吃人的目光注视下,秦然一行人离开了义渠城。
    大军沿着北地郡一路北上,此行的目标非常清晰。
    九原郡。
    秦然对九原郡的印象深刻。
    它不仅是大秦帝国北边的重要防线,更是扶苏身死之地。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始皇帝突然驾崩后,李斯和赵高为了一己私欲,秘不发丧。
    他们伪造了圣旨,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为了防止扶苏争夺皇位,他们假传圣旨赐死了扶苏。
    而当时的扶苏,正被始皇帝发配在九原监军。当时,蒙恬作为大秦的名将,镇守九原郡,统率着十几万精锐的大秦军队,抵御匈奴的侵扰。
    “这里比北地郡还要荒凉啊。
    ”随着大军的行进,十几日后终于进入了九原郡,坐在马车内的几女看着窗外,不禁感叹道。
    一路上,除了偶尔路过的几个城池外,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任何村庄的影子。
    “长城还没有完全连通起来,匈奴人想要入关并没有什么难度。甚至可以说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破关而入,大肆劫掠。”秦然面色凝重地说道。
    “百姓们为了生存,也只能全都退入附近的城池,以求一时的安宁。”
    秦然继续感叹道,“每年一到粮食丰收的季节,就是一场生死大战。匈奴人会趁着这个时候,如饿狼一般越过长城,疯狂地抢夺我们的粮食,杀害大秦的百姓。”
    “而大秦的精锐骑兵目前都在上谷、渔阳一带。九原郡的秦军守城还可以,无法出城交战。”
    秦然知道,只有将长城连接起来之后,匈奴人不能肆意入关了,那个时候才是大秦反攻的时机。
    “这些匈奴人真是太可恶了!”弄玉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们明明拥有着无边无际的草原,还有数不清的牛羊可以放牧,为什么还要来抢夺我们的粮食呢?”
    她满脸不解地看着秦然询问道。
    “匈奴并非处处都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实际上,那里还有很多的荒漠和大片无法放牧的区域。”
    秦然面带微笑,耐心地向弄玉解释道。
    他接着说,“此外,匈奴人在锻造兵刃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他们非常需要我大秦的铜矿、铁矿以及盐。这些资源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秦然还提到匈奴人每次都会闯入关内,抢夺人口。他们将大秦的百姓掳掠回草原,当作奴隶驱使。
    秦然的这番话,让在场的几位女子都气愤不已。她们对中原地区的七国情况略知一二,但对于关外的匈奴却了解甚少。
    “难怪连赵国的名将李牧,都要常年驻守在边关,以防备匈奴的侵扰。”紫女眉头紧皱,感慨地说道。
    李牧的大名她们略有耳闻,数次击退了如日中天的秦军,实力深不可测。
    “报!!!”
    突然,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马车里的平静。
    “大人,侦骑回报,在十里外,发现一小股匈奴人骑兵。”
    亲卫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激动和紧张。
    秦然正给几女普及匈奴的知识,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匈奴人的骑兵?”
    他的声音中带着惊讶,“竟然出现在这里。”
    秦然迅速拿起手中的地图,仔细查看起来。
    根据地图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来看,这里距离边境大约有一百五十多里,而距离郡治九原也有近百里。
    “现在不过是三月多,在这个季节匈奴人突然深入这么远,绝不是一件好事。”
    秦然心中暗想,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有多少人?”
    秦然立刻询问道。
    “回大人,大约二十多骑。”
    亲卫立刻回答道。
    不过这个人数并不是很准,因为这里实在是太宽广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支匈奴人骑兵的存在。
    “立刻派去骑兵追上他们,将其截杀。”
    闻言秦然毫不犹豫地下令道,“给我留几个活口。”
    “诺!”
    亲卫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很快,近百名大秦骑兵精锐飞奔而出。
    “匈奴人又要开始行动了吗?”
    明珠夫人开口问道。
    秦然同样对匈奴人的举动感到困惑。
    因为在此之前根据蒙恬从上谷送来的消息,目前匈奴人的主力应该集中在上谷至渔阳一带以北的草原中,不应该出现在九原郡这个地方。
    然而,现在的种种迹象却表明,匈奴人可能正在策划着什么新的行动。
    为了弄清楚匈奴人的真实意图,秦然决需要一个俘虏来进行审讯,以便获取更多的情报。
    于是,他喊来了少司命说,
    “烦请少司命出手,帮我捉两名匈奴骑兵回来。”
    秦然的语气虽然客气,但其中的请求之意却十分明显。少司命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她的脸上毫无表情,让人难以琢磨她的想法。
    不过,一旁的大司命却忍不住开口道,“秦大人把我们当成什么了?我们可是只负责保护你的安全,可没有义务去帮你抓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