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回到八零机械厂》正文 第194章 家快被拆了
    张殿才把身体往凳子上靠了靠:“现在修理厂的零部件生产,弄得怎么样了?”

    虽然修理厂那边也挂着力学系的牌子,是合作实验点。

    但张殿才这边要上课,还得带实验、盯课题,日程本就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抽不出多少精力去现场跟进。

    现在张楠主动提起,张殿才干脆就顺势问清楚,了解一下进度,也好心里有数。

    “现在修理厂已经弄出6个成型的零部件了,等我手中的制动缸修理包、悬挂衬套图纸改完,就能继续安排生产。”

    听到张楠的话,张殿才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速度还挺快,这才不到半年就造了8个通用件,这陈露阳还真是有点本事。”

    说完,张殿才的目光看向张楠,笑着问:

    “看着自己画的图纸变成了零部件,心里感觉怎么样?”

    “挺害怕的,天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张楠低声说。

    张殿才一愣:“你怕啥?”

    “怕画错。”张楠肩膀似乎都紧张起来。

    “我总怕自己一个符号没标准、一个尺寸没算准,就会让几百斤的钢铁跟着出毛病。”

    “有时候盯着图纸看,越看越觉得哪儿都可能出问题。”

    张殿才笑着伸手,招呼张楠坐下。

    “你啊,就是太紧张了!”

    “不过,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就该有这种敬畏心态。”

    “怕出错,才会小心。”

    “心里装着工人和整车,才算真正负责任的设计。”

    “但你也得明白,设计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画图只是开头,后面有试制,有检测,有一整套工序帮你把关。你把思路画清楚了,就是尽到了责任。”

    张殿才笑了笑,又补了一句:“能在本科阶段就担这么重的担子,本身就是难得的锻炼。”

    “大家都是从这个过程走过来的,别怕,好好干。”

    张楠点点头。

    犹豫片刻,他开口问:“老师……咱们系里那个‘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的课题,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

    说起这事,张楠就忍不住的心虚。

    按理说他也是课题组的一员,本该按进度参与实验和数据整理。

    可这段时间,他心思全扑在修理厂的图纸上,课题进度自然落下了一截。

    本以为老师会提点几句,甚至严厉敲打一番。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张殿才非但并没有责怪,反而一拍脑门。

    “我就说看见你有个事,但就是想不起来!”

    “你去,把陈露阳叫过来我办公室一趟。课题上有个事儿,我得跟他说说。”

    现如今,“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课题已经推进到关键实验阶段。

    如果想进一步验证模型精度,就必须在真实构件上做反复加载试验,搭建一个能施加可控应力的现场加载框架。

    可学校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地方太小。

    不论是场地面积还是设备承重,都无法满足大规格构件的长周期加载需求,很多测试根本施展不开。

    所以张殿才这才动了心思,想看看修理厂那边能不能提供一块场地,把实验装置搭过去。

    这样不仅能解决空间问题,还能顺势把实验条件和生产实际对接起来,让课题更接地气。

    当陈露阳来到张殿才办公室,听完了张殿才的想法之后。

    他沉默片刻。

    “老师,这事儿……怕是有点难。”

    “修理厂现在就一个二层小厂房。楼下一半是工人们修车的工位,另一半是咱们课题组做实验用的金属疲劳试验台。”

    “地方本来就紧张,再搭一个框架,实在是腾不出空来了。”

    张殿才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修理厂的空间他不是没见过,确实有些局促,但他心里总还抱着几分侥幸,想着或许陈露阳能想出什么法子。

    如今陈露阳亲口一说,等于给这点希望也浇了冷水。

    张殿才暗暗叹了口气,心头顿时一沉。

    还没等他把这份失望说出口,陈露阳又紧接着补了一句:

    “不过,厂子旁边还有个车棚。”

    “车棚?”张殿才下意识追问。

    陈露阳点点头。

    “我原本打算把车棚拆掉扩建厂房,但要是课题这边着急用,我可以把车棚腾出来,先做应力加载框架。”

    这一句话,让张殿才眼睛顿时一亮。

    刚要开口,可是陈露阳又是面露难色,不确定道:

    “只不过,这车棚的事儿,我还没最后弄清楚。”

    张殿才疑惑:“没弄清楚是什么意思?”

