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4章 楚源水农庄
    “嗡-嗡-嗡……”

    “咚-咚-咚……”

    廊坊大营的暮鼓声,从大河北边的远方飘来,

    红日西沉之际,宽有十丈的楚源水上,波光粼粼,天地一片红霞。

    数辆囚车沿着河畔道,‘嘎叽嘎叽’一路向前,

    任何时候,有价值的人,永远会被优待。

    囚车上,是有五名犯官女眷,她们都是豆蔻年华,面容娇好的女子。

    这样的人,肯定是送往王侯之家的,一般家族,哪有这份资源?

    黑土是一名郡兵,但他参与过两次五龙山之战,算是郡兵中的精锐部队。

    一路策马,他看见田垄间,农人的犁铧正剖开最后一垄泥土。

    小孩子在后面挑选石子,

    选好了石子的地,农妇会撒上草木灰。

    很明显,这家人不是在开荒,就是在护养田地。

    幽州有专门的林区,那里都是种植的快速林木作物,

    正是工部的这些林区,才让百万幽州人的柴火,实现了基本充足。

    否则,黑土听爷爷说过,

    别说在洛阳、幽州这种平原,哪怕就是在太原这种城池,柴火到了冬天,也老值钱了。

    草木灰?肥地?

    草木灰那是好东西,可以洗衣服,可以塞在家中保暖。

    目前,黑木隐隐约约听说了,整个幽州地带,都在使用草木灰改造农田,

    邸报他偶尔瞧了一眼,五年计划如果全部完成,田亩能增收三成。

    黑土善使一柄长矛,军旅生涯,让他养成了一丝不苟的性格。

    哪怕是在和平地区,他手中长矛的铁刃,依旧泛着西霞的光泽。

    某一刻,黑土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幽州城阙在西天映出赤色霞光,太阳要落山喽,

    而赵国廊坊一带的农人,直到傍晚的时候,依旧弓着脊背,面朝黄土,兢兢业业劳作。

    ‘早出晚归,农家桑田,一岁之收,不过温饱,何苦苛责……’

    此情此景,黑土不禁想起了皇帝的《护农书》,

    就算在幽州,一亩地的产出也不过是几贯钱,

    交税后,一个壮汉,在没有牛的情况,耕作几亩地,能温饱就算不错了。

    可这份最卑微的温饱,黑土知道,那都是不容易的。

    北狄大马的铁蹄,踩踏在楚源水河畔的泥土中,

    一路所过,炊烟缭绕,

    各处农家后院,应该都升起了灶火,

    肚子咕咕叫了,黑土叫弟兄们加把劲,等会送到目的地,签好文契,他们赶早点回幽州城。

    就在夕阳快要全部落山时,

    黑土带着二十个骑兵,终于抵达了刘氏皇庄。

    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

    老实说,就这地方,黑土看了都眼馋。

    楚源水与幽州河在此交汇,奔腾而过,东去大海。

    这片三角地带,极度适合农耕,是最肥沃的土地。

    此地的农户也很富有,比起别的地方,

    农家汉子,赶着牛拉曲辕犁,扶着榆木,用着赵人元始三年,才普及的农具,

    配合老牛,破开泥土,泥浪向右均匀翻卷,

    这种技艺,能省却了耕牛许多气力,效率至少提升两到三成。

    黑土很喜欢这里,马蹄声‘哒哒’,

    这里的每一步,似乎都带着大赵国雄伟下,土地特有的沉香。

    去岁的麦秆腐化后的余味,混合今年新翻的沃土草木灰,那种独有的泥土腥气,让人沉醉。

    “昂-昂-昂-昂……”

    牛是有倔脾气的,

    田埂旁,几头官牛喷着白气,昂叫不止,明显是罢工不干了。

    干过农活的都知道,牛很聪明,对他的不好的主人,它就被抽死也不动一下。

    耕牛的叫唤,农家小孩的窘迫,惹的骑兵们哄堂大笑,

    也惹的囚车上的女子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身囚衣,香汗顺着脖颈流下,白细的绒毛渗出汗珠,在落日红光下,就像娇红的胭脂。

    几个官宦女子,都是有眼力劲的,

    别说地平线上,那座巨大的庄园,

    单凭这些土地,这些农具,能拥有这些的人,必然是赵国的顶级权贵。

    此刻,她们很庆幸,这户人家很不错。

    毕竟,就是当狗,也得当富贵人家的狗不是。

    能来这样的地方,将来要是凭着手段,生个一儿半女,下半辈子也算是有着落了。

    美貌她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不,一路囚车在泥路上驶来,傍晚田间的农夫男子们,一个个眼睛都看直了。

    尤其是那个人群里的大孩子,手里拿着饭团,呆呆的看着她们。

    不过,有一说一,

    几个官宦女子觉得,那结实大孩子皮囊倒是不错,剑眉星目,很是俊朗。

    就是身份太低了,只是个农户。

    若是今后飞上枝头,说不得要把他弄到一房来,那样看着也舒心。

    可忽然,农田里,

    一堆农家汉子中间,那个看上去十四五的大孩子,竟然胆子不小。

    他从旁边拿起吃食,竟然跨上田间马匹,一路踏泥飞溅,靠了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荷叶饭呢,铁牛哥煮的。你吃吗?”

