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番外 港城篇(一)
    穆风毕业后,在思考下一步的人生计划前,来到了哥哥的汽修厂。

    刚到地方,穆风就被上了一课。

    寻常时候在大路上见都少见的车,哥哥有十几辆,还是自己组出来的!

    而且,只属于他的名下。

    整个厂子所有车辆加起来多达上百辆,并且预约都排到了七个月后。

    他的震撼还没停呢,虽然自己吃的是食堂,住的是大学宿舍,已经超越大部分的普通家庭条件了。

    可!

    哥哥这边总是能刷新他的上限。

    食堂窗口,有一二楼之分。

    一楼免费餐食三菜一汤,收费餐食在二楼,一周开一次,玻璃窗台下开个口子,一般是有十一个菜可以选择。

    收的不算现金,是贡献分。

    楼下的菜起码是两个菜带荤,汤更是一勺子下去给你半碗料挖上来。

    可那些需要贡献分的菜更是一绝,见过一人吃一条鱼吗,见过一个盆里全是鸭腿吗,见过劈开的猪蹄尖尖按对卖吗?

    见过羊杂汤的羊杂不要钱一样给吗。

    那排骨穆风吃过的,以前在黑省就吃过,几根肋条去掉首尾杂骨,就这么烤制,在这里的食堂竟然也有复刻,

    一根长长的排骨两积分,几条比手掌长的鱼一积分,鸭腿一根也是两积分,猪蹄见见一对两积分。

    穆风刷哥哥的贡献分,上面的一百万,让穆风无语了几秒钟。

    为什么不干脆写永久免费卡算了。

    “你宁哥弄的,我也不懂这个。”反正他和媳妇的都是百万贡献分。

    他都花不完,隔三差五请核心工作组开小灶,有时候也预定鸡汤免费给一楼的人喝。

    “反正花完了你宁哥还给我。”

    穆风明明刚端上来的餐盘,里面都是他喜欢的菜,却感觉胃好像已经半饱了。

    他这趟来,除了看望哥哥们,也有两件事要说。

    一件是小花不想上大学,想开店。

    也许是很小的时候有过物质上的阴影,哪怕大舅舅和宁叔(穆原让叫叔。)给了小花很多很多,她还是对金钱特别上心。

    上心到念书都不想念。

    虽然穆原会提供一定帮助,但是很早的时候确定两人生活无虞就已经是放手让他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但念书这种事情,肯定是有念比较好啊。

    “这小丫头很多存钱,咱们这边给,她那边干爹干妈也给,自己还会挣点跑腿费,已经算得上镇里的有钱人了,

    这不报纸上说京城那边已经有个人的店面开张了,她也摩拳擦掌的,要去开文具店,主要卖本子。”

    宁向星凑过来听,当得知这丫头第一步是计划买下一个已经入不敷出的纸厂,不由得咂舌。

    这孩子,挺有头脑啊。

    买下纸厂后,除了做文具,还可以做画材、甚至以后做卫生纸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几年,文学和艺术的逐渐苏醒,以及学业制度的恢复,纸的应用,自然会越来越广泛。

    “可以搞一个,我能投资参股,不过念书这事让她上个夜校也行,别荒废了,要不以后的人才压不住。”

    穆原没有第二句话要放。

    媳妇说的就是对的。

    穆风知道了两位长辈的意思,他表示回去会转达并且帮衬着把把关。

    之后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他想去就读港城的艺术机构。

    在大陆这边文艺复兴的时候,那边已经出现了画家一幅画上万的普遍事件了。

    “我呢,喜欢艺术,但是人嘛,活着就需要钱,我现在没多纯粹说为了艺术死了也甘愿,但能靠着艺术挣钱支持我在艺术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这不是个良性循环么……我想离开老家,拒绝学校的招揽,直接去港城学习。”

    这一点,穆原也是没意见,就问钱够不够,趁不趁手。

    这几年下来,钱对于他们夫夫来说,逐渐成为一种数字,都没多少实感了。

    他没吹牛,当钱财来往的数字都是百元起,千元万元屡见不鲜的时候,他又不缺生活上的东西,钱就真的只是数字了。

    未来的钱的安排也就是交给媳妇拿去弄成产业,扩大汽修厂规模,他已经很少碰钱了。

    所以对于血脉兄弟,他帮扶起来其实也没压力。

    穆风摇摇头,他说小花攒了不少,实际上他攒得更多,出去学习几年的生活费绝对是没问题的。

    宁向星记得港城的消费和内地的消费,可不能同日而语啊,无论是现在还是日后。

    就说这房子,你想住个舒服的房子,有个交通工具,搞艺术的基本也没时间慢吞吞做饭那吃饭也是开销。

    这么下来,以为跟内地一样,四十块工资养一家五口啊?

    不过港城这个地方,宁向星从商城书籍文字中了解到的就是后期房价跟厉鬼一样折磨着所有港漂和新港人。

    宁向星打算去瞅瞅,顺便走拍卖弄点钱在当地枝叶,买游轮出海玩玩。

    在内地想这么玩,恐怕要猴年马月了。

    宁向星留穆风在这里玩一段时间,没事骑骑马放放羊画个画。

    他自己则是联系上高宏伟的妻子马琳达。

    真名说是叫马丹妮,也挺好听的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改了。

    反正联系上后,那边很快就亲自来了一趟。

    看到穆原的产业,和宁向星的一大片‘江山’,高宏伟羡慕啊。

    然后也计划着在这里包个农场号了,他其实也怀念起微末之时为了几头羊几头猪小心翼翼的那个劲儿了。

    另一边,宁向星也从马琳达口中了解,说去港城需要是探亲为目的,要在港亲友签字交保证金,大陆这边家庭也要交保证金,所有人所在单位要同意并盖公章,然后等3个月才领到“双程证”,去了只能停留7天。

    去那边通过正常渠道比偷渡难度大很多, 所以大部分还是会偷渡然后拿身份证溜下来。

    那边的zf会故意放行,毕竟人口多了劳动力也就多了,目前他们还是挺缺人的。

    马琳达家在当地也算不上什么名门,老牌家族稍微有点名望的基本都是联姻的。

    “既然能偷过去,想必代表只要有钱有人脉也能干点别的事情吧?”

    马琳达微怔。

    怎么感觉宁向星说话听起来温温和和的,却让她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好像这人要么不去要么去了一定会搞点动静。

    应该不会吧,宁同志看着 ……很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