    陈露阳解释道:“要是车棚算在修理厂自己的固定资产里,那就简单,说动就动,随时能把棚子腾出来改成框架。”

    “可要是划在市经委那边的统筹名下,就算是公家拨下来的临时设施,那就得重新走审批手续了。”

    “批得快还好,要是卡在哪个环节,没准就得拖个三五个月。”

    陈露阳说到这,摊开手,笑容里带着点无奈:

    “张老师,我这边肯定是想帮的。”

    “可您也知道,现在正是各厂子都盯着扩建的节骨眼,动一寸地儿都得层层请示,光凭我一个学生,怕是推不动啊……”

    张殿才眉头轻轻一皱。

    这个陈露阳……怕不是有别的心思吧?

    虽然陈露阳语气诚恳,可是话里话外不像是一个单纯学生的直来直去,反倒更像机关里老油条惯用的腔调。

    表面上为难,实则把话题顺势一推。

    摆明了这事儿如果想干成,还得靠学校出面,他一个学生担不起。

    而实际上,陈露阳确实是这么想的!

    今年回到片儿城,陈露阳最重要的一个计划就是修理厂的扩建。

    而车棚就是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扩建起点”。

    一旦自己答应张殿才的要求,就等于是把修理厂扩建的主动权拱手交出去。

    到时候,框架搭在车棚里,课题组要用就是他们的优先,修理厂的扩建只能往后拖。

    所以,他是一点、一点点、一点点点都不想把地方让出去!

    但是没办法,张殿才开口了。

    他也不能明着拒绝人家。

    不过陈露阳也不吃亏。

    他话里话外把审批的难处摆出来,看似推托,实则是在变相提醒张殿才:

    要是真想干,就得请学校、请老师出面协调。

    这样一来,哪怕最后真把车棚动了,那也是学校的课题组“借地”,而不是修理厂主动“献地”。

    而且,一旦市经委真批下来了,修理厂的扩建就等于名正言顺地被提前认可。

    即便未来框架拆掉,厂子也已经占下了这块地皮。

    两个人都不是傻子。

    陈露阳算盘打得精,但张殿才也不是看不出门道。

    但目前课题正处在关键阶段,时间就是命脉,他等不起。

    张殿才沉吟片刻,索性开口:

    “这样吧,你先问明白车棚到底是什么情况。”

    “如果扩建手续真有困难,我来想办法,出面跑一跑,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事往前推一推。”

    这句话一落,顿时把空气里的僵硬冲散了。

    陈露阳痛快点头。

    “好!这周末我回修理厂一趟,把车棚的情况弄清楚,具体情况等周一我再跟老师汇报。”

    ……

    周末,

    学校门口的公交车站冷风呼呼直灌。

    沈飞裹着大棉袄和二棉裤,双手插进棉袄袖子里,缩着脖子,一脸幽怨的看着旁边站着吹口哨的陈露阳。

    被骗了!

    之前他为了让陈露阳专心致志的干罗天,主动揽下了为三八妇女节拉物资和活动资金的差事。

    原本以为能看一场好戏,可那成想学刊编辑部突然刊发了临时通知。

    丫的直接把论战的事给叫停了!

    这倒好,自己非但一点热闹没看着,最后反而还要干活。

    可怜旁边的张楠不知道陈露阳和沈飞之间的弯弯绕,

    他瞧着沈飞的眼神不对,还以为两个人有过节,一个劲儿的挡在陈露阳和沈飞中间,生怕俩人一个不对付,再在车站上干起来。

    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两个人一路晃悠,总算在午饭前赶回了修理厂。

    刚一拐过胡同,陈露阳就瞧见修理厂的小院里停了四五辆车,全都是等待修理的。

    张国强、谭松仁和刘康文几个老师傅正浑身大汗的一辆辆给车换件。

    陆局和李河几个人则是在接客室里,忙着招呼司机。

    瞧见陈露阳回来,陆局等人还不等起来迎接,就被陈露阳笑着压了压手。

    “你们先忙。”

