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绝无仅有的音综!
    七位歌手各自散去,踏上归程。

    罗元选择直接返回京都。

    一直到家,还有31号过去,罗元都没有收到节目组的信息。

    这样看来,他并不是首轮竞演的第七名,他晋级下一轮了。

    接下来的这几天他都在中央音乐学院,以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身份学习生活,低调的很。

    只是因为节目的录制原因,罗元的辅导员钟华,联系学校教务处,对罗元的课表进行了调整。

    这学期罗元周一、周二的课表完全空出来了。

    课程集中调整到后面的几天。

    ……

    11月4日,20:00。

    京都,罗元在家里准时的打开了电视机。

    明日唱将的节目都是直播,以罗元参加的演唱会、晚会也是直播。

    所以罗元通过电视看的都是重播,并没有什么期待感。

    可是《谁是歌王》不一样,罗元不清楚节目组是如何剪辑的。

    也不清楚所有选手的最终排名。

    这让罗元的期待值拉满。

    当然罗元也打开了弹幕,他也很好奇观众的反馈。

    可是节目开场的弹幕却寥寥无几。

    “2023.11.4前排签到!我是第一个”

    ……

    直到节目开场,是红毯环节,潘博第一个到场……

    弹幕才多了起来。

    潘博是个说唱歌手,他的音乐和他人物性格一样,都是无拘无束,释放天性,他的红毯环节有笑点。

    紧接着是他的个人采访镜头,与节目组给罗元的问题大同小异。

    接到邀约的心情?

    如何看待淘汰的赛制?

    等等……

    紧接着就是罗元自己的红毯镜头。

    弹幕瞬间就多了。

    “哇!罗元!”

    “罗元!罗元!”

    基本上都是罗元歌迷留下的弹幕。

    但是里面也掺杂了些许不和谐的声音。

    “罗元?《谁是歌王》他够格吗?”

    “本来以为都是老歌手,实力唱将,什么时候流量歌手也能混进来了?”

    “本来还很期待这档节目的,看到罗元,瞬间无感……”

    “这个综艺不是选秀,为什么要请罗元?”

    ……

    这种弹幕不多,但是却激起了罗元粉丝的保护欲。

    “不愿意看,请走!”

    “罗元没有实力,那谁有实力?”

    ……

    这些讨论自己的弹幕罗元已经见怪不怪了,耐心的继续看下去。

    红毯第三个出场的是沈文怡……

    她的出场,也带动了一波流量。

    弹幕的讨论内容和罗元出场大差不差,有人质疑,有人力挺。

    这个时候,休息室三人的尴尬局面,让弹幕数量也变少了,好像观众也在一起尴尬。

    轮到下一个歌手登场了!

    曹禺!

    重量级的嘉宾。

    可是,弹幕却寥寥无几。

    “这个老爷子是谁啊?”

    “这么一大把年纪的歌手?”

    “好像在哪里的节目看到过他,原来叫曹禺啊。”

    一名老艺术家,出现在荧屏上都是央视的晚会中。

    可喜欢发弹幕的都是年轻人,十几、二十多岁居多,大都不会关注曹禺,不认识也很正常。

    导致他在如今的流量时代并没有什么人气和热度。

    这些弹幕出现后,终于有认识曹禺的观众说话了。

    “曹禺,老艺术家,数次登临央视春晚!”

    “真正的实力唱将,真正的前辈、真正的歌手!”

    ……

    下一刻,休息室的数个名场面出现了。

    都是曹禺贡献的。

    首先,是他不认识罗元和沈文怡。

    其次,是他的第一轮提问,自我介绍+你有什么代表作?

    代表作的回答环节,到沈文怡这里,观众明显发现这个女生已经在用尬笑环节尴尬了。

    最后则是曹禺的新问题。

    你们有对象吗?

    老艺术家口无遮拦的提问,明显看到休息室的其他三位选手错愕的神情。

    “我…这种窒息感是怎么回事?”

    “过年回家见长辈的即视感。”

    “长辈的关心……”

    “这有什么啊,都是很普通的问题。”

    “所以说,罗元和沈文怡到底有没有谈恋爱?”

    ……

    两个年轻人回答的片段被节目组剪掉了,因为镜头切换到了下一位红毯歌手身上。

    最终,节目时长15分钟后,首发七位选手全部亮相!

    一条热搜空降微博榜单,直接冲到前列。

    【《谁是歌王》首发7人!】

    以这个话题为首,七位歌手个人的话题也都在微博上、网络中展开了热议。

    哪位选手名不副实?

    哪位选手的参赛最让人震撼?

    ……

    而七位歌手全员到位后,镜头切换。

    播放画面来到了节目组的会议室。

    节目组的总导演、策划、乐评人、制作人列席。

    这场临时会议,放在节目的开头,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这场会议画面的剪辑,也定下来了这档节目的基调。

    绝无仅有的音综!

    搞大事!这是华语、乃至世界乐坛的大事。

    高水平、高地位的歌手,一视同仁,都有可能一轮游,被淘汰。

    甚至其中会有人一轮游。

    ……

    镜头给回到休息室的七位歌手。

    节目组赛制规则的发布,互投环节的展开。

    一切井然有序,内投的排名,罗元是清楚的,如今节目也发布了出来。

    选手内投:

    第一名:曹禺。

    第二名:胡汉臣。

    第三名:罗元。

    第四名:何嘉泽。

    第五名:潘博。

    第六名:沈文怡。

    第七名:尹歆瑶(t国)。

    这个内投的排名也是具有争议的,罗元的电视机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幕。

    下一幕则是选手们的彩排环节。

    每个人都是几十秒无伤大雅的彩排片段。

    彩排画面播放完毕,罗元觉得是否要到正片了?

    开场的铺垫时间已经过了节目正片片长30分钟,到现在一首歌还没有唱。

    可是罗元还是想错了。

    下一幕是大众评审的排队入场画面。

    还有外景主持人的随机采访镜头,这让正片又过去了五分钟。

    节目组为了营造紧张的气氛。

    画面在七个选手房间以秒来切换画面,都是选手各自紧张准备的情形。

    铺垫已经完备!

    正片终于到到了!

    罗元也是首次关闭了电视机的弹幕。

    镜头已经落在舞台上,胡汉臣已然登台,罗元要安静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