    那个大孩子上来后,几个官宦女子脸色很难看,跟他保持距离。

    这要是被这家权贵主人看见,恶了眼睛,今后可就难了。

    不过,那农家荷叶饭,倒是挺香的。

    荷叶包裹着软糯的饭粒,里面有两片腊羊肉,还有香菇丁跟一些佐料。

    最后一辆囚车,那个小女孩竟然不知道避讳,

    不但不怒斥这个农家大孩子,还一个劲的吃的很香。

    “你……你怎么在耕田?一身脏兮兮的。”小女孩笑的很开心,就像要温暖深秋的花朵,询问男孩为何出现在田地里。

    “嘿嘿。”大男孩两腿夹马,手摸着后脑,傻笑道,

    “那不是冲动挥刀了。父亲罚我耕田三个月呢!这三个月都得在庄子里……”

    “不过,耕田可有意思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好的耕地要养,要水,要精心呵护。”

    “我还认识了一个朋友,铁牛的弟弟大牛,天天蹭我,还要我喂草给它吃……”

    郡兵精锐,铁骑踏泥,一路护送,

    几个兵卒见有人敢上来调戏女子,当即有些愠怒。

    若不是在刘家皇庄,他们早就挥刀赶人了。

    但没想到此人,得寸进尺,竟然拿着饭,做他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一名身覆甲胄,手持长槊的骑兵,怒目大男孩,

    可他还没吼出来,就被黑土一鞭子打了回去。

    “想死别害大伙?认不出这是谁?看马。”

    马?!

    直到黑土队官提醒,几个兵卒才注意到,

    那男孩胯下,是一匹上好的北狄大马。

    马屁股上,有一道标记,这必然是一匹顶级军马无疑。

    田间耕种,一个小孩,竟然跨坐一匹上好的军马。

    结合年纪、相貌,他是谁,这其实不难猜测。

    对千儿来说,饭团太香了。

    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活着来到定皇子身边。

    两年苦役就两年苦役吧,给定皇子家劳作也没什么。

    遥远的地平线,河畔田亩间,忽然‘嘎嘎’声不停,惊起了群鸭。

    原来是一支铃铛响动的大骆驼队,出现在了庄园的尽头。

    赵国商贸鼎盛,拥有驼队的商贾,

    必然是走的西突厥、高昌等地,甚至极西之地。

    “怎么有驼队来了?”千儿很好奇。

    “哦,那啊?”说到这里,李定笑了笑,对着千儿没心没肺道,

    “郭家女说,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让一支驼队,将西边的马乳葡萄、高昌哈密、安息石榴、大食枣……总之,全部送来。”

    暮色昏暗,远方的驼铃,

    就像沉闷的战鼓,敲打在千儿心中。

    马乳葡萄,产自西域。哈密产自高昌。

    石榴多子,乃是皇家权贵特供,产自安息。

    大食枣千儿听人说过,又大又好吃,产自极西大食国。

    这每一样水果,千儿别说吃,就连闻都不配闻。

    不过几息之后,

    农家女千儿又开心的叫李定给她一个饭团,

    她算什么?

    人家天生富贵,郭家将门,她只不过是个苦役而已。

    “这里的地租庸多少啊?这么好的地,应该很贵吧。”

    “都是我的,不用租子。嘿嘿……都是我母亲的,她还没给我呢。”

    “这么多?”千儿惊呆了。

    “嘿嘿……”千儿这模样,李定特开心,他摸着后脑,傻傻笑道,

    “这才是一处呢?我母亲这样的地方,在幽州就有三处,整个河北,不知道多少。”

    “耕地太多,光刘家的人丁,就要养七八万。农庄多到数不过来。”

    直到这一刻,两人说话都如此久了,

    就算傻子也能判断,这个大男孩,就是权势滔天的主家人。

    就这样的庄子,说是皇庄也不过份啊。

    只是赵人真特么北疆泥腿子,一个如此身份的人,还耕什么地啊?真是耽误她们大事。

    “这位公子,奴家饿了。你能赏奴家一个饭团吗?”前方囚车上,长发女子,眼眸含羞,对着李定涩涩的道。

    “别听她胡说,她最讨厌米饭,奴家才喜欢吃饭团。”

    “她们都是骗你的,小的家穷,从小就没吃过荷叶饭。”

    最后一辆囚车边,李定望着前方吵起来的女囚们,不禁一脸错愕,

    喜欢吃饭团?铁牛的饭团是做的很好吃。

    想到这里,李定对着田地里的护卫们一声大吼,

    “这些女子要吃荷叶饭团,拿上来!”

    “不对,她们还在囚车里面,来几个人,喂给她们。她们说要吃饱。”

    ……

    ……

    hai