    随后,陈露阳就拐进了办公室,和张楠一起进屋烤炉子。

    等身体暖和些了,

    张楠抱着图纸和工具就去仓库翻旧件,琢磨磨损痕迹去了。

    自从听完了张殿才关于“导向与密封要分清功能”的点拨,张楠现在对图纸上每一道尺寸、每一个符号都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过去,他总是盯着某一个数值死算,恨不得把误差压到最小;

    可现在,他开始第一次尝试从“零件在整车里干什么”的角度去想问题。

    越是改动,张楠就觉得思路越是开阔。

    笔尖下的数字不再是孤零零的数值,而是和工人手里的榔头、车间里的油压泵连在一起的活东西。

    而图纸,也像是有了血肉的“零件蓝图”。

    看着张楠修改图纸的模样,陈露阳的心情巨好!

    图纸准了,零部件才批量稳、装得顺、少返修。

    张楠的图纸抠的越细,数字标的越准,零部件就生产的越放心~

    “咱们生意挺好啊!”

    陈露阳美滋滋的接过李河递过来的茶缸,吹了吹最上面浮着的一层茶叶沫子,心胸无比舒畅!

    “其实……不算好。”陆局慎重的开口。

    嗯?

    陈露阳热茶还没进嘴呢,猛不丁就被陆局一盆冷水浇下来。

    直接给他整不会了。

    “怎么不好了?”陈露阳问道。

    “最近这几天,厂里来修车的数量比之前少了将近三分之一。”陆局沉声道。

    “出租车公司那边,最近更是一辆修车的都没有。”

    听到这话,陈露阳的眉头登时就皱起来了。

    “一辆都没有?”

    陆局点头:“奇怪就奇怪在这。年后咱们刚回来的时候,来修车的出租还蛮多的。”

    “但是也就不到一个礼拜的功夫,就全消失了。”

    陈露阳追问:“那别的单位呢?”

    陆局回答:“目前别的单位都还正常,就出租车这一块突然没了影。”

    陈露阳眉头皱得更紧了。

    出租车公司是他们最早的一批大客户,没理由说断就断。

    这中间肯定有事了。

    不过他也没急着下结论,只是把心头的疑惑压下,转而开口:

    “先不管他们。上次我让你打听的车棚的事,你打听的怎么样?”

    “打听清楚了。”陆局回答。

    “这个车棚最开始是生海森他们自己搭的,后来因为建瓜子厂的时候经委批过一笔临时款,他们就顺带把这棚子也挂到了经委的清单里。”

    “我去了街道、经委和房管几个部门问,人家给的答复都差不多。”

    “棚子现在名义上算是临时设施,还在市经委统筹的资产里。”

    “如果咱们想动必须得先报批,走完流程,批文下来以后才能动工。”

    “否则就等于是违规建设。”

    陈露阳暗暗舒了口气。

    亏了之前自己没拒绝张殿才,给修理厂留了活口,把车棚的事顺势扯到了学校的课题上。

    否则光靠他一个修理厂的学生主任去敲门,十有八九得被卡在条条杠杠里,跑断腿都未必能批下来。

    “还有一件事。”陆局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我这次还打听到个风声,说市里准备在西客站这片腾地方,搞一个新的货运中转点。”

    “要是真动起来,咱修理厂这块地位子就尴尬了。”

    “想要弄货运中转点,西客站周边得先清理掉一批小厂子和临时建筑。”

    “咱们虽然挂了牌子,可真要较起真来,也难说能不能顶得住。”

    陈露阳手里的茶缸一抖。

    “这个消息准吗?”

    陆局点点头:“这是街道那边透出来的消息。虽然正式文件还没下发,可这类事儿一旦在会里提出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而且西客站这边本来就乱,摊子、棚子、厂子全挤在一块。要真搞货运中转点,这里肯定是第一批被动的。”

    瞬间,陈露阳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真他妈要命了!!!!

    就这还扩建呢……

    扩啥了还!

    干脆直接连摊子带铺一窝端,睡桥洞子算了!

    自己好不容易才在这片胡同厂房里扎下根,把修理厂的牌子挂起来了,连市里和北大都认了这个点。

    结果现在可能转眼间连地方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