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阴阳岭事了,金阳子收了佛门“厚礼”,心念一动,收了大阵,告辞离去。
当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金阳子离了阴阳岭,并未直接返回瀛洲仙境,而是心念微动,驾起遁光,再次来到了车迟国上空。
云层之下,太极观大殿内,檀香袅袅,道韵清和。
只见虎力、鹿力、羊力三妖,身着八卦道袍,手执玉柄拂尘,面容肃穆,宝相庄严,正盘坐于大殿中央的蒲团之上。
下方,数百名弟子与众多虔诚的信众屏息凝神,聆听三位国师讲解《黄庭经》中炼气存神的精要。
三妖得金阳子传授《九转妖灵化仙篇》正法后,道行精进神速,讲起道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周身清气缭绕,已颇有几分仙家气象。
金阳子隐去身形,静立云头,含笑看了片刻,心中颇为满意。
直到三妖讲到一处关隘,暂停下来,让众人自行体悟时,才悄然传音入三人耳中:
“虎力、鹿力、羊力。”
三妖闻声,浑身一震,立刻抬头,眼中露出无比惊喜与恭敬之色,连忙起身,对空中无形之处躬身行礼:
“弟子恭迎老师法驾!”
金阳子身影缓缓显化,依旧是一袭金袍,仙风道骨,落于殿前。
众弟子与信众只见祥光一闪,一位气度远胜国师的仙君骤然出现,皆惊愕不已,随即纷纷拜倒。
金阳子袖袍轻拂,一股柔和之力将众人托起,目光落在三妖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尔等近日修行,倒还勤勉。”
金阳子缓缓开口。
“全赖师尊赐下妙法!”
三妖恭敬回答,不敢居功。
金阳子微微颔首,话锋一转:
“如今西行之事已了,尔等与佛门的因果也算告一段落。贫道不日便将返回上清祖庭。今日唤尔等前来,是有一事相询。”
三妖立刻屏息凝神:“请师尊示下。”
三妖屏息凝神,静听下文。
“如今尔等已拜入我上清门下,虽为记名,却也算有了根脚,领了符诏,不再是那无依无靠的山野散修。”
金阳子语气平和,“眼下有两条路予尔等。”
“一者,可随我返回师门,继续潜心修行。然,瀛洲乃清修之地,无尘世繁华,无王国供奉,唯有青灯黄卷,吐纳炼气,问道求真,其中清苦寂寞,非外人可知。”
“其二,”
道人话锋一转,
“贫道可修书一封,荐于天庭。以尔等如今根基,加上我上清门人身份,上天领一神职,并非难事。届时,尔等便是受天箓的正经神君,司职一方,享天庭气运俸禄,亦是一条正道。”
金阳子看着三妖:
“是愿随贫道回山清修,求那逍遥自在的无上仙道;还是愿上天为神,虽受些规矩束缚,却也得享神道尊荣与职责?尔等可细细思量,遵从本心即可。”
三妖闻言,面面相觑,眼中皆有激动。
上天为神,曾是三妖梦寐以求的归宿,意味着彻底摆脱妖身,得享正果。
但如今得遇明师,窥得玄门正法之堂奥,深知仙道浩渺,若能追随师尊左右,未来成就远不止一方神只。
闻言虎力大仙率先开口,声音粗豪却坚定:
“师尊!弟子蒙师尊不弃,收录门墙,传以正法,方知天地广阔,大道玄妙。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天庭神职虽好,终是外道护持。弟子愿追随师尊,重返仙山,甘受清苦,潜心修行,待弟子将来修为高深,若师尊觉得弟子可堪造就,再思报效天地,亦不负老师栽培之恩!!”
鹿力大仙也连忙道:
“师兄所言极是!弟子等蒙师尊不弃,授以妙传,恩同再造。岂能因一时之利,便舍了这求取大道的仙缘?弟子也愿随师尊回山!”
羊力大仙用力点头:“弟子心意与师兄们相同,愿随师尊修行,求取大道。”
金阳子看着三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随自己修行,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能摒弃眼前看似风光的“神职”诱惑,坚定道心,追求更高远的境界,这份心性,便值得栽培。
金阳子抚须笑道:
“善!大道之行,贵在专一。尔等能不为外物所惑,坚定道心,甚好。既然如此,便速去收拾一番,与此地尘缘做个了断。三日后,贫道会派遣飞舟来接引尔等。这三日,尔等需将国师之位妥帖传于得力弟子,了结此间俗缘,也算功德圆满。将来尔等门下如有修行有成、心性纯良者,贫道亦不吝接引。”
言罢,金阳子微微一笑,神识如春风化雨,化作点点金色光屑,星星点点,飘然洒落场中所有人身上。
众人立感精神一振,往日修行困惑处竟豁然开朗,身体暗疾也悄然消散,对道的感悟莫名深刻了几分,无不感激涕零。
“尔等自去了结俗事吧。”
金阳子身影缓缓变淡,最终化作一道金光消散于天际。
“恭送老师!”
三妖对着金阳子消失的方向,无比恭敬地长揖到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拜罢起身,三妖强压心中激动。
虎力大仙对殿内犹在震惊中的众人朗声道:
“诸弟子、居士,今日老师法旨已到,我等三人缘法已至,不日将离世潜修,今日讲经便到此为止。”
众人闻言,先是惊愕,随即纷纷拱手恭贺:
“恭贺老师/祖师/国师得成正果!上天遣使来接,实乃大喜!”
在凡俗信徒眼中,此等景象分明就是得道飞升,羽化登仙的吉兆!
三妖相视一笑,也不多做解释,此等误解,正可助长道门声威,收取更多虔诚信仰,何乐而不为?
众人散去后,消息如野火般传遍车迟国都。
“三位国师要成仙了!”
“天降仙君,亲自来接引!”
……不到半日,举国沸腾,连宫中的国王都被惊动。
第二日,三妖召集所有门人弟子于大殿。
将自身所学道法、以及金阳子传授的部分基础精要,尽数传下。
虎力大仙目光扫过下方一位气质沉稳、眼神清澈的年轻道士,
此人名唤陶琰,原是宫中一小吏,一心向道,天赋颇佳,被三妖看重,收为嫡传,
平日打理道观事务井井有条,道法修行也最为刻苦精进。
“陶琰,”
虎力大仙开口,
“我等三人奉祖师法旨,即将离山修行。这车迟国道统,这国师之位,今日便传于你手。望你潜心修行,护持车迟国,弘扬道法,敬天礼祖,不可懈怠,亦不可肆意打压佛门,当持身以正,方是长久之计。”
说罢,虎力将代表国师身份的白玉拂尘郑重交给陶琰,
鹿力与羊力则将从《九转妖灵化仙篇》中整理的一些适合弟子修炼的道术,及自身修行心得的玉简秘密传授给他。
随后,三妖又亲自面见国王,恳请敕封陶琰继任国师。
国王对三妖敬若神明,自然无有不允,当